Workflow
医疗卫生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优化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流程,大力拓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快讯· 2025-06-10 13:5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北京市政府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问题 [1] - 将健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 [1] - 推动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1] - 与"十五五"时期医药卫生领域政策措施做好衔接 [1] - 持续推进医药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调整 [1] 医疗服务体系 - 健全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 [1] - 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1] - 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 [1] 医疗保障 - 持续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 [1] - 加强医保基金管理 [1] 就医体验 - 优化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流程 [1] - 大力拓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1] - 使群众看病就医更加高效便捷 [1] 医药科技创新 - 持续推动医药领域科技创新 [1] - 大力开展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的创新研发 [1] - 支持促进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两办发文保障民生:强基工程、商保目录,如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11:00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 核心目标是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短板 让群众就近获得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1] - 目前全国有超过6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500万名基层医务人员 [2] - 工程重点包括硬件配置(强基层)、人才建设(固基础)、医保政策(保基本) 但存在机构间协同不足的问题 [3] - 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 目前全国已有217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1.8万余个医联体 [4][5] - 新政策强调"资源共享" 通过设备集约化配置和城市资源下沉(如远程医疗、分布式检查模式)提升效率 [3][5]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 目录A系初稿已成型 包含19种适应症 基于29个省级行政区2619种特药的高频使用数据筛选 [7] - 2024年创新药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 但商保支付占比仅7.7% 远低于医保(44%)和个人支付(49%) [6] - 目录采用ABCDE多层体系设计 计划覆盖境内外上市药品(保留负面清单) 与医保形成差异化互补 [7][8] - 政策明确商保目录将解决创新药支付难题 尤其针对医保不报销的药品 目前肿瘤特药使用强度显著低于欧美 [6][8] - 商保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多层级目录体系匹配不同筹资水平 预计将降低个人支付比例至20%以下 [7][8] 创新药行业发展 - 2025年1-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20余款1类创新药上市 创五年同期纪录 [5] - 中国药企在2025年ASCO年会有73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 数量居亚洲之首 [5] - 行业面临DRG/DIP支付改革限制 商保目录落地有望打破医院使用瓶颈 [6][8]
加快生育友好医院和儿童友好医院建设 河南定下五年“小”目标
郑州日报· 2025-06-10 00:40
生育友好医院建设 - 计划到2030年底生育友好医院在助产医疗机构比例达到90% [1] - 2025年底目标比例为15% 2027年底目标比例为50% [1] - 支持建设1所高水平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和1所省级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 [1] - 支持人口超100万大城市建设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 [1] - 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加强儿科建设 [1] 儿童友好医院建设 - 计划到2030年底儿童友好医院在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机构比例达90%以上 [2] - 2025年底目标为30%三级和15%二级医疗机构建成儿童友好医院 [2] - 2027年底目标比例为60%以上 [2] - 建设范围包括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等 [2]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 要求优化产科病房配置 增加单人间和双人间数量 [2] - 需强化全周期儿童保健服务 提升急诊急救能力 [3] - 推广多学科诊疗服务 拓展日间手术种类和数量 [3] - 加强中医儿科建设 推广小儿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 [3] - 针对儿童常见病如发热、咳嗽等应用中医疗法 [3] 儿童友好理念实施 - 引入"1米高度看医院"的儿童视角 [3] - 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项行动提升服务能力 [3] - 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打造健康服务新阵地 [3]
擘画新时代新征程民生建设新蓝图
人民日报· 2025-06-09 23:39
民生政策方向 - 新时代民生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要求政策在兜底保障基础上拓展功能,注重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2] -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资金"投资于人"以形成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 [2] - 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分化趋势,需优化社会政策体系,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协调公共服务与人口分布 [3] - 科技革命带动就业形态多样化和公共服务数字化,需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民生政策包容性 [3] 民生建设原则 - **公平原则**:推动社保覆盖面扩大,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保险制度,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4] - **均衡原则**:以县域为单元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4] - **普惠原则**:调动政府、市场力量扩大教育、医疗、"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保障质量与可负担性 [4] - **可及原则**:以社区为重点发展步行可及的生活服务,完善便民设施,提升包容性服务 [5] 民生问题解决路径 - **急难问题**: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精准落实困难群体社保代缴政策,确保医疗不断档 [7] - **就医难题**: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缓解"舍近求远"矛盾 [7] - **教育焦虑**:实施基础教育扩优计划,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高中,提高高校本科招生规模 [7] - **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行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与户籍人口同等权利 [8]
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三甲,二级公立医院如何突破“夹缝”
第一财经· 2025-06-08 12:13
二级公立医院转型方向 - 由"大综合"转型为康养、儿科等专科医院是重要方向之一 [1] - 部分医院选择"降级"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获得财政兜底 [11] - 政策支持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 [11] 绩效考核成果 - 2023年微创手术占比达15.2%,三级手术占比达41.8%,较2022年分别增长0.5和2.8个百分点 [3] - 平均住院日缩短至9天之内 [1] - DRG组数中位数较2021年增长7组,综合医院增长8组 [6] 医院数量变化 - 2023年参加绩效监测的二级公立医院数量为3607家,低于2022年的3633家和2021年的5456家 [2] - 2023年因合并、降级、升级、撤销等原因退出监测的医院达126家 [12] 药品使用情况 - 2023年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达52.6%,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占比达60.5% [7] - 国家集采中标药品金额占比和完成比例分别为75.5%和93.3%,较2022年分别增长25.5和1.7个百分点 [7] 区域发展差异 - 华东地区三级手术占比达40.5%,超过东北地区35.6%近5个百分点 [8] - 山东、河南、广东等省份专科能力较强,山西、北京、河北、山东等省份提升较快 [8] 人才配置现状 - 2023年医护比为1∶1.5,护士配备较2022年有所降低 [13] - 儿科医师占比5.7%,较2022年下降0.2个百分点 [13] 诊疗需求变化 - 2024年1-11月二级医院诊疗人次仅增长0.8%,远低于三级医院10%的增速 [9] - 老龄化地区对老年医学、儿科等专科医疗需求显著增加 [11]
机制活服务暖 解码眉山乡村医疗“强基”密码
四川日报· 2025-06-06 06:55
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在眉山市开诊 [2]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开诊半年,成为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首个大型综合医院 [4] - 眉山建成16家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实现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构建30分钟医疗服务圈 [10] 医疗资源下沉与均衡布局 - 眉山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3年间新建7家县级医院,创建6家三甲/三乙医院 [10] - 眉山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成立42个专科联盟和五大资源共享中心,2024年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人次同比上涨19.7% [8] - 眉山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实现乡镇卫生院100%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10]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 眉山实施中医强基层"百千万"行动,100%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丹棱县桂香村卫生室创新"123服务法"使两病住院率年均下降超3% [11] - 县级医院实现临床服务和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全覆盖,最快21分钟完成突发性胸痛救治 [12] - 眉山建成智慧医院13家、互联网医院7家,所有行政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12] 人才队伍建设 - 眉山创新乡村医学定向生选培项目,首批100名定向生与4所医学院校合作 [9] - 眉山投入6929万元解决村医养老问题,推行"编制池""县聘乡用"等机制,3年引进2217名人才 [9]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计划开设研究生班培育本地医疗人才 [9] 创新服务模式 - 眉山构建"三级医师参与、三色分类管理"模式服务慢性病患者,组建97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服务125万人次 [12] - 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开设免费"院长门诊",洪雅县推出景区"潮汐式"医疗,东坡区开展"中医集市" [12] - 眉山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患者综合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加强电子化健康档案管理 [12]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3.3%
金融界· 2025-06-04 11:38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港股通医药C,930965)上涨3 3%,报2878 7点,成交额214 43亿元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近一个月上涨7 16%,近三个月上涨18 59%,年至今上涨37 56% [1]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以2014年11月14日为基日,以3000 0点为基点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指数调整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1]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将进行临时调整 [1]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时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1] 跟踪基金 - 跟踪港股通医药C的公募基金包括易方达、平安、银华、鹏华等公司的多只联接基金和ETF产品 [2]
香港医药ETF(513700)早盘冲高涨超2%,信达生物相关报告占ASCO年会报告总数2%,今日大涨超13%
新浪财经· 2025-06-04 02:12
医药股表现 - 信达生物(01801)上涨14.37%,再鼎医药(09688)上涨7.45%,诺诚健华(09969)上涨5.43%,香港医药ETF(513700)上涨2.55% [1] - 信达生物在2025年ASCO年会上口头报告了IBI363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I期研究数据,观察到可控的安全性、令人鼓舞的疗效及长期生存获益趋势 [1] - 信达生物肿瘤管线在ASCO会议上共有8项口头报告,约占大会口头报告总数的2% [1] - 摩根大通上调信达生物目标价34.5%,由55港元升至74港元,维持"增持"评级 [1] 医药行业动态 - 翰森制药与Regeneron达成许可协议,授予其HS-20094的全球独占权(不含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和双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 [2] - 招银国际表示,受益于创新药出海交易、国内集采政策优化、创新药丙类医保目录落地、医疗设备招标复苏、内需复苏等积极因素推动,医药行业有望在2025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2] 医药ETF及指数 - 香港医药ETF(51370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该指数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77%,包括百济神州(06160)、药明生物(02269)、信达生物(01801)等 [3] - 香港医药ETF(513700)场外联接A:021088;联接C:021089;联接I:022844 [4]
记者手记:在济南遇见“三明医改”
新华网· 2025-05-31 03:45
医改经验推广 - 济南市中心医院探索三明医改经验落地 通过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现"双向转诊" [1] - 医院建立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 将血管相关疾病"打包管理" 实现社区筛查、分层管理和及时转诊 [1] - 86岁患者通过社区筛查被识别为高危病例 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入三甲医院治疗 5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1][2] 医疗服务创新 - 医院提供"三级甲等医院水平的家庭医生"服务 患者复查可直接在社区医院完成 系统共享医疗数据 [1][2] - 大医院带动基层医院发展 患者信任三甲医院制定的方案 同时享受社区医院的便利和更高报销比例 [2] - 诊室布局科学 设备先进 医护人员工作高效有序 体现医疗服务体系优化 [4] 医改政策推进 - 国家卫健委将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列为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重点 [3] - 近一年来卫健委在多地开展调研 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过典型示范推动医改举措落地 [3] - 改革注重因地制宜 在济南等地实现三明经验的具象化和本地化延伸 [2][3] 慢性病管理 -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变化 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1] - 建立慢性病防护网需要"织早织牢" 这将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并降低社会疾病负担 [1] - 医院致力于让每个慢性病患者"有人管、管得好" 推动疾病防治前移 [4]
广东“造血”,喀什“焕新”:南疆明珠“粤”来越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4:24
广东援疆模式与喀什地区发展 核心观点 - 广东援疆采用"组团式"立体帮扶模式,覆盖医疗、教育、文化、产业等领域,激活喀什内生发展动力[4] - 喀什地区GDP从2020年1129.81亿元增长至2024年1626.88亿元,2025年一季度增速达5.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2%[4][5] - 教育援疆从职业教育延伸到基础教育,喀什技师学院粤菜学院等项目培养本土技能人才[17][18][22] 医疗援疆 - 南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9月运营,引进广东29家三甲医院资源,2024年门诊量3.3万人次,三四级手术占比89.22%[7][9][10] - "院包科"模式帮扶42个临床专科,喀什医院数量从2020年137所增至2024年157所,执业医师达10241人[9][14][15] - 柔性援疆机制培训本地医生,如东莞眼科医生刘辉焜带教当地医生独立完成白内障手术[11][14] 教育援疆 - 喀什技师学院粤菜学院2024年11月挂牌,培养100名粤菜专业学生,与5家餐饮企业建立产教融合[17][18] - 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专业学生从11人增至860人,覆盖全产业链方向,2024年喀什纺织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12.1%[18][19] - 广州新城实验中学投入2.2亿元,引入广州协和学校托管,2024年喀什职业学校在校生达4.7万人[21][22] 产业与文旅发展 - 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获广东4000万元援建,升级为国家3A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27][28] - 图木舒克市田园聚阳光餐厅等生态文旅项目带动2025年一季度旅游消费2.5亿元,同比增长17.92%[25][27] - 新地生物公司构建辣椒全产业链,2024年销售收入5560万元,采摘季雇佣上百名当地人[29][31] 经济数据 - 2024年喀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5.93亿元(+7.2%),规上工业增加值66.27亿元(+13.2%),社零总额363.05亿元(+11.1%)[31] - 纺织业2025年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54.5%,成为十大主要工业行业之一[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