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轨道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7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超29亿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8-11 16:38
行业客运量数据 - 7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29.2亿人次 同比增长1.7% [1] - 客运量环比增加2.3亿人次 环比增长8.6% [1] - 进站量达17.4亿人次 [1] 基础设施规模 - 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330条线路 运营里程11146.8公里 [1] - 实际开行列车374万列次 [1] - 地铁轻轨线路271条 运营里程9658.1公里 覆盖43个城市 [1] 运营效率指标 - 平均客运强度0.845万人次每公里日 环比增长3.4% [1] - 平均客运强度同比下降5.7% [1] - 单轨/磁浮/市域快轨在16个城市完成客运量8314万人次 [1] 细分系统表现 - 地铁轻轨系统完成客运量28.2亿人次 进站量16.7亿人次 [1] - 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在18个城市完成客运量1098万人次 [1] - 单轨等系统运营里程970.7公里 进站量5596万人次 [1]
7月全国城轨客运量增长1.7% 多地暑运客流创新高
中国经营报· 2025-08-11 15:41
全国轨道交通客运量 - 2025年7月全国54个城市轨道交通总客运量达29.2亿人次,环比增长8.6%(2.3亿人次),同比增长1.7%(0.5亿人次)[1] - 7月全国平均客运强度为0.845万人次每公里日,环比增长3.4%,同比下降5.7%[1] - 7月全国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运营里程11146.8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74万列次,同比增长6.86%[2] 城市客运量表现 - 天水、太原、南通为7月客运量增幅前三城市,分别增长775.28%、131.34%、22.74%,天水与太原增长主因新线路开通[1] - 深圳地铁7月日均客流达964.6万人次,突破去年930万人次纪录,7月26日以966.08万人次创全国地铁休息日客流量历史新高[1] - 北京轨道交通7月11日单日客运量达1250.34万人次,创年内新高[2] - 青岛地铁7月18日客运量达210.78万人次,创非节假日及旅游旺季双项历史纪录[2] 客运强度数据 - 7月深圳轨道交通客运强度最高(1.63万人次/公里日),文山和三亚最低(0.02万人次/公里日)[2] 行业趋势分析 - 暑运期间学生放假及旅游出行推动大城市及热门旅游城市地铁客运量攀升,预计8月底至9月初客流将维持高位运行[2]
济南地铁4号线启动全线动车调试
齐鲁晚报网· 2025-08-11 13:32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进展 - 全线动车调试全面启动 基础功能基本实现 为全自动运行(FAO)功能提供保障 并为3个月空载试运行创造条件 [2] - 动车调试涉及车辆 信号 通信等十多个系统协同测试 应用停车精度自学习 运行等级自动调整等智能新技术 提升线路先进性 [3] 调试工作组织保障 - 机电系统部牵头组织专项攻关 协调多专业资源 组建"联调突击队"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 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处置 [5] - 团队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 反复校验测试数据与调试环节 严守安全质量底线 [5] 工程整体进度 - 全线33座车站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全面进入站后工程施工阶段 [6] - 机电设备安装 车站装饰装修等施工全面铺开 同步推进撤除围挡及道路绿化恢复工作 [6] - 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持续加快进度 稳步推进年底开通运营目标 [6]
壹探轨道| 济南地铁4号线启动全线动车调试
齐鲁晚报· 2025-08-11 12:56
项目进展 - 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全线动车调试全面启动 标志着建设进入最后关键阶段 [2] - 全线33座车站全部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全面进入站后工程施工阶段 [5] - 机电设备安装 车站装饰装修施工全面铺开 同时推进撤除围挡及道路绿化恢复工作 [5] 技术特点 - 调试涉及车辆 信号 通信 综合监控 站台门等十多个系统的深度协同测试 [3] - 应用停车精度自学习 运行等级自动调整等智能新技术 使列车能够自主优化运行 [3] - 基础功能基本实现 将为4号线实现全自动运行(FAO)的全部功能提供坚实保障 [2] 实施保障 - 机电系统部牵头组织专项攻关 协调多专业资源提供全方位保障 [3] - 组建"联调突击队"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 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和处置 [3] - 团队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 对测试数据和调试环节反复校验 严守安全质量底线 [3] 时间规划 - 当前调试将为后续为期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2] - 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持续加快进度 助力线路稳步朝年底开通运营目标迈进 [5]
交通运输部:7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29.2亿人次
第一财经· 2025-08-11 09:53
行业运营规模 - 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 [1] - 总运营里程达11146.8公里 [1] - 实际开行列车374万列次 [1] 客运量表现 - 完成客运量29.2亿人次 进站量17.4亿人次 [1] - 客运量环比增加2.3亿人次(增长8.6%) [1] - 客运量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7%) [1] 运营效率指标 - 全国平均客运强度为0.845万人次每公里日 [1] - 客运强度环比增长3.4% [1] - 客运强度同比降低5.7% [1]
交通运输部:7月份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29.2亿人次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09:39
行业总体运营规模 - 全国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30条 总运营里程达11146.8公里[1] - 实际开行列车374万列次 完成客运量29.2亿人次 进站量17.4亿人次[1] - 地铁轻轨为主导模式:43个城市运营271条线路 里程9658.1公里 客运量28.2亿人次[1] 月度运营动态变化 - 7月客运量环比增加2.3亿人次(增长8.6%)同比增加0.5亿人次(增长1.7%)[1] - 全国平均客运强度0.845万人次每公里日 环比增长3.4% 同比降低5.7%[1] - 新增运营里程19.9公里(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核减0.7公里(广州海珠有轨电车部分区段)[1] 城市分级运营数据 - 北上广深领跑:北京(879公里/3.25亿人次)、上海(871.6公里/3.26亿人次)、广州(743.8公里/2.99亿人次)、深圳(595.1公里/2.99亿人次)客运量均超2.9亿人次[2] - 头部城市客运强度分化:深圳1.63万人次/公里日、广州1.30、长沙1.32、哈尔滨1.33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0.845[2] - 中西部城市表现突出:西安客运量1.32亿人次(强度1.10)、成都1.94亿人次(强度0.99)[2] 多制式轨道交通分布 - 16个城市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轨25条 里程970.7公里 客运量8314万人次[1] - 18个城市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34条 里程518公里 客运量1098万人次[1] - 特殊运营状态:红河州线路暂停运营 部分城市如三亚(8.4公里)客运量仅5.8万人次[3]
地铁票价有点费解?官方来解答
广州日报· 2025-08-11 02:00
票价按照最短乘车路径计算 未必是时间最短的出行路径 也就是说,系统会根据乘客进闸和出闸的站点,自动计算出在地铁线网中两个站之间最短乘车路径的轨道里 程,然后按如下规则计费:0~4公里,2元;4~12公里,每增加4公里加1元;12~24公里,每增加6公里加1 元;24公里以上,每增加8公里加1元;最高票价20元。另外,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线)实行票 价2元的单一票制。 从计费规则可以看出,里程在8—12公里之间票价都是4元,也就是说,只要起点站和终点站之间的"最短乘车 路径的轨道里程"在这区间内,无论多少个站,票价都是4元。 可是,明明赤沙是沙河与燕岗之间的中间站,里程应该也仅有一半,为什么沙河到燕岗、沙河到赤沙、赤沙 到燕岗票价是一样的呢?如果沙河到赤沙、赤沙到燕岗票价是4元,那从沙河到燕岗,票价应该在5元以上才 对。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忽略了一开始说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票价是按"最短乘车路径的轨道里程"来算 的。由于最短乘车路径只计算列车运行的里程,而实际上乘车还要加上换乘等车的时间,加上之后,最短乘 车路径就未必是时间最短的出行路径了。 沙河到燕岗的最短乘车距离,是从沙河搭乘六号线到东湖, ...
一条新线贯南北 激发文商旅新活力
南京日报· 2025-08-10 23:01
地铁5号线开通首周表现 - 开通首周累计客流量达152 5万人次 其中首个周末迎来客流高峰 [1] - 线路串联夫子庙 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等重点景区 带动沿线文旅消费显著提升 [1][2][3] - 夫子庙站"千年古道"展示区及虹桥站"星空穹顶"成为网红打卡点 吸引大量游客拍照传播 [2] 商业带动效应 - 三山街站连接夫子庙商圈与万象天地等综合体 首个周末商场人流量激增 [4] - 江宁万达广场因东山站开通吸引新客群 市民反映交通时间缩短50%以上 [5] - 沿线摄影店"月笼沙国风旅拍"客单量从每日30单增至50单 直接受益于地铁导流 [2] 交通网络升级 - 线路全长37 4公里设30个站点 含8个换乘站 填补下关滨江等片区轨交空白 [7] - 形成南北向第四条大运量廊道 扭转原有"西密东疏"格局 连接江宁与主城核心区 [6][7] - 南部新城3个站点未来可换乘规划中的13号线 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 [6] 市民出行变革 - 鼓楼至新街口通行时间缩短至20分钟 改变原有依赖自驾或绕行公交的出行模式 [7] - 七桥瓮公园游客称地铁5站直达比公交节省时间且避免晕车 家庭出游意愿增强 [2][3] - 江宁居民表示5号线开通后主城消费选择增加 打破区域商业活动局限性 [5][6]
城建设计发盈警 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下降约31%至41%
智通财经· 2025-08-08 09:1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介于人民币33.85亿元至38.03亿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41.79亿元下降9%至19% [1]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介于人民币2.19亿元至2.56亿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3.71亿元下降31%至41% [1] 业绩变动原因 - 新开轨道施工工程转化率降低 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 [1] -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政策调整导致政府批复线路数量减少 设计业务规模下降 [1] - 重庆渝西快线施工项目进入运营期 施工收入相应降低 [1]
广州地铁十三号线二期年内开通4个站 已启动与一期“贯通跑图”试运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8 07:41
据悉,广州地铁十三号线二期今年将率先开通鱼珠至天河公园段,该段全长8.3公里,目前土建工程累 计完成98%,4座车站以及轨行区均进入运营调试阶段,并已启动与十三号线一期(鱼珠—新沙)的"贯 通跑图"试运行,调试期间高峰期行车间隔将缩短。 广州地铁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呈东西走向,线路串联白云、荔湾、越秀、天河、黄埔五大行政 区,全长约34公里,设23座车站,未来将与十三号线一期(鱼珠—新沙)共同构建城市东西向骨干线, 能有效疏导五号线客流压力,提高东、西部客流直达市中心的便捷性,优化轨道网络运营服务水平。 与一期"贯通跑图"试运行期间,广州地铁十三号线全天执行"天河公园—新沙"交路,列车在十三号线一 期正常载客,并在鱼珠站清客,十三号线二期鱼珠至天河公园段不载客试运行。工作日高峰期上线15列 车,行车间隔由早高峰约7分钟、晚高峰约9分钟均缩短至约6分钟;周六日打破现有全天平峰模式,高 峰期上线14列车,行车间隔由约12分钟缩短至约6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