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

搜索文档
海信视像(600060):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业绩接近预告上限
新浪财经· 2025-03-31 04:27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收585.3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增长7.2%,扣非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4.9% [1]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78.8亿元,同比增长24.3%,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增长100.1%,扣非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长121.6% [1] - 2024年整体毛利率15.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但第四季度毛销差同比大幅改善2个百分点 [2] 营收结构 - 电视主业营收466.3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国内市场全渠道额占有率29.8%,量占有率26.3%,稳居第一 [1] - 新显示业务营收67.7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激光显示国内占有率提升3.9个百分点,商显境外收入同比增长63% [1] - 海外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北美Mini LED出货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7.5%,欧洲提升4.3个百分点至8.2% [1] 市场地位与产品策略 - 线下Mini LED零售量占有率34.9%,零售额占有率35.9%,均提升5.7个百分点 [1] - 日本市场量、额占有率均位居第一,高端化、大屏化战略效果显著 [1] - 面板价格趋稳,2024年下半年75寸面板均价同比上涨1%,增速环比回落21个百分点 [2] 成本与费用控制 - 2024年销售费用率5.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4.1%,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合计优化0.4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研产销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2] 未来展望 - 内销市场在政策补贴托底下预计结构持续提升,海外市场受世俱杯和世界杯催化有望实现渠道突破和份额增长 [2]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29.3亿元、32.6亿元,同比增长16.9%、11.6%、11.1% [2] - 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1倍、10倍、9倍 [2]
电子行业观察:致态渠道提货价涨幅超10%;中国电视前两月出货量增长4.3%
金融界· 2025-03-24 13:32
电子行业观察:致态渠道提货价涨幅超10%;中国 电视前两月出货量增长4.3% 近期,电子行业两大动态引发市场关注:一方面,闪存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调整,国内头部存储品 牌及国际厂商相继宣布提价;另一方面,中国电视市场在2025年前两月实现出货量稳步增长,行业复苏 迹象显现。 闪存市场迎价格普涨,头部品牌提货价上调超10% 根据CFM中国闪存市场消息,长江存储旗下零售品牌致态计划自4月起上调渠道提货价格,涨幅或 将超过10%。这一调整紧随国际品牌闪迪的涨价动作。据台媒TechNews披露,闪迪已向渠道商发布公 告,宣布其消费端产品自4月1日起全面提价,整体幅度同样超过10%。机构分析认为,此次价格普涨或 与上游供应链成本上升及市场需求回暖有关。 从行业背景来看,全球半导体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2025年1月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 56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反映产业链供需关系趋紧。与此同时,日本半导体设备出货量1月同比 大增32.37%,表明晶圆厂扩产需求持续旺盛。尽管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出货增速放缓,但存储厂商通 过价格策略优化库存与利润的意图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存储厂商的定价权提升是此次调 ...
陈梦AWE点赞海信百吋电视:技术革新开启客厅WALL时代
搜狐网· 2025-03-24 09:08
产品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UX采用RGB三色背光光源与信芯AI画质芯片 实现光色同步精控[3][4] - 全球首款163英寸Micro LED电视支持自由拼接 最大可定制至271英寸 集成2488万颗Micro LED芯片[6] - 激光电视探索X1具备"五个0"护眼技术 达到110% BT.2020电影工业级色域 采用DLP数字影院放映技术[6] 画质性能表现 - 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实现超高色彩表现、超广视角、超高亮度和超低能耗[4] - Micro LED电视配备48nit观影模式 精准匹配DCI影院标准[6] - 0.01ms响应速度可冻结细微抖动 动态画质表现突出[6] 市场定位与趋势 - 百吋电视以墙面尺寸为选择逻辑 开启"客厅WALL时代"[1][3] - 公司全球百吋大屏市场排名第一 形成全品类百吋产品矩阵[7] - 行业从卖方市场转向用户定制化模式 重新定义电视与家居关系[6][7]
万达电影(002739)3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245.4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3-24 07:47
资金流向 - 2025年3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245.44万元 占成交额5.74% [1] - 超大单净流入1413.26万元 占成交额3.61% 大单净流入832.18万元 占成交额2.13% [1] - 中单净流出661.37万元 占成交额1.69% 小单净流出1584.07万元 占成交额4.05% [1] 股价表现 - 收盘价11.86元 单日上涨1.19% [1] - 换手率1.59% 成交量33.18万手 成交金额3.91亿元 [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总收入98.47亿元 同比减少13.23% [1] - 归属净利润1.69亿元 同比减少84.87% 扣非净利润8249.84万元 同比减少92.53% [1] - 流动比率1.074 速动比率0.866 资产负债率66.75%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5年 位于北京市 从事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 [1] - 注册资本217936.881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217936.881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陈曦 [1] 企业投资与资产 - 对外投资30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28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47条 专利信息2条 行政许可11个 [2]
完美世界(002624)3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741.1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3-24 07:3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3月24日收盘价11.22元,单日上涨2.09% [1] - 换手率1.39%,成交量25.46万手,成交金额2.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741.11万元,占成交额13.15%,其中超大单净流入825.20万元(占比2.9%),大单净流入2915.91万元(占比10.25%) [1] - 中单资金净流出915.92万元(占比3.22%),小单资金净流出2825.19万元(占比9.9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总收入40.73亿元,同比减少34.26% [1] - 归属净利润38880.86万元,同比大幅减少163.25% [1] - 扣非净利润44831.59万元,同比大幅减少197.98% [1] - 流动比率1.837,速动比率1.276,资产负债率35.08% [1] 公司基本情况 -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湖州市,从事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 [2] - 注册资本193996.8404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193996.8404万元人民币 [2] - 法定代表人池宇峰 [2] - 公司对外投资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2次,拥有专利信息43条,行政许可3个 [2]
东芝MiniLED电视Z600QF PRO即将开启预售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19 11:00
东芝电视新品发布 - 公司将于3月20日开启旗舰机型Z600QF PRO预售/预约,3月25日正式开售 [1] - 新品为Z600NF PRO升级版,延续Mini LED显示技术与火箭炮音响系统,新增"音画双芯"架构(ZR视觉感知芯片+BR听觉感知芯片)以优化音画同步 [1] - 技术升级基于公司70余年音画调校经验,目标提升家庭视听体验 [1] 产品性能与市场策略 - Mini LED背光分区数与HDR峰值亮度较前代提升,搭载帝瓦雷联合调校的升级版火箭炮SOUND系统 [2] - 产品覆盖游戏与观影等多场景应用,反映公司持续聚焦高端产品线战略 [2] - 上市期间提供最高20%补贴优惠及免费安装服务 [2] 行业数据覆盖范围 - 显示器研究中心报告覆盖18.5英寸以上LCD TV面板,数据更新频率为月度 [4] - 报告格式为Excel,聚焦电视产业市况季度动态 [4]
中国芯片,出乎意料
半导体芯闻· 2025-02-26 10:04
半导体技术竞争格局 - 韩国绝大多数半导体技术被中国大陆赶超 其中高集成度低阻抗存储芯片技术韩国为90.9% 中国大陆达94.1% [1] - 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韩国为84.1% 中国大陆达88.3% 功率半导体韩国为67.5% 中国大陆达79.8% [1] - 新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韩国为81.3% 中国大陆达83.9% 先进封装技术双方持平均为74.2% [1] 商业化与技术发展态势 - 韩国仅在高集成度存储芯片和先进封装技术保持商业化领先 [2] - 韩国在工艺和量产技术领先 但基础研究和设计技术落后中国且居主要国家末位 [2] - 中国在两年内实现存储器 传感和封装领域从落后到超越的技术跃升 [2] 产业竞争延伸领域 - 中国电视品牌TCL/海信/小米全球出货量份额达31.3% 首次超越韩国三星/LG的28.4% [4] - 中国在高端智能手机和显示器市场持续侵蚀三星和LG市场份额 [3] - 面板 超大尺寸电视等泛半导体领域均出现中韩份额逆转 [3][4] 韩国产业挑战 - 面临核心人才流失 中美竞争 供应链本土化及各国优先政策等多重压力 [3] - 研发投资规模不足导致半导体产业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3] - 仅人工智能半导体技术可能对韩国产生正面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