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与健康

搜索文档
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示范标杆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23:15
新会城区新貌。 新会区供图 经济突破 跻身"千亿俱乐部",连年入选全国百强区 2023年,新会区GDP达到1028.12亿元,同比增长7.2%,正式跻身千亿俱乐部,成为江门首个千亿强 区;2024年GDP再攀新高至1063.73亿元,同时上榜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 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名单中位列第46名,同比上升一位;2025年上半年, 新会区GDP达到497.64亿元,总量位居江门第一,9月份再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 百强区、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区。 在全国百强区榜单上连年争先进位,这份硬核业绩的背后,与新会区一直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不 动摇,以实体经济为本,不断做大做强制造业家当,奋力打造产效高质的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息息相 关。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型。新会是广东省老牌工业城市,全区工业涵盖41个大类中的34个,拥有10个国 家级产业基地。近年来,新会重点打造"2+2+N"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2大战 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巩固提升"现代轻工纺织"和"现代农业与食品"2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 能源、新一代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才需求目录》发布 通信技术工程师尤为稀缺
人民日报· 2025-09-29 22:06
《目录》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重点项目。《目录》的发布将 对广东制定产业人才政策,引导人才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流动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9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才需求目录》在粤港澳大湾区 创业大赛上发布。《目录》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度结合"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较为准确反 映了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岗位需求程度。 《目录》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才紧缺程度排名靠前的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 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等。产业需求程度最高的 岗位有通信技术工程师、医疗器械研发员、光伏系统工程师、Java工程师等。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和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发展迅猛,通信技术工程师尤为稀缺。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才需求目录》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0:45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才需求目录》发布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9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才需求目录》在粤港澳大湾区 创业大赛上发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目录》分为产业人才需求和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两类,包括一个总目录和9个珠三角城市分目录。《目 录》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度结合"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较为准确反映了广东省20个战略性 产业集群的岗位需求程度。 《目录》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才紧缺程度排名靠前的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 医药与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等。产业需求程度最高的岗 位有通信技术工程师、医疗器械研发员、光伏系统工程师、Java工程师等。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 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发展迅猛,通信技术工程师尤为稀缺。 《目录》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重点项目。《目录》的发布对 广东制定产业人才政策,引导人才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流动将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陈俊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
累计培养733名优秀青年企业家,广州“领航计划”再次起航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01:54
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穗团宣 9月26日下午,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十期开班暨九期结业仪 式在中山大学学人馆举行。第十期广州青年企业家发展领航计划(以下简称"领航计划")由团市委联合 市委台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司法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 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工商联、市科协等11家单位共同主办,旨在多维度赋能青年企业家健康发展。 活动上,主办方为第九期的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启动第十期"领航计划"。 活动现场。 南都N视频记者梁炜培摄 "领航计划"开班多维度赋能青年企业家健康发展 据了解,第十期"领航计划"于2025年6月份启动招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超100份报名 申请,经筛选和面试,最终确定52名入围学员。据统计,学员平均年龄35岁,拥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占 85%,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占30%,所在企业涵盖新三板企业、全球独角兽企业和广州未来独角兽企业等 优质企业。学员企业主要集中在智能网联、生物医药与健康、软件与互联网、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物流 与供应链、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现代化产业。 开班仪式结束后,主办方邀请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工业经济 ...
报告披露!广州高企超两成实现国产化替代,最看好人工智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13:24
近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以下 简称"报告")。据悉,该课题组于2025年上半年开展了广州高新技术企业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 州高企超两成通过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 超两成高企实现国产化替代,新材料行业表现突出 样本企业"十五五"时期最看好的产业。图片来源:《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 报告建议,广州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预见体系,系统推进产业技术预见。具体来看,要统筹全市 资源,打通数据壁垒,建立产业技术预见常态化工作机制和分级预警机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绘制产业 技术图谱,构建产业技术预警平台。紧密跟踪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半 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持续关注量子科技、细胞与基因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动 向,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系统识别若干年内可能突破的细分 技术节点,动态更新技术预警清单,并适时面向企业发布,帮助企业了解技术发展方向,提升对产业技 术的精准识别能力。 此外,鼓励科技智库和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具个 ...
全球176个项目参赛!南科大“梧桐树”国际双创大赛收官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06:51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近日,第五届南方科技大学"梧桐树"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南科大会议中心落 幕。知名创投机构、金融机构、创业服务机构、产业及项目代表等共计180余人参加活动,南科大党委 副书记张凌出席活动。 12支参赛队伍获得近百万元奖金 "梧桐树"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是南科大科技园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的品牌赛事。五年来,大赛持续聚焦 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鲜明的定位,在科创领域占据关键坐标 ——它既是汇聚全球先进技术的 "聚能环",亦是高效发掘优质项目的"探宝仪"。凭借这份硬核实力, 大赛成功入选深圳"鲲鹏计划",跻身区域科创赋能核心平台,为产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届大赛共吸引全球范围内176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项目领域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与绿色低碳、生物医药与健康四个硬科技领域,包含人工智能、芯片技术、低空经济、蛋白质与 生物医药科技等热门赛道。经过初赛和复赛的层层筛选,12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阶段的比拼,决赛 采用线下路演方式进行,每个团队进行8分钟项目演示与5分钟答辩。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优胜奖 ...
广东8家组织获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 数量居全国第一 较上届增加3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7 07:54
获奖情况 - 广东获奖总数达8家 较第四届增加3家 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授奖总数8.5% [1] - 中国质量奖1家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奖7家包括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1] 企业类型特征 - 获奖组织包含民营企业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建设业组织及一线班组 [1] - 体现广东市场化程度高 市场主体活跃 民营经济发达特点 [1] 产业覆盖范围 - 获奖名单覆盖汽车产业 超高清视频显示 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1] - 涵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 - 彰显获奖组织支撑重点产业质量协同 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1] 质量管理实践 - TCL科技质量管理模式已推广至生态链内超过2000家企业 [2] - 将携手大湾区产业链上下游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运用AI大模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2] 产业体系发展 - 广东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 [2] - 质量强链成为质量强省与制造强省建设重要抓手 [2] - 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含质量 含新量 含金量持续提升 [2]
“只收梦想,不收租金”!“零租金”的风吹到多个大城市
第一财经· 2025-09-16 10:43
有业内人士认为,"零租金"并非真正免房租,其背后是地方政府对城市空间认知的转变以及运营逻辑的 转变。 核心城市的"零租金"竞赛 今年3月,深圳市国资委的一个动作打破了商办和产业园区市场格局。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一凡 "梦想"能抵扣房租的时代到来了。 今年以来,随着深圳喊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的口号,国内写字楼和产业园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 的"零租金"风暴。深圳、杭州、苏州、广州、上海的国资企业相继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抛出"免租金入 驻"的橄榄枝。 这些城市各出奇招,除了免去办公空间的前期租金,还有几百万元的融资助力、解决员工居住问题等优 厚条件。 在一场发布会中,深圳市国资委宣布统筹调配了10万平方米市属国企产业园区资源,符合一定条件的小 微科创企业可以"零租金"入驻。 "只收梦想,不收租金!"深圳官方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并宣布科技企业最低可享受2年以内的免租优惠 (签一年合同免一年租金,或签三年合同前两年免租、第三年减半),还称后续将为科创企业推出更 多"零成本"产业空间。 看到深圳的率先发力,杭州、苏州也不甘示弱,相继在今年4月推出"零租金"政策。 杭州钱塘智慧城宣布其2万平方米的机器人产业园办公空间对入 ...
“只收梦想,不收租金”!“零租金”的风吹到多个大城市
第一财经· 2025-09-16 10:11
2025.09. 16 本文字数:230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一凡 "梦想"能抵扣房租的时代到来了。 今年以来,随着深圳喊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的口号,国内写字楼和产业园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 的"零租金"风暴。深圳、杭州、苏州、广州、上海的国资企业相继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抛出"免租金入 驻"的橄榄枝。 对于这项政策,钱塘智慧城招商服务中心主任称他们"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有一家做仿生视觉技术的 公司只耗时20天就拿到了免租审批结果,创始人称每年节省租金16.4万元。 同月,苏州高铁新城也发布了由当地国资主导的"环秀湖青年启航计划",也称"拿出最大诚意",该计 划调配了10万平方米空间,对多个领域的创业团队实施两年零租金支持。 一场新的城市竞赛似乎就此展开。到了今年7月、8月,一线城市广州和上海也相继发布其"零租金"项 目。 7月31日,广州市黄埔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共遴选了13个"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共计15万平方 米,8月中旬开始实施,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签约3年(含)以上可享受前两年免租,签约6年 (含)以上可享受前3年免租。 这些城市各出奇招,除了免去办公空间的前期租金,还有几百 ...
“小巨人”百万奖励背后的新质生产力战略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23:12
政策扶持措施 - 广州推出升级版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 未来三年惠企资金超10亿元 [2] - 构建四级梯度培育体系 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100万元 新认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奖励150万元 [3] - 对符合新品试用的装备产品按不超过单台销售价格30%给予奖励 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额外奖励最高500万元 增资扩产小巨人企业额外奖补100万元 数字化转型项目按核定投入50%给予最高150万元补助 [4] - 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融资对接活动 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最高奖励100万元 对专精特新园区运营主体最高奖励50万元 [4][5] -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 投资强度与税收贡献考核标准可调低不超过30% [7] 土地与审批支持 - 提供长期租赁(5-20年)、弹性年期出让(20年起)、先租后让(租期不超5年)等多种土地供应方式 支持灵活转换组合 [6] - 工业项目享受免息分期政策 首次缴纳50%土地出让金 余款12个月内付清不计利息 [7] - 推进政务服务全市通办 跨部门五证联办审批 缩减申请材料近50% 办证时间最高提速83% 项目竣工可提前1年 投产提前2年 [7] 金融创新服务 - 启动益企共赢计划 推动传统信贷向类投行信贷转型 银行提供更高授信额度与优惠利率 协调非银机构综合服务 [8] - 截至8月末三家试点银行累计签约企业超590户 签约金额超250亿元 覆盖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 [8] - 上线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 收集企业股权融资诉求 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 [8] 企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399家 年营业总收入超8000亿元 [3] - 近三年专精特新企业平均增长率18.1% 累计上市总数达27家 2024年新上市企业中占比77.8% 12家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占广州总数50% [10] - 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8.8% 专精特新企业平均专利数8.66件 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数40.93件 [11] 产业分布特征 - 小巨人企业中九成集中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超90%分布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 [1][12] - 六成以上小巨人企业属于工业基础领域 九成企业为至少3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 [12] 未来发展规划 - 两年内推动1000家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二级以上 打造10个以上国家级、30个以上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9] - 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赋能中心 举办中小企业圆桌会 成立出海联盟与服务中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