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冷链

搜索文档
江淮新能源轻卡再现100辆交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9-21 12:03
2025年9月19日,江淮1卡将100台江淮新能源轻卡冷藏车正式交付顺新晖。此批车辆是江淮1卡基于顺新晖的业务场景量身定制,配备 宁德时代最新研发的天行电池,具备大电量、高续航等能力优势,在满足三温区精准控温和多点配送等复杂冷链运输需求的同时,能耗 较传统燃油冷藏车降低约50%、预计每年实现减碳约3,000吨。 此批江淮新能源冷藏车将陆续投入于顺新晖在上海及华东地区的冷链配送业务中。围绕车辆的日常运营,顺新晖携手江淮1卡、宁德时 代等"X链"伙伴,共同构建涵盖充电补能、电池维保、数据协同在内的系统性配套机制,全面保障车辆的长期稳定运行与在全生命周期 的高效管理。 顺新晖"X链计划"加速落地 共推冷链行业绿色转型 作为顺新晖与宁德时代联合发起的战略合作项目,"X链计划"旨在联结整车企业、补能服务商、金融服务商、承运商等生态伙伴,打造 新能源冷链供应链联动平台,加快冷链运输环节的电动化替代。此次车辆交付是该计划的首个系统性落地项目,凝聚了生态各方在技 术、产品与运营层面的协同成果。 顺新晖首席执行官林昌烜表示:"顺新晖致力于以科技驱动绿色变革,打造面向未来的可持续供应链。我们希望通过'X链计划',加快新 能源技术 ...
顺新晖“X链计划”加速落地:百台新能源定制冷藏车投入运营,携手江淮汽车、宁德时代共筑 “零碳冷链”
新华财经· 2025-09-19 07:48
核心观点 - 顺新晖联合江淮汽车与宁德时代交付100台新能源冷藏车 标志着X链计划首个系统性项目落地 推动冷链行业绿色转型与零碳冷链规模化实践 [1][4][11] 车辆技术特性 - 车辆搭载宁德时代120kWh和140kWh天行电池 续航达300公里和350公里 支持2C双枪快充(18分钟电量20%至80%) [7] - 双蒸发器配置实现多温区独立精准控温 能耗较传统燃油车降低50% 年减碳约3,000吨 [1][7] - 充沛动能支持大功率轻量化冷机高效运转 提升配送质量与操作效率 [7] 生态合作与保障体系 - 整合"车、电、网、服、险"资源 构建充电站匹配、专属充电折扣、电池延保及回收方案的全生命周期保障体系 [11] - 江淮汽车提供7×24小时在线响应、2小时到场处理及驾驶员专业培训服务 [7] - 三方协同攻坚冷藏车"驱动+制冷"双重耗能技术难题 突破商用车新能源转型壁垒 [8] 业务场景与运营规划 - 车辆投入上海及华东地区冷链配送 支持市内与跨城运输场景突破 [1][11] - 通过数据协同与系统性配套机制保障车辆长期稳定运行 [1] - 承运商反馈车辆在续航、能耗、温控及运营成本方面超预期 [11] 战略目标与行业影响 - X链计划联结整车企业、补能服务商等生态伙伴 打造新能源冷链供应链联动平台 [4] - 推动新能源技术在冷链物流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加速电动化替代与绿色升维 [4][8] - 零碳冷链路线图实现从路径探索至规模化实践的关键阶段过渡 [11]
顺新晖和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零碳冷链”生态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12 07:09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顺新晖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推出"X链计划",旨在打造新能源冷链供应链联动平台,加快冷链运输电动化替代[1] - 双方将联动整车企业、补能服务商、金融服务商、承运商等生态伙伴,共同搭建覆盖车辆定制、保险保障、充电换电、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支持体系[1] - 合作探讨了行业迈向"零碳冷链"愿景的可行路线,为全球万亿级冷链市场提供中国式解决方案[2] X链计划内容 - "X链计划"整合车辆销售+租赁服务+电池管理+充电网络+智慧调度等关键资源,打造服务冷链运输承运商的协作平台[5] - 已在北京开展前期试点,选用搭载宁德时代天行系列电池的新能源货车,在中餐和咖啡冷链运输场景实测,运营成本和碳排放显著降低[5] - 后续将推出金融优惠方案、专业运营培训、充电网络布局优化等配套支持举措[5] 零碳冷链路线图 - "零碳冷链路线图"分为探索验证期、深耕提效期、零碳跃升期三大阶段[5] - 系统梳理电池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完善、数智化运营协同、生态机制共建等支撑要素[5] - 推动以智慧仓储为核心枢纽的运营场景各环节逐步实现绿色升级[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顺新晖致力于发挥数智科技与绿色理念协同优势,与宁德时代优势互补探索可落地的零碳冷链路径[3] - 宁德时代在全球拥有9家零碳电池工厂,将依托电池技术、系统集成、补能方案等专业能力助力冷链可持续升级[3] - 顺新晖品牌焕新一周年,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打造系统性碳足迹管理体系[7] 市场前景 - 合作将加速构建零碳冷链协作体系,推动万亿级冷链市场的绿色变革[7] - 为冷链及供应链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长足发展提供系统性指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