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

搜索文档
幸福花开小河边
人民网· 2025-05-03 03:32
文章核心观点 小河边村凭借玫瑰花产业实现乡村振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联农带农富农效益明显,其经验在云南全省获得推广 [13] 分组1:小河边村玫瑰花产业现状 - 村里种植可食用玫瑰3500多亩,建有30家玫瑰加工厂,有100多家个体经营户,2024年全村玫瑰花产业综合产值超1亿元 [5] - 2024年“520”玫瑰花节期间,三天进村游客超9万人次,2023年上榜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10][11] - 截至目前,在弥勒市城区和主要景点开设12家玫瑰系列产品直营店,成为可食用玫瑰收购加工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市可食用玫瑰种植超5000亩 [13] 分组2:村民收益情况 - 鲜花9 - 16元/公斤,一亩地一年可采两吨,村民不外出打工也能过上好日子 [1] - 1公斤干花最高卖200元,杨雪松一年守在村里有100多万元收入 [3] - 全村95%的人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 [5] 分组3:产业发展历程 - 2013年前基本无产业,村民靠外出务工谋生,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 [5] - 村小组党支部组织考察后决定种可食用墨红玫瑰,党员带头试种、跑市场,第二年种植户增到100多户 [7] - 党员带头引进烘干机和冻干机加工干花,弥勒市党委政府协调金融机构授信、组织办理工商登记 [7] - 2022年成立村集体公司,引领规模化种植、加工,培育地理标志商标,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发40余个玫瑰系列产品 [9] 分组4:未来展望 - 2025年小河边村玫瑰花综合产值将达1.5亿元 [13] - 弥勒市委提出打造全国知名玫瑰花全产业链示范区,扩大种植面积,发展玫瑰庄园经济 [13] 分组5:云南花卉行业情况 - 截至2024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195万亩,花农19万户,花卉农业产值约480亿元,花农收入99亿元,同比增28% [14] - 食用玫瑰种植面积6.2万亩,产量2.6万吨,“鲜花饼”品牌享誉全国,全链条产值约200亿元 [14]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台湾青年在大陆书写青春奋斗故事
新华社· 2025-05-02 01:09
医疗科技行业 - 苏州大学人工器官研究所徐博翎教授团队研发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已开展临床应用并在约30家医院使用[3] - 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17年,已申请超过350个国内外专利,打造多器官生命支持平台[3] - 公司三款人工心脏和人工心肺产品中第一款于2022年4月获准上市[3] 花卉种植与贸易行业 - 昆明统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蝴蝶兰产品,年销售盆花近200万株,其中80%以上出口[4] - 公司拥有超过100种蝴蝶兰品种,致力于推动制定蝴蝶兰国际标准[4] - 台商二代陈俞帆推动企业向育种标准化、智能化种植方向发展,计划拓展海内外市场[4] 乡村建设与文创产业 - 福州随坪一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开发"红军可乐""畲族药膳包"等文创产品,活化地方建筑[5][6] - 团队开设"里物"微店助力乡村农产品销售,参与闽北、闽东地区乡村改造项目[5][6] 青年就业发展 - 中南大学商学院台籍学生王檍芠获三家企业录用,最终选择电商企业市场管培生岗位[7] - 大陆就业政策为台青提供公平赛道,在实习机会和职业晋升方面与大陆学生同等待遇[7]
国色天香的“进化密码”——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①
河南日报· 2025-05-01 23:57
牡丹新品种培育技术 - 采用定向杂交技术进行牡丹新品种培育,取代传统的自然变化和人工嫁接方法[1] - 杂交授粉过程包括去雄、套袋防止自花授粉和串粉,并在雌蕊分泌黏液时进行花粉涂抹[3] - 新品种培育周期长达10年,需经历种子产生、发芽、开花到优良单株扩繁等阶段[3] 牡丹新品种培育成果 - 2008年至2014年间繁殖优质牡丹种苗150余万株[3] - 培育出中国花卉协会认定的新品种64个,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16个[3] - 目前正在培育白中透绿的新品种牡丹,准备入列牡丹基因库[5] 牡丹新品种培育的意义 - 守住花卉品种里中国基因的重要地位,中国选育观赏性植物已有2000多年历史[4] - 满足实用需求,延长观赏时间,牡丹整体花期从20天延长至45天,自然花期持续到5月中旬[4] - 增加牡丹品种色彩,带动牡丹产业优化升级,建成国内第一家四季牡丹展览馆[4] 牡丹种质资源管理 - 国家牡丹基因库收集引进国内外牡丹种质资源1365份,涵盖中国四大牡丹品种群和国外牡丹种群[5] - 基因库为育种提供更多父本和母本选择,通过不同组合选育更出色的后代[5]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5月在京举办 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05:46
国际月季大会概况 -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将于5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举办 系大会40年来首次落地中国 [1] - 大会由国际月季园艺学会主办 是全球月季界水平最高 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会议 每四年举办一次 [1] - 中国成功获得举办权 展现国际月季界对中国月季科研水平和产业发展的认可 [1] 大会主题与特色 - 大会主题为"花开北京 香约永定" 展现北京花园城市建设 带动产业和谐永定发展 [2] - 创新推出AI数字人"小妙月"吉祥物 提供智能交互 科普宣讲等科技应用场景 [2] - 与泡泡玛特合作推出限定盲盒 徽章等文创产品 推动月季文化走进生活 [2] 大会核心板块 - 国际学术会议包含开幕式 学术报告 技术参观等环节 聚焦月季遗传学 育种 采后技术等议题 [2] - 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同期举办 展示新品种 盆栽 衍生品及7个国内外风情展园 [3] - 2025北京月季文化节以门头沟为主会场 融合历史 文化 科技等元素 推出"月季+非遗""月季+国潮"等体验模式 [3] 中国月季产业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月季鲜花生产和消费国 种植面积和产值快速发展 [5] - 北京市月季种质资源丰富 拥有国家级资源圃 测试中心 产业联盟等全产业链支撑 [5] - 北京培育50余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栽植面积超2.5万亩 应用品种超3000个 形成300公里"月季项链"景观 [5] 产业发展规划 - 北京市将以大会为契机 在门头沟打造以月季为特色的花园城市示范区 [5] - 依托国际会展平台 为月季产业注入科技动能 推动高质量发展 [5] - 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花园城市和全域森林城市建设 [5]
菏泽|菏泽芍药承春意 花朝盛景邀客来
大众日报· 2025-04-30 02:20
行业概况 - 菏泽芍药鲜切花占据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年销量达1.2亿支,领跑全国[1][3] - 菏泽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芍药种植基地,栽培品种超过600个,涵盖9大色系、11大花型[3] - 全市芍药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其中90%以上用于鲜切花生产[3] 公司运营 - 山东盛世芍花产业园占地1200亩,拥有3.9万立方米现代化鲜切花保鲜库,年产量超1000万支鲜切花[2] - 园区芍药鲜切花日均销量保持在40余万支,日销售额150万元至300万元[2] - 鲜切花价格每支上涨1元左右,但仍供不应求,高端产品单价可达几十元,低端产品单价2-3元[2][3] 产品优势 - 菏泽芍药鲜切花供货周期长达两个月(3月20日至5月20日),能精准对接五一假期、婚庆等重要消费节点[2] - 产品具有"入水后一夜绽放到20厘米以上"的独特观赏特性,被市场称为"菏泽大芍药"[2] - 相比昆明、成都等产区,菏泽芍药在供应时间和供应量上更具稳定性[2][3] 产业链延伸 - 产业布局从传统观赏拓展至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等多环节的全产业链[3] - 融合水浒、黄河、汉服等文化元素,推出5条芍药赏花线路,串联多个景点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4] - 策划2025菏泽芍药花朝节,包含4项重大活动和20余项系列活动,推动产业跨界融合[4]
一蕊芳华满城韵——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综述
河南日报· 2025-04-29 23:52
文旅活动创新 - 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通过"花YOUNG洛阳城"主题打造沉浸式体验,包含10项主题活动和35项联动活动[5] - 线上开幕式通过100多个平台同步直播,45分钟内实现"烟火万象""迎宾盛启""牡丹狂欢"三大篇章展示[2] - "牡丹奇妙游"活动创新设计八位"牡丹仙君"IP形象,结合机甲门神等现代元素吸引年轻游客[4] - 夜间消费占比超六成,九大夜间消费片区通过光影秀、3D投影等形式展现差异化魅力[4] 科技应用与产业升级 - 采用防风支架、覆膜技术及600米挡风屏障保护牡丹,有效降低大风天气影响[7] - 启动国家林草植物新品种洛阳测试站建设,开展"牡丹组培"等核心技术攻关[11] - 牡丹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去年实现盆花90万盆、鲜切花2750万枝产销,并首次打入荷兰鲜花拍卖市场[11][15] - 开发牡丹精油面膜、"牡丹守护神"数字藏品等衍生产品,形成从观赏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15] 文化IP开发 - 打造"汉服友好城市"生态,提供妆造服务及古风体验场景,强化传统文化沉浸感[9] - 推出"Z世代周游记"等年轻化活动,结合街舞、蹦迪等现代形式实现文化破圈[9] - 牡丹产品向食品、化妆品领域延伸,形成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化妆品等多元化产品矩阵[15] - 龙门石窟等景区通过数字藏品开发实现传统文化IP的现代化变现[15] 消费促进措施 - "全城碰好运"寻宝游戏覆盖42个点位,发放亿元消费券刺激文旅消费[4] - 地铁运营延长至23:00,增设临时停车场等配套服务提升游客体验[7][9] - 河洛飞花牡丹市集整合非遗手作、牡丹美食等业态,形成消费聚集效应[4] - 各县区围绕汉服、音乐、非遗等板块培育消费新业态,打造差异化赏花场景[5]
科技赋能“百千万工程”:华南农大与从化共筑湾区生态经济走廊
南方农村报· 2025-04-29 05:47
合作背景与行动 - 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赴从化区调研,助力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大湾区生态产业化标杆打造 [1] - 活动是校地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具体行动,属于省"双百行动"驻从化服务队举办的第二场"院长大讲堂" [2] - 学院已在从化服务多家花卉企业,合作选育58个花卉新品种,4个团队参与"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 [5] 生态价值转化实践 - 从化创新"生态修复-产品开发-价值转化"全链条闭环,提升GEP转化率 [5] - 实施全国唯一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打造流域协同修复样板,发展林下经济(森林药材/木本油料/林蜂养殖)和"生态+"新业态 [5] - 创建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生态产品交易所等平台落地 [5] - 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建设首个"永根科技站",专注高档盆花品种创新与产业化技术开发 [5] 技术攻坚与产业升级 - 学院整合6个国家级/省部级平台,组建跨学科团队攻坚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产业升级(林蜂养殖等林下经济高值化开发)、空间重构(森林步道康养系统规划) [6] - 建立"需求清单-研发清单-成果清单"全周期管理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6] - 瞄准林下经济2.0模式(灵芝/甜茶/食用菌/中药材)和森林康养产业,攻关卡脖子技术实现农林牧复合经营 [7] 区域发展规划 - 打造"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示范区和百里流溪生态画廊 [5][7] - 推动"农文旅三产融合",以现代农业/绿色生活/全域旅游为目标盘活森林空间资源 [7] - 结对6所高校协同发力,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三年内初见成效 [7]
云天化:以工业化思维重塑现代农业
新华财经· 2025-04-29 03:27
智能农业转型 - 云南云天化通过智能温室实现月季种植环境精密控制,温度波动控制在±0.5℃,光照强度按分钟级调节[2] - 示范园应用无土栽培技术使单位产量提升300%,回水循环利用技术降低成本并助力生态治理[3] - 智能环控系统将温度、湿度、光照等分解为数百个可量化参数,精准控制开花时间[3] 生产流程优化 - 示范园采用红外线成像系统自动识别花朵开放度并进行分级,自动包装机器完成切枝、捆扎、包装等工序[3] - 鲜切月季经过标准化流程处理后,通过冷链运输48小时内可送达千里之外的消费者[3] - 示范园占地1450亩,每天生产50万枝鲜切月季,年产值接近亿元[3] 品种研发与市场突破 - 示范园成功培育32个自主花卉品种,其中8个已在市场崭露头角,打破国外品种垄断[3] - 科技小院团队成功栽培30余个花卉新品种,将育种周期从9-10年缩短至4-5年[6] - 花卉年产量增加20%-30%,瓶插期延长5-7天,提升市场竞争力[6] 人才培养与农户转型 - 园区已培育1023名农户,完成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化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4] - 为1700余户农户提供专业服务,辐射种植面积1.2万亩,高品质花占比平均提升20%[4] - 54岁农民经过培训成为月季种植修剪领域的"行家"[4] 科技研发体系 - 科技小院实现"实验室-农田"无缝衔接,专家、学生与企业员工联合攻关技术难点[6] - 已在全国12个省份建成36个科技小院,聚焦50余种作物体系[6] - 开发1221套种植方案,构建包含200多种作物、6084种病虫害的数据库[6]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从化肥生产商延伸至农业综合服务领域,用工业化思维解决农业发展碎片化、低效化问题[7] - 智能温室取代传统农业模式,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7] - 科技小院为3000万亩农业产业体系提供近距离、全方位服务[6]
洪雅县以花为媒 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4-23 13:15
花香飘处,共富路宽。簇簇繁花开出的"浪漫产业"还有同步的甜蜜辐射。 "我在这里务工,做修枝、施肥工作,每月有一份务工收入。"中保镇桐升社区村民史明英正在"漫花田 野"里修剪玫瑰花枝。 据介绍,像她这样的务工村民,在"漫花田野"种植基地有30多人。除草、施肥、采花……各个环节都有 本地务工村民的身影。该基地在发展赏花旅游和鲜花销售两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村民务工 增收。 目前,眉山市洪雅县中保镇农旅项目"漫花田野"的各色花卉竞相开放,吸引了游客闻香而来,徜徉花 海,流连忘返。 4月22日,走进"漫花田野",举目四望,芬芳馥郁的蔷薇、色彩斑斓的玫瑰、绚丽多彩的月季、迎风摇 曳的格桑花等,与蓝天、白云、远山、溪流、农舍交相辉映,构成一幅梦幻田园。游客置身花海,纷纷 用镜头定格美景。 "这里的玫瑰花期长,买上几束送亲朋好友是很棒的。"正在赏花的市民王女士说道,自己是专程从洪雅 县城前来游玩的。每年玫瑰花开时,都会约三五好友来打卡拍照,并购买一些玫瑰花。据了解,漫花田 野是一个集鲜花销售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主题花园。目前,它已经成为洪雅县近郊旅 游中的一张名片。 在"漫花田野"里的非洲菊种植大棚里 ...
瓷上“生花”笔上“绘花” 一朵花汇聚百亿级产业集群光芒
央视网· 2025-04-14 10:58
牡丹产业规模与产值 - 菏泽牡丹芍药种植面积达46万亩[12] - 2022年牡丹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2024年牡丹芍药总产值突破130亿元[32] - 牡丹产业直接带动就业逾10万人[22] 旅游与消费市场 - 曹州百花园种植超11万株牡丹 开园后日接待游客超1万人[4] - 牡丹园推出非遗体验 音乐演艺等主题活动提升游玩体验[9] - 文创产品展示区吸引游客驻足 牡丹元素商品广受欢迎[27] 品种研发与种植 - 菏泽已培育9大色系10大花型1308个牡丹品种[11] - 2025年新增十几个牡丹新品种[11] - 牡丹芍药鲜切花通过电商直播直接对接消费者[17] 深加工产业链 - 牡丹深加工产品达11大类260余种 远销30多个国家[22] - 某公司牡丹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达20亿元[20] - 深加工产品年销量以30%速度快速增长[24] 文化创意产业 - 巨野县工笔牡丹画年产值达45亿元 销往40多个国家[30] - 牡丹瓷经10余道工序制作 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瓷上牡丹[27] - 2025年开发符合消费者喜好的牡丹瓷新产品[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