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种植

搜索文档
【铜川】科技赋能结硕果
陕西日报· 2025-08-21 00:18
公司运营与技术应用 - 陕西高塬农业有限公司推广红思尼克苹果新品种 实现20亩地果子刚熟即被客商包圆销售[1] - 红思尼克品种种植无需套袋和铺反光膜 每亩节省成本1400元[1] - 铜川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计划通过电商渠道销售200亩华硕苹果 实现从田间直达消费者餐桌[1] - 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采用防雹网、滴灌系统和语音驱鸟器等科技手段 提升果园管理效率和果实品质[1] - 技术员证实三新果园模式实现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丰产 果子好卖价高[1]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铜川市早中熟苹果种植面积达10.3万亩 预计总产量11.4万吨 其中早熟品种产量4.3万吨[2] - 市级财政每年设立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以上 支持种苗繁育、生态基地建设、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等领域[2] - 政策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引领 出台《关于支持特色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产业升级[2] 产品优势与市场反馈 - 咸阳客商评价铜川苹果甜度够、硬度好、颜色正 长期采购且满载而归[1] - 红思尼克苹果颜色鲜艳 成熟后立即被包圆收购[1] - 示范园通过科技手段保障果实品质 如果实防雹保护、精准灌溉和鸟类防护[1]
水果丰收季:小果子长出乡村振兴大能量 甜了日子富了村
央视网· 2025-08-20 12:43
核心观点 - 温州市永嘉县界坑乡美岙村通过夜间采摘黄桃实现高品质水果生产 提升当地村民收入 [1][3][9] 生产规模与作业模式 - 黄桃种植基地规模达数千亩 夜间同时有近百名果农进行采摘作业 [1][3] - 采用独特夜间低温采摘方式 利用凌晨4点气温最低时段锁定糖分保持果实甜度达15.5度 [3][5][7] 产品品质特征 - 黄桃果实呈现金黄外观 单果尺寸超过成人拳头大小 [7] - 通过糖度检测仪实测甜度达到15.5度 具有清甜爽脆的食用口感 [7] 产业扶持与发展成效 - 当地政府引导推广标准化生态种植模式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9] - 黄桃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重要途径 有效提升农村经济收入水平 [9]
阿力木·伊明:“新梅冠军”背后的科技密码与共富故事
南方农村报· 2025-08-20 11:33
阿力木·伊 明:"新梅冠 军"背后的科技 密码与共富故事 _南方+_南方 plus 当主持人即将揭 晓"新梅冠 军"时,阿力木· 伊明习惯性地搓 着手指上因长期 劳作而形成的老 茧,这是他参加 新梅评选活动的 第三年,心中既 忐忑又期待。随 后,听到自己的 名字响彻现场, 这位来自伽师县 夏普吐勒镇的朴 实汉子,不由得 留下了激动的泪 水。 日前,在2025中 国新梅行业大会 暨第十届新疆喀 什·伽师新梅展 销会评选活动 中,由农业专家 组成的评审团从 果型、糖度、口 感等10余项指标 进行综合评分, 阿力木·伊明种 植的新梅从全县 80个参赛选手中 脱颖而出, 以"果大核小、 肉厚汁多、甜度 高"成为全国瞩 目的"新梅冠 军" 。 阿力木·伊明(右一)在评选活动现场。(阿力米热·亚森 摄) 据说了算。"阿 力木·伊明一边 演示着智慧农业 系统一边感慨 道,现在的果园 像是装上了"数 字大脑"和"千里 眼",让种植管 理变得前所未有 的精细和高效。 阿力木·伊明正在采摘新梅。(阿力米热·亚森 摄) "这些年为了种 好新梅,每一步 我都不敢懈 怠。"枝头上沉 甸甸的果实,就 是阿力木·伊明 多年努力的证 明:他 ...
山海不为远,相知情更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0 01:33
文旅产业发展 - 蒙自过桥米线通过非遗+文旅+产业模式推广云南饮食文化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5] -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吸引两岸媒体人沉浸式体验制作工艺 [5] - 石屏豆腐制作技艺是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采用古法井水点豆腐工艺 [5] - 弥勒东风韵艺术小镇融合生态农业 艺术文化和休闲度假 成为网红打卡地 探索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8] - 红河州碧色寨滇越铁路公园展示民族服饰文化 吸引台湾自媒体人零距离体验民族文化 [6] 农业产业化发展 - 2024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超110万亩 产量约50万吨 云南作为核心产区贡献全国30%产量 [7] - 蒙自市设施栽培蓝莓面积达3.5万亩 总产值超30亿元 带动2万多户村民增收 [7] - 蒙自推行622联农带农机制 销售收入按农户60% 村集体和龙头企业各20%分配 已发展500个以上蓝莓家庭农场 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 [7] - 草坝镇农户通过622机制实现单户年收入118万元 计划将种植规模从30亩扩大至80亩 预计收入达200万元 [7] - 红河蓝莓2024年出口俄罗斯 马来西亚 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出口量约170吨 [7] 文化传承与交流 - 建水文庙作为大陆现存规模较大 保存较完整的文庙之一 举行祭孔仪式展示儒家文化传承 [8] - 石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展示国家级非遗彝族海菜腔和烟盒舞 两岸青年共同体验传统歌舞 [9] - 两岸媒体通过视频和直播形式向台湾民众传播云南多元民族文化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9]
厄瓜多尔:收获麒麟果
新华网· 2025-08-20 01:13
产品特性 - 麒麟果原产于南美洲 [1] 生产与贸易 - 厄瓜多尔是麒麟果的重要种植生产国 [1] - 厄瓜多尔出产的麒麟果远销欧美市场 [1] - 厄瓜多尔出产的麒麟果销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 [1]
江西安远打造“赣南脐橙”超级IP 推动脐橙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9:14
核心观点 - 赣南脐橙超级IP《脐橙小王子》正式开播 通过数字化方式将脐橙生态价值与文化内涵结合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1][3] IP打造与内容 - 《脐橙小王子》为52集大型3D合家欢动画片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主题 讲述橙王子带领橙民种植脐橙并战胜反派的故事 [1][3] - 动画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 融合赣南脐橙产业及历史人文内容 多方位展示赣南脐橙特色 [3] - 由安远县委县政府携手功夫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实现脐橙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3] 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 - 安远县建成中国供销赣南脐橙交易中心 集成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等七大功能板块 成为全国最大赣南脐橙集散交易中心 约70%赣南脐橙在该县集散 [3] - 实施果业物联网工程 配套建设脐橙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 已建成12个智慧果园基地 [3] - 建设果园生态林及基础设施 将餐饮休闲等旅游业态融入果园 打造21个果旅融合示范园 截至2024年底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3] 市场拓展与成果 - 赣南脐橙通过产业转型升级 进入国内大中城市市场并远销俄罗斯等海外国家 成为当地重要致富产业 [4]
苹果产业日报-20250819
瑞达期货· 2025-08-19 08: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旧作库存偏低销售压力不大,交易以质定价整体走货速度减缓,西部产区纸袋嘎啦上货量增多优果优价,现货库存偏低对价格有强支撑,但后市嘎啦上市量增加或牵制价格上涨节奏,建议暂时观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10 月合约苹果收盘价 8150 元/吨,环比 -80;主力合约苹果持仓量 83632 手,环比 475;苹果仓单数量 1200 张,环比 -3533;期货前 20 名苹果净买单量 0 手 [2] 现货市场 - 山东烟台栖霞纸袋 80以上一级果农货、甘肃静宁纸袋 75以上二级果农货、山东沂源纸袋 75以上、陕西洛川纸袋 70以上半商品苹果现货价格分别为 4 元/斤、4 元/斤、2.3 元/斤、4 元/斤,环比均为 0 [2] 上游情况 - 全国苹果年产量 5128.51 万吨,苹果批发价周环比 -0.06 元/公斤,富士苹果平均批发价周环比未提及 [2] 产业情况 - 全国苹果冷库总库存周环比 -7.38 万吨至 9.69 万吨;山东苹果库容比周环比 -0.01 至 46.01%;陕西苹果库容比周环比 -0.03 至 0.02%;苹果当月出口数量 50000 吨,环比 10000 吨;苹果当月出口金额 6328.4 万美元,环比 -212886 万美元;鲜、干水果及坚果当月进口金额 1997.6 万美元,未提及环比;一二级纸袋苹果 80存储商周利润 0.4 元/斤,环比 -0.1 元/斤 [2] 下游情况 - 蜜桔批发平均价周环比 -0.14 元/公斤至 10.11 元/公斤;香蕉水果批发价周环比 -0.15 元/公斤至 3.58 元/公斤;西瓜水果批发价周环比 -0.04 元/公斤至 5.88 元/公斤;广东江门、下桥、槎龙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周环比分别为 -0.8 辆、-1.4 辆、-1 辆,最新分别为 7.6 辆、9.6 辆、15 辆 [2] 期权市场 - 苹果平值看涨、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均为 18.98%,环比 0.39% [2] 行业消息 - 2025 年 8 月 19 日西部产区嘎啦上货量一般质量偏差好货少,以质论价两极分化明显,山东产区库存富士走货稍有起色果农和冷库让价出货行情稳弱,早熟鲁丽、金都红货量不大走货速度尚可;周二苹果 2510 合约收跌 0.06%;新季苹果预计全国产量 3736.64 万吨,较 2024 - 2025 产季增加 85.93 万吨增幅 2.35% [2] 观点总结 - 截至 2025 年 8 月 13 日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 46.01 万吨,环比减 7.58 万吨走货速度略减缓,山东、陕西、甘肃产区库容比分别为 8.00%、1.84%、1.06%,较上周分别减少 1.06%、0.47%、0.48%,甘肃产区走货零星基本收尾 [2]
老祖宗看不上的水果,如今成了顶流
虎嗅· 2025-08-19 08:08
中国水果产业历史演变 - 古代中国以枣和板栗等"保命碳水"水果为主 因其糖分高、能量足且易于储存 在粮食紧缺时作为主食替代品[2] - 地中海和西欧地区早期以葡萄和无花果为主 因其可加工成葡萄酒和果干 适合贸易流通[3] - 水果在古代中国因不耐储存、难长途运输而难以商品化 荔枝和樱桃等"身份型水果"成为权力和身份象征[4] - 饮食与阶层绑定 桃子代表长寿、石榴对应多子、橘子寓意吉利 象征意味常盖过水果本身口味[5] - 水果在古代中国游走在主食补位与奢侈象征之间 缺乏技术、商业和文化支撑 只是餐桌配角[6] 现代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水果生产国 产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 2023年全国园林水果产量达2.4亿吨 是1978年的35.5倍[8] - 技术商业体系发展使水果从季节稀缺品变为日常"刚需" 消费者要求从补充维生素扩展到抗氧化、高营养等健康解决方案[7][9] - "超级水果"如蓝莓、牛油果、猕猴桃走红 其商品价值取决于花青素含量、稀有产地或独特香气等"高配功能"[9][10] - 水果带来情绪价值和感官满足 如糖酸比平衡和口感细腻层次 这构成重要消费需求[11] 品种培育与种植技术 - 水果育种核心目标是又大又甜 国光苹果甜度10°Bx 冰糖心、丑苹果甜度达15°Bx 涨幅50%[12] - 品种从试验田到餐桌存在品质落差 如8424西瓜1984年育成但近10年才流行 体现产业起步较晚[13] - 消费者对口感稳定性要求推动种植端品质标准化 只有品种统一、甜度达标水果才能进入商超和电商平台[14] - 引入海外品种如富士苹果、耙耙柑经本土化栽培后风味更佳 但阳光玫瑰葡萄国产化后难以复刻原产地风味[15][16] 产业挑战与升级瓶颈 - 果农观念滞后 忽视精细化管理 如阳光玫瑰葡萄需极高管理水准 但种植者往往"多产为王"舍不得疏果[16] - "抢早采摘"问题普遍 猕猴桃果心硬实因摘早未熟到位 导致水果寡淡无味[17] - 种植者思维方式未彻底转变 未意识到前期管理精度要求 是产业升级转型关键瓶颈[18] - 储运技术不足限制特色水果推广 如新疆"老汉瓜"运输损耗高 难以走出产地[19] 中外水果产业差异根源 - 中西方物种基础差异:中国驯化枣和板栗 西方驯化葡萄和无花果[22][23] - 经济制度差异: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缺乏商品化支撑 西方早期就有葡萄酒贸易刺激果业发展[24][25] - 地理气候限制:中国热带面积小 热带水果引种受气候和技术制约[27][28] - 运输保存技术不足:热带水果种子易死亡 古人无法大规模引种[29] 特色水果发展前景 - 海南试种榴梿处于起步阶段 总产量低 需选育更耐寒适应本土品种[30] - 区域性水果如黄皮面临味觉接受度和储运技术门槛 需克服运输损耗才能大众化[33][34] - 产地对水果风味影响明显 种植环境直接决定糖分、酸度和香气物质积累[35] - 中国育种技术不断进步 但观念更新仍需时间 种植者逐渐接受品种专利等现代农业概念[37][38] 消费趋势与市场导向 - 水果消费已实现种类丰富自由 但车厘子、荔枝、蓝莓等因产量有限、季节性强、不耐储存难以实现完全自由[19] - 未来"水果自由"关键在于储运技术突破 使短命易损水果能走出产地[20] - 水果甜度提升是育种导向结果 人类对甜味诉求是食物能量直观体现[39] - 风味和酸甜平衡讲究是近三五年才在消费端提出 现代种植更追求高产、外观整齐和耐运输[40]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从阳山水蜜桃看“归雁经济”路
中国食品网· 2025-08-19 04:02
公司运营 - 郎溪县阿福果木种植家庭农场由返乡创业者李永福于2020年投资创立[1] - 农场每天能接到200-300箱订单 最远客户覆盖深圳和广州等南方城市[2] - 农场采用网络平台推广和冷链物流运输 实现清晨采摘、中午装箱、下午发货、次日送达的高效流通模式[2] 产品与生产 - 农场水蜜桃产业源自2013年从无锡阳山引进的品种 目前种植面积达60亩[1] - 单果重超一斤的大果占比超过50% 中果与小果各占25%[1] - 产品采用套袋技术防虫害和防晒伤 采摘需特殊技巧避免损坏[1] - 为保证新鲜度 每日凌晨5点开始采摘 7点前完成装箱 从采摘到装箱全程不超过两小时[1] 市场与销售 - 大果实行单个售卖策略 市场单价达20元 在水果市场中具备竞争力[1] - 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桃林日常和采摘过程内容进行推广 成功吸引大量客流并拓展稳定销售渠道[2] - 产品销往全国多地 品质稳居同类产品上游 肉质细腻且甜度突出[1] 行业模式 - 农场是"归雁经济"的典型样本 体现返乡人才带着技术经验和资源回乡创业的模式[3] - 依托现代流通方式实现农产品价值提升 形成连接城乡的纽带[3] - 当地政府通过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以优良政策吸引返乡人才 以新农技术激活发展动能[3]
诚邀采购商现场面谈!黔东南州特产跨越山海,与您相约佛山
南方农村报· 2025-08-18 03:05
活动概况 - 黔东南州将于2025年8月21日在佛山皇冠假日酒店举办蓝莓&百香果进大湾区专场推介活动 [9][10][47] - 活动将集结全州最具规模的蓝莓和百香果企业,以及酸汤火锅、中药草本、茶叶等数十家行业企业及上百款产品 [10][11] - 活动旨在打造大湾区一站式选购黔东南优品的窗口,并承诺提供全程协调服务保障合作 [12][47] 产品优势 - 黔东南百香果可溶性固形物(糖度)可达18%以上,品质上乘 [20][26] - 从江、榕江百香果种植面积2万亩,预计总产量2万吨,产值突破3.2亿元 [28][29] - 蓝莓和百香果享受年均128天云雾浸润,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17][19] 产业发展 - 黔东南州累计投产果园面积超100万亩,鲜果产量超130万吨,累计产值超90亿元 [37] - 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规模化种植,百香果产业已带动数千家庭稳定增收 [32][33] - 重点加快扩建蓝莓产业化基地、百香果产业化基地等,延伸产业链 [34][35] 市场拓展 - 黔东南州向粤港澳大湾区采购商、电商平台、投资机构等发出正式邀请,共建产销对接平台 [43][44] - 活动由佛山市人民政府、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指导,多家单位联合主办 [47][49][52] - 旨在推广从江百香果、蓝莓进入大湾区及全国市场,深化东西部协作 [47][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