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次元周边
icon
搜索文档
财经聚焦|风口之上,“谷子”质量如何保证?
新华社· 2025-08-13 10:21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预计2029年超过3000亿元[2] 产品类型与消费特征 - 主要产品包括吧唧(徽章)、立牌、卡牌、手办等二次元IP周边商品[2] - 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 包含大量未成年人[5] 产品质量问题表现 - 部分产品存在污渍、掉漆、色差、弯折破裂等外观缺陷[3] - 存在材质缩水、尺寸不足、印刷模糊、颜色黯淡等质量问题[3] - 消费者反映接触产品后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 怀疑含有过量甲醛[3] 生产环节风险 - 非正规产品使用劣质材料 可能含过量甲醛、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7] - 部分产品未经过严格质量检测 存在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7] - 增塑剂/TVOC等风险物质可能导致内分泌干扰、呼吸道刺激及神经系统损害[7] 销售环节问题 - 三无产品(无合格证、无质量保证、无标准说明)仍通过线下及线上渠道销售[8] - 利润空间大驱动商家违规进货销售 典型案例如"药丸谷子"仅附带简单使用说明[8] - 未成年人鉴别能力弱 易成为不合格产品的主要受害群体[8] 监管现状与挑战 - 新兴产品存在监管盲区 未明确归属儿童用品或学习用品范畴[9] - 缺乏针对性质量标准 如AI对话玩具等产品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9] - 商品属性认定和法律标准适用缺乏成熟经验 例如玩具笔/橡皮执行标准边界模糊[9] 监管改进措施 -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将谷子店纳入日常监管 要求符合产品质量法及CCC认证要求[11] - 建议尽快出台行业标准 加强对校园周边商店及批发场所的常态化抽查[11] - 电商平台需强化商家准入审核 要求提供生产工艺说明、原材料证明及质量检测报告[12]
2025年谷子经济行业专题报告:“谷子经济”崛起,IP为核,破圈新消费(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35
文章核心观点 - "谷子经济"指围绕二次元IP周边商品的消费文化和经济形态 具有体积小 复购率高 成本低 社交属性强等特点 产品价格区间主要在29-69元 [2] - 谷子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其中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较2023年增长40.6% 预计2029年规模超3000亿元 [3] - 谷子经济产业链以IP为核心 国产IP崛起推动国货谷子走向世界 线上线下多元化渠道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2][6][8] 市场规模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逐年递增 2023年达4.9亿人 2024年达5.03亿人 [3][5]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977亿元 其中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较2023年增长40.6% 预计2029年规模超3000亿元 [3] - 线上销售高速增长 2024年淘宝平台谷子相关商品销量达1700万件 同比增长近5倍 闲鱼平台谷圈闲置交易量同比增长170% 二次元相关订单规模连续2年保持100%以上增速 [3][8] - 线下渠道持续扩张 全国谷店数量在30家以上的城市至少有39个 合计谷店数量达3239家 [3][8] 产品与客群 - 谷子品类多元 徽章是最主流品类占比40% 卡牌类占比30%-40% 其他产品占比20% [4] - 消费群体呈现女性向 年轻化趋势 女性消费者占比61.39% 薪酬主要分布在5001-15000元之间占比62.98% [4] - 05后是消费增速最快群体 与00后并列为消费主力 年轻消费者在闲鱼月均消费2.9次 单次消费超百元 月均消费人数同比涨幅97.2% [4] 驱动因素 - 产品具有逆周期属性 徽章国产单价7-45元 消费门槛低 同时具备高情绪价值 成为消费者表达自我 释放情绪的重要载体 [5] - Z世代情感与圈层需求推动 截至2023年Z世代群体中泛二次元用户高达95% 更加注重个性化 自我表达和情感体验 [5] - 国产IP崛起驱动消费 2025年第一季度国产女性向游戏《恋与深空》和手游《第五人格》销量登顶 超越日系IP [6] - 线上线下融合助推流量增长 电商平台 二次元社区 品牌官网等线上渠道与二次元会展 主题快闪店等线下渠道共同发展 [6] - 政策引导与资本涌入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原创IP开发 覆盖动漫 电竞 游戏衍生品等领域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IP开发与运营环节 IP资源是谷子经济发展基础 日本动漫IP与国产游戏IP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国产IP逐步超越日系IP [6] - 中游为生产环节 生产商将IP元素转化为具体周边产品 需要构建全产业链能力以快速响应市场热度 [6] - 下游销售渠道多元化 线上电商 社交平台与线下谷子店 动漫展会并存 闲鱼等二手平台推动产品流通 [6] IP开发现状 - IP来源集中于动漫和游戏两大领域 2023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突破4700亿元 [7] - 2023年中国动漫相关企业全年注册量突破300万家 行业快速发展为衍生品市场提供丰富IP资源储备 [7] - 游戏IP领域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459.2亿元 同比增长12.97% 预计2024年提升至2841.1亿元 同比增长14.43% [7] 渠道发展 - 线下谷店保持增长 泡泡玛特 卡游 TOPTOY和潮玩星球等品牌凭借齐全品类和超百家线下店数量 占据不可撼动市场地位 [8] - 传统商业体转型二次元商业体 百联ZX创趣场开业首年举办450余场线下活动 吸引顾客近千万人次 创造3亿元年销售额 [9] - 杨浦五角场百联ZX造趣场引入60家二次元品牌 包含全球首店1家 全国首店10家 上海首店9家以及近30家区域首店 首店比例近80% [9] 竞争格局 - 全球谷子经济蓬勃发展 日本产业领先 中国本土IP崛起 [10]
二次元吃谷热背后:手艺人发财,小红书闲鱼赚流量,粉丝痛并快乐?
创业邦· 2025-07-31 03:53
二次元二手交易市场概况 - 二次元二手交易市场呈现繁荣景象,涉及角色周边、卡牌、盲盒等多种商品,价格波动剧烈,如五条悟周边从3000元跌至数百元,而毛利兰限定徽章以3.2万元成交[4] - 市场交易形式多样,包括拼团、盲抽、定制服务等,拼团团长通过端盒all in并按人气定价分发,确保参与者获得心仪角色[14] - 交易平台包括闲鱼、千岛、集换社等,闲鱼年交易单量同比增加75%,用户规模达1.05亿,千岛用户规模达3000万[52][53] 衍生服务产业链 - 定制化服务需求旺盛,如痛板设计、娃娃美容、COS委托等,痛板定制价格从80元到300元不等,暑假高峰期排单至9月[19][24] - 衍生服务呈现阶段性流行趋势,如泡泡玛特盲盒火时流行奶油胶手机壳,乙游热时流行流沙亚克力砖定制[27] - 服务型卖家多为兴趣驱动,盈利目的弱,如素材包卖家月销百单仅赚零花钱,头部娃娃美容师单笔收入数百元且供不应求[24][25] 用户消费行为分析 - 用户消费呈现冲动性,直播间拆卡、拆盒等玩法刺激消费,但后续多流向二手平台,形成"抖音激情俩小时,闲鱼橱窗挂三年"现象[40][41] - "摆阵"文化推动成百上千份周边购买,但激情褪后往往低价转手,退坑打包价常为原价五折以下[47][49] - 用户普遍接受周边贬值,认为跌价部分是冲动消费的代价,形成快速流通但盈利困难的循环[49] 平台竞争格局 - 闲鱼凭借交易心智和客服体系占据主导,如小法庭判罚机制有效处理纠纷,但社区属性较弱[53][55] - 千岛以垂直社区见长,IP分类和内容建设更完善,适合特定圈层如偶像梦幻祭、小马宝莉等[55] - 小红书成为内容传播核心,用户习惯"小红书种草,闲鱼成交"的模式,算法精准推动交易转化[57] 行业发展趋势 - 市场高度依赖IP热度,日漫新爆款缺乏可能引发交易萎缩,但LABUBU等意外爆款显示潜在机会[62] - 未成年用户涌入带来退款纠纷,交易规则复杂化催生"挂人"文化,平台需加强监管[58][59] - 二次元定义扩展带来新增长点,如棉花娃娃、卡牌等品类兴起推动交易形态创新[27][52]
谷子经济千亿级市场,供需两端发力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东北证券· 2025-07-01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需求端和供给端多重因素共振,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7 - 2024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CAGR为15.26%,谷子经济市场规模CAGR为17.79%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情绪消费崛起,谷子经济市场前景广阔 - 二次元涵盖广泛形成二次元文化,多重因素共振推动二次元产业迅速发展,2017 - 2024年市场规模CAGR为15.26%,预计2029年达8344亿元 [12] - 二次元产业繁荣催生周边产品新形态,新兴轻周边与谷子产品品类基本重合,成为周边消费主流 [13] - 谷子经济围绕二次元IP周边产品,2019年扩展到大众泛二次元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同比高增超40%,预计2029年达3089亿元 [19][21] 需求端:用户基础+消费观念+社交属性+较高粘性+下沉市场,培育谷子经济长期长线发展空间 - 对标日本,中国谷子经济有望长期受益于精神消费崛起,日本经济低迷消费降级,但广义动画产业和动画衍生产品市场规模逆势增长,中国居民文化娱乐人均消费支出有望持续增长 [28][31][40] - 泛二次元用户基础庞大且吃谷意愿强,2024年用户规模达5.03亿人,观看动漫/漫画人群中近90%受众愿意购买谷子且多数付诸行动 [42][45] - 消费观念转变,谷子经济有望成为释放年轻人消费潜力的重要出口,近70%谷子产品消费者不超过30岁,年轻人更看重产品使用体验和情绪价值 [52][55] - 社交属性明显,社交裂变进一步扩大谷子受众群体,仅26.4%消费者购买谷子后独自欣赏,二次元爱好者交流赋予传播裂变机会 [58] - 单次消费低+消费频率高,较强的消费者粘性支撑谷子经济持续发展,2025Q1消费者平均单次购买金额102元,月均购买次数2.9次 [2][62] - 低线城市渗透率较低,谷子产品可凭借价格优势开拓下沉市场,当前高线城市谷子消费者比例超80%,预计2023 - 2028年低线城市GDP CAGR为6.1%,社零CAGR为7.4% [2][68] 供给端:从IP生产到产品销售,兴利除弊持续优化谷子经济供给端 - 国产IP强势崛起,有望持续刺激消费者谷子购买欲望,国产游戏IP《恋与深空》《第五人格》登顶谷圈IP销量榜,2025Q1闲鱼平台国谷交易额超越日谷 [77][80] - IP授权体系向好发展,为谷子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2021 - 2024年全球授权商品和服务销售额及授权代理商销售额增长,中国授权金和授权商品零售额也持续增长,卡通动漫IP授权占比近50% [83][86][92] - IP运营可借鉴日本制作委员会模式并持续进行探索,充分挖掘IP商业价值,IP运营方需根据IP特性和受众特点推动衍生品商业化,日本动画播放周期缩短对IP运营能力提出高要求,可借鉴制作委员会模式 [95][99][105] - 多渠道推动消费者触达能力提高,谷子经济有望持续扩容,谷子经济下游渠道包括线上、线下和二手交易平台,谷店门店数量迅速增加,多渠道拓展提高消费者触达能力 [106][109][110] - 日本企业持续布局,为中国谷子经济增添活力,万代南梦宫在中国开设分公司、开放IP授权、增加门店数量,优化二次元衍生品供给端 [113][118][120]
分裂的二次元产业:3个月关店100家,头部却赚疯了
行业概况 - 二次元周边产业在2025年波动剧烈,成为热门投资领域[3] - 行业呈现繁荣与倒闭潮并存现象,前三个月近百家线下谷店关闭[7] - 市场活跃着近50个二次元周边品牌,均开设线下店铺[12] 市场格局 - 超一线品牌包括泡泡玛特、卡游、TOPTOY和潮玩星球,均拥有超过百家线下店,其中潮玩星球最少为141家[13][15] - 一线品牌如谷乐屋、三月兽和暴蒙发展迅速,谷乐屋拥有65家店,三月兽44家,暴蒙西安门店月销售额近50万元[19][20] - 二线品牌如Animate店铺数量较少,但背靠大公司具备发展潜力[21][22] - 三线品牌如模玩熊店铺规模10-30家,客单价超百元但面临下沉市场挑战[24] - 四线品牌如樱拾GOODS主要布局三四线城市,仅成都店具备稳定消费力[26] 互联网大厂布局 - 阿里、网易、B站和阅文等大厂自2020年入局,2024年加速拓店[10][27] - 阅文好物已开设8家直营店,利用《庆余年》等IP进行线下变现[29] - 网易乐谷依托LOFTER社区和游戏IP,客单价99元以内,北京店日均客流300人次[32][34] 新品牌与投融资 - 2024年仅出现两个新品牌:黑扎咔HEYZAKKA(27家店,首店月营业额40万元)和木木来电MUMULAND(6家店,客单价100-150元)[41][42][45] - 行业投融资稀少,2024年仅两笔:万达投资52TOYS 1.44亿元,寻物鲸获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46][47] - 资本更青睐AI玩具概念,2024年12家相关公司获融资,玄源科技半年内获两轮上亿元投资[52][53] 行业趋势 - 头部公司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泡泡玛特计划挖掘下沉市场潜力[18] - 行业进入调整期,新玩家和热钱短期内不会快速涌入,需经历市场洗牌[54]
谷子“变形记”,虚拟IP的实物载体催生千亿市场 | 解码千亿谷子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6-04 11:18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201亿元 2024年增至1689亿元 预计2029年达3089亿元 [1] - 2024年谷子消费进入爆发期 年交易额同比激增105% [8] - 2025年一季度国产IP谷子交易额达日谷1.2倍 [8] 谷子经济发展历程 - 早期谷子产业以文具店 小卖部为主要售卖渠道 产品多为贴纸 笔记本等IP衍生品 [2] - 2008年前后出现专门售卖IP衍生品的谷店 成为二次元爱好者社交场所 [2] - 2020年前后行业整合导致大量单门独户小店退场 [2] - 2021年起老商场引入二次元业态 郑州大上海城转型为泛二次元商场 [3] 国产IP崛起与市场变化 - 2010年前日漫IP占据近八成谷子市场份额 盗版周边盛行 [6] - 国产原创IP如《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带动正版周边市场发展 [6] - 2022年《原神》爆火 2024年《恋与深空》进一步推高国产IP份额 [6] - 《恋与深空》某角色18元徽章淘宝单渠道销量超100万件 [6] - 2025年国产游戏《恋与深空》《第五人格》登顶谷圈十大IP销量榜 [8] 谷子品类与消费趋势 - 谷子品类从徽章 立牌等传统周边扩展至耳机盒 护照夹 键盘轴体等生活用品 [10] - IP联名产品增多 如《新世纪福音战士》联名机箱 《原神》联名香水 [10] - 消费者购买双份谷子用于收藏和社交身份表达 [9] - "痛包"等携带方式成为二次元爱好者识别同好的标志 [9]
实探郑州市场:“躺赢”态势不再,“谷子经济”迈入洗牌期 | 解码千亿谷子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6-04 10:27
谷子经济发展现状 - 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列为重点任务,谷子经济作为二次元文化衍生出的周边商品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 - 2024年谷子经济在全国迎来狂飙式发展,郑州形成以二七商圈大上海城、新田TK360为主,其他区域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1][3] - 郑州市场目前约有100家以上的谷子店,形成两大主要聚集区 [6][8] 谷子经济商业逻辑 - 谷子经济特指基于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等流行文化内容IP衍生出的周边商品经济 [3] - 谷子消费者主要关注情绪价值和社交价值,购买行为与情感满足和社交需求高度相关 [8] - 泛二次元文化的加速渗透和国内谷子产业制造的完善是推动谷子经济发展的两大关键诱因 [10] 谷子经济市场表现 - 大上海城通过二次元主题转型重获年轻人青睐,谷子店数量已发展至约50家,主要集中分布在1层和2层 [5] - 新田TK360购物中心从经营低迷转变为城市玩乐中心,引入多家二次元品牌门店并填充泛二次元玩乐业态 [6] - 大上海城和新田TK360购物中心均划定了特定场地无偿给爱好者摆摊交易,周末集聚大量二次元爱好者 [6] 谷子经济竞争格局 - 2025年郑州线下谷子市场迎来洗牌潮,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谷子店面临淘汰 [11] - 大上海城某店去年单月销售额最高达50多万元,今年单月销售额最高仅有20多万元 [11] - 今年一季度国内已有近百家线下谷子店关闭或计划闭店,包括知名连锁品牌 [11] 谷子经济差异化策略 - 部分商家通过精准定位构建护城河,如秋子谷子店主打中古谷子,漫谷以《鬼灭之刃》进口谷子为特色 [13] - 线上渠道的先发优势挤压线下市场流量,但限量款谷子线下发售仍吸引消费者抢购 [13] - 行业经历从无序扩张转向理性发展的必经阶段,长期成长性不会改变 [13]
2025年谷子经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2 01:09
行业定义与起源 - "谷子"源自英文"goods"音译 专指二次元IP周边产品 涵盖徽章 立牌 纸制品等装饰性物品 [5] - 起源于二次元文化 基于漫画 动画 游戏等内容IP衍生 具有体积小 成本低 轻便等特点 [5] - 行业早期依赖日本进口IP衍生品 2010年后本土制造商凭借供应链优势入局 2014年国产IP崛起推动生态构建 [8][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700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1][12] - 2018-2024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2022年首破千亿 盲盒 潮玩等创新形态快速普及 [8][12] - 泛二次元用户规模2024年达5亿 Z世代占比40% 消费潜力支撑行业长期增长 [1][16] 产品结构与渠道 - 产品以徽章(吧唧)为主 占二手市场64%份额 纸制品(19%)和立牌(12%)次之 [10][11] - 销售渠道多元化 线上电商 社交平台与线下谷子店 动漫展会并存 二手交易活跃 [31][32] - 国产IP在头部销量TOP10中占比提升 2025年占据6席 超越日系IP趋势明显 [21][22] 用户画像与消费行为 - 女性消费者占比从2023年67%升至2025Q1的78% 情绪消费和社交属性突出 [34][37] - Z世代月均购买3次 单次消费超百元 65.7%用户接受40%以上溢价 限量款需求旺盛 [1][35][36] - 00后和05后占比达55% 经济独立性增强推动收藏和同人创作生态繁荣 [37] 产业链与IP运营 - 上游以IP开发为核心 中日IP平分秋色 中游需1-3个月完成设计生产 快速响应市场热度 [19][23] - 国产IP衍生品化率仅10% 远低于美日(30%-40%) 国风IP和跨界联名是未来突破点 [2][18] - 迪士尼等国际IP通过体系化授权开发实现高变现 国产影视IP需加强系列化和前置化布局 [63][66] 代表企业动态 - 上影集团开发60个经典IP 覆盖联名授权 游戏联动 AI数智人等多元变现路径 [83][86][87] - 光线传媒《哪吒》衍生品销售额3亿元 但备货不足限制IP价值充分释放 [88][89] - 奥飞娱乐推出AI玩具 结合"喜羊羊"等IP实现交互功能升级 布局全球增长市场 [96][99] - 阿里鱼聚合宝可梦 三丽鸥等顶级IP 2024年全球授权代理零售额排名升至第11位 [101][105]
2025年谷子经济行业简析报告-嘉世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29 11:35
行业定义 - "谷子"源自英文"goods"音译,指二次元IP周边产品,涵盖徽章、立牌、纸制品等,"吃谷"即购买这些产品的行为 [7] - 行业起源于二次元文化,产品以徽章(吧唧)最热门,占二手市场销售额64% [13][15]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阶段(2010年前)**:以海外IP衍生品引入为主,市场小众 [11] - **破局期(2010-2016)**:国产制造商介入,结合传统元素的IP崛起,如《大圣归来》带动国产IP发展 [12] - **成熟期(2020年后)**:供应链规模化降低成本,转向"内容+产品"协同模式 [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40%,预计2025年突破2000亿元 [1][47] - 2018-2024年复合增速显著,2021年规模813亿元,2024年近1700亿元 [16][18] 用户特征 - **性别与年龄**:女性占比从2023年67%升至2025Q1的78%,Z世代为主力,00后、05后消费突出 [41][42] - **消费行为**:月均购买3次,单次消费超百元,65.7%用户接受40%以上溢价 [43][44] - **用户规模**:泛二次元用户2025年达5亿,Z世代占比不足20%但消费规模占比高 [23][2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IP开发)**:日本动漫IP与国产游戏IP(如《原神》《光与夜之恋》)主导,2025年国产IP占头部销量6席 [30][31] - **中游(生产运营)**:设计生产周期1-3个月,需快速响应市场热度 [32][35] - **下游(渠道)**:线上(电商、社交平台)与线下(谷子店、动漫展)并存,二手交易活跃 [36][38] 产品结构 - 徽章(吧唧)占比64%,立牌占12%,其他包括纸制品、玩偶等 [13][15] 行业挑战 - **同质化竞争**:2024年新增企业超272万家,部分因同质化严重倒闭 [45] - **版权问题**:盗版"同人谷"泛滥,劣质材料损害消费者权益 [46] 发展机遇 - **国产IP崛起**:国产电影衍生品收入占比仅10%,远低于美日(美30%、日40%),潜在空间巨大 [20][21][48] - **跨界联名**:国风IP与跨界合作推动差异化发展,挖掘IP后市场价值 [22]
卖徽章、立牌、开设IP主题餐厅……“谷子经济”激发消费新场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4 06:49
谷子经济定义与特征 - 谷子经济指围绕二次元IP(漫画、动漫、游戏等)周边商品形成的消费文化,商品类型包括徽章、立牌、卡牌等,单价多在15元至50元区间 [1] - 核心消费群体为年轻动漫爱好者,商品兼具消费品属性与情感价值,体现对IP角色的热爱 [1] 二次元业态对传统商业的改造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引入卡游店等二次元业态,通过鲜明视觉设计和多IP主题区域吸引客流 [2] - 某传统百货转型为二次元主题商场后,两年总销售额突破7亿元,单日最高客流量达9万人次,改造区域2024年1-3月客流增长60%、销售额同比提升130% [4] - 商场引入70个品牌(含20家新店),地下500平方米空间定期轮换IP活动形成"兴趣聚落" [4] 消费群体与场景拓展 - 消费人群覆盖青少年至老年人,出现祖孙共同参与的现象,体现文化破圈效应 [3] - 静安区商场通过原创IP罗小黑战记快闪活动、主题餐厅及专用化妆间等细节提升体验,引发排队热潮 [4] 政策支持与行业规范 - 上海黄浦区出台二次元商业"合规指引",涵盖快闪活动、商品预售规则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推动新业态健康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