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储蓄率
icon
搜索文档
李迅雷专栏 | 从“资产荒”角度看“内卷”的深层原因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7-30 11:30
核心观点 - "反内卷"被部分观点视为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但需从资产荒角度分析内卷根源 即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2] - 当前经济面临的核心矛盾是供大于求 表现为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2022-2024年分别为75.8%/75.28%/75.2% 2024H1降至74.2%)[16][17] - 地方政府行为是制造业投资扩张主因 2021-2024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投资增速4-8.6个百分点 导致新能源等领域产能过剩[21][23][33] - 居民消费意愿不足加剧供需失衡 2024年居民存款达162万亿元 存贷比升至1.93 同时收入分配不均(前20%家庭占45.5%收入)抑制消费[44][47][52] 企业部门分析 - 制造业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从2021年高点降至2024年前5月的4.25% 资产周转率从2022年107元/百元降至85.2元/百元[5][9] - 企业陷入价格战恶性循环 2022-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从3%升至7% 但PPI连续33个月负增长 出口价格指数两年内下跌15%[11][14][15] - 产业链压力传导加剧 企业账款回收期从2022年54天拉长至2024年前5月71.7天 产成品周转天数从19.5天增至23.2天[16] 政府部门影响 - 地方政府考核机制驱动投资扩张 2023年招商引资支出344.72亿元(同比+19.5%) 通过土地优惠/税收返还等扭曲市场资源配置[30][32] - 金融政策助推产能过剩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曾超40% 引导基金设定高返投比例导致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产能超全球需求[33][34] - 政策导向与市场实际脱节 2019-2024年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40.8% 但社零+出口仅增27.1% 供需缺口持续扩大[62] 居民部门困境 - 收入增长预期全面放缓 2024年城镇非私营/私营单位工资增速分别降至2.8%/1.7% 消费者收入信心指数较2019年下降23.6%[35][37][39] - 资产缩水抑制消费能力 房地产占家庭资产60% 但70城房价指数已连续28个月同比负增长[35][41] - 储蓄率高企反映避险心态 2023年总储蓄率42.49% 超世界均值16.37个百分点 居民存款AUM的80%集中于2%储户[47][51] 历史对比与政策建议 - 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相比 当前房地产需求潜力下降(青年人口占比*城镇化率接近美日水平) 消费意愿转向理性化[65][67][70] - 供给质量已显著提升 海尔/美的等企业海外收入占比超50% 全球智慧家电专利TOP5占三席 但需解决消费"能不能"问题[71] - 新政策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 包括规范政府采购/招商引资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等[72]
IMF警告英国经济增长面临风险 高储蓄率与贸易局势成阻力
快讯· 2025-07-25 11:51
英国经济增长风险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英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主要受高家庭储蓄率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拖累 [1] - 金融环境比预期更紧,叠加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可能抑制私人消费反弹并减缓经济复苏 [1] - 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可能通过削弱全球经济活动、扰乱供应链、抑制私人投资对英国经济构成压力 [1] -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1]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英国的高储蓄率应在某个时候发生变化。
快讯· 2025-06-24 14:38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关于英国高储蓄率的评论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指出英国当前的高储蓄率状况不可持续 应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发生转变 [1]
我国存款突破287万亿,人均存款数据出炉,你达标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6-20 04:56
中国家庭存款现状 - 截至2023年10月末中国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87.28万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34.98万亿元 [3] - 人均存款余额9.56万元但60%-80%家庭实际存款低于该水平 [3] - 中国全球人均存款排名第69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3] 财富分配不平衡表现 - 2%储户占据80%存款98%储户仅拥有20%存款 [5] - 90%家庭存款不足10万元 [5] - 86%劳动者月收入低于5000元高收入群体仅占14% [3] 居民负债压力 - 居民贷款余额75.23万亿元住房贷款余额44.64万亿元 [5] - 超2亿人背负房贷近2亿人共同承担还贷压力 [5] - 90后人均负债近13万元90%背负消费贷款银行存款近乎为零 [5] 存款增长驱动因素 - 疫情后居民更重视储蓄以应对失业疾病等风险 [7] - 投资渠道有限股票基金风险较高促使资金流向银行存款 [7] 结构性矛盾 - 高储蓄率反映大部分家庭在高压生活下的被动选择 [7] - 需通过收入分配机制社会保障体系投资渠道改善财富分配 [7]
当我问DeepSeek:35岁在上海有多少存款才能躺平?普通人也能实现!
天天基金网· 2025-03-01 01:49
35岁躺平存款目标 - 上海最低躺平存款需300万(年化4%收益覆盖12万支出)[4] - 中等舒适需500-800万(覆盖20-30万/年支出)[4] - 通胀调整按3%计算,30年周期需预留额外50%-100%资金[4] 生活成本估算 - 上海基础生活成本:7000-12,000元/月(年支出8.4万-15万)[4] - 住房成本:郊区租房3000-4000元/月,市区5000-8000元/月[4] - 搬离上海可降成本30%-50%(如苏州、无锡)[4] 被动收入创造 - 低风险投资(国债、大额存单)年化3%-4%,100万存款年收益3-4万[4] - 技能变现(线上授课、自媒体)月均增收2000-5000元[4] - 租金收入:房产出租月入3000-8000元[4] 10年存款300万策略 - 当前存款50万需增值至400万(通胀调整后),年化收益率需14%[9] - 强制储蓄:月存4000元(年存4.8万),10年累计储蓄72万[9] - 投资组合前5年配置70%权益类(沪深300指数基金、美股ETF)[8] 投资阶段配置 - 前5年高增长策略:70%权益类(指数基金、成长股),20%行业主题基金[8] - 后5年稳健策略:降低波动,目标年化8%-10%,增配债券和分红类资产[13] - 每年再平衡,高估值资产收益率>20%时卖出20%[10] 增效手段 - 副业增收:编程、设计、自媒体月均增收2000-5000元,10年累计24万-60万[14] - 税务优化:利用专项扣除年省税2000-5000元,持有基金满1年免征红利税[14] - 考证增值:考取CPA、CFA等证书提升薪资涨幅至8%[14] 风险控制 - 应急资金:保持6个月生活费(约2.4万)在货币基金[14] - 保险覆盖:百万医疗险(年保费300-500元)+定期寿险(保额100万)[14] - 黑天鹅对冲:每年提取投资本金2%购买黄金ETF(约1万/年)[14] 执行建议 - 立即启动定投(如每月2000元指数基金)[15] - 季度复盘资产比例,偏离目标5%以上时再平衡[16] - 5年转折点评估资产是否达150万,未达标则增加副业或跳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