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限制超产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水泥行业反内卷路径探讨
2025-09-09 14:53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水泥行业 涵盖全国范围及区域市场如华北 东北 西北 华东 中南 西南等[1][3][4] * 涉及企业包括龙头企业如海螺 华新 上峰 以及天山 华润 万年青等[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水泥价格自2024年6月以来持续下滑 三季度已触及去年底部甚至更低[1][2] *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较2020年峰值累计下降23.2% 2025年1-7月再降4.5%[1][3] * 熟料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 核定产能18亿吨 实际产能约22亿吨 超产幅度达20%[1][4] * 2024年全行业利润约250亿元 同比下降20% 但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50-160亿元 对比2024年同期亏损11亿元 明显扭亏为盈[1][4] * 三季度价格持续走低 部分企业已跌破盈亏平衡线[1][4] 反内卷路径与措施 * 错峰生产是常见方法 2025年8月各地停窑时间普遍延长至10-20天 有些省份接近30天 但治标不治本[5][6][7] * 限制超产政策要求日产量不超过备案产能的110% 旨在减少旺季超产[1][8] * 截至2025年8月底 行业已出清约5,000万吨过剩产能指标 全年目标1亿吨[1][9] * 政策提升中小型厂商吨成本中枢 降低淡季价格战可能性[10] * 允许企业购买指标补充产能 促进落后产能退出和区域集中度提升[9][10] 碳排放政策影响 * 2024年碳排放配额分配与实际排放量相等 对企业影响较小[12] * 2025-2026年碳排放将逐步转向强度管控 淘汰部分落后产能[13] * 从2027年起配额分配优化至行业先进水平 参考国外碳配额价格约80元/吨 国内预计较低 但每吨几元钱也会显著影响成本[13] * 超低碳排放政策督促技术改造 拉大企业差距 改善供给格局[3][11][14] * 龙头企业已开始布局光伏项目应对未来碳排放要求[14] 市场展望与催化因素 * 2025年8月中旬长三角 长江沿线及西南地区已有20-30元/吨小幅涨价 但多数回撤[16] * 9月底至10月旺季有望再次涨价20-30元/吨[16] * 非城投拿地面积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长3% 可能传导至新开工增速收窄 边际改善水泥需求[16] * 供给端政策顺利推行叠加需求端边际改善 四季度水泥价格反弹可期[16] * 主要催化因素包括旺季涨价预期 供给端政策细则出台 以及收购兼并趋势[17] 其他重要内容 * 北方地区如华北 东北 西北早在2013或2014年达峰 对需求下行较为接受 企业心态转向协同合作[4] * 南方地区如华东 中南 西南在2021年达峰 未来可能出现更大幅度需求和产量下降[4] * 错峰生产执行不到位 长期错峰带来额外成本 落后产能难以彻底关停[7] * 限制超产政策实施细则尚未完全明确 包括监测实际日产量 违规处罚措施及执法部门职责[9] * 若限制超产并恢复到核定产能18亿吨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可从50%提升至65% 在60%-70%利用率下各公司盈利水平较为合理[15]
港股异动 水泥股涨幅居前 行业维护利润的意愿显著增强 旺季提价时点有望较去年提前
金融界· 2025-08-08 07:07
股价表现 - 华新水泥涨4.02%报13.99港元 [1] - 海螺水泥涨3.47%报23.86港元 [1] - 东吴水泥涨3.07%报4.03港元 [1] - 华润建材科技涨1.6%报1.91港元 [1] 政策影响 - 水泥协会于7月1日发布反内卷政策文件 [1] - 限制超产政策有望推动更好执行 [1] - 行业产能预计持续下降 产能利用率将大幅提升 [1] 行业供需分析 - 当前处于淡季需求低点及价格低点 [1] - 行业预计8月需求回暖后逐步提价 [1] - 供给自律共识强化 主导企业维护利润意愿增强 [1] 盈利展望 - 全年盈利中枢有望高于去年 [1] - 供需再平衡时间将明显好于去年 [1] - 旺季提价时点较去年提前 [1]
水泥股涨幅居前 行业维护利润的意愿显著增强 旺季提价时点有望较去年提前
智通财经· 2025-08-08 06:28
行业政策动态 - 水泥协会于7月1日发布反内卷政策文件 推动限制超产政策更好执行[1] - 限制超产政策下 水泥行业产能持续下降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1] - 行业供给自律共识强化 主导企业维护利润意愿显著增强[1] 价格与盈利趋势 - 当前水泥行业处于淡季需求低点及价格低点[1] - 行业有望在8月份需求回暖后逐步提价 旺季提价时点较去年提前[1] - 全年盈利中枢有望高于去年 供需再平衡时间明显好于去年[1] 个股市场表现 - 华新水泥(06655)涨4.02% 报13.99港元[1] - 海螺水泥(00914)涨3.47% 报23.86港元[1] - 东吴水泥(00695)涨3.07% 报4.03港元[1] - 华润建材科技(01313)涨1.6% 报1.91港元[1]
水泥玻璃反内卷:过去与未来
2025-07-02 15: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水泥行业、光伏玻璃行业、浮法玻璃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水泥行业 - **核心观点**:限制超产政策可改善供需格局和盈利能力,行业底部特征明显,建议关注低位抄底机会 [1][3][9] - **论据**: - 中国水泥行业熟料实际产量约 11 亿吨,设计产能约 18 亿吨,实际过剩设计产能约 22 亿吨,严格执行政策可使产能利用率从 50%提升至 70%,减少错峰减产时间,提高每日生产效率 [3] - 2025 年一季度财政前置和专项债发行使量价企稳,二季度需求减弱,预计 7 月价格修复,8 月中下旬涨价 [1][8] - 城投和地产风险释放后,需求快速下滑期已过,龙头企业分红和供给侧改革预示底部特征 [1][9] 光伏玻璃行业 - **核心观点**:市场受组件装机下滑影响价格回调,减产难达 30%,价格弹性依赖组件需求改善 [1][10][12] - **论据**: - 5 月抢装结束后组件装机下滑,2.0 规格光伏玻璃价格回调至十块五左右,头部企业逼近亏损线,大部分企业处于现金成本线以下,企业自发减产 [10] - 2024 年下半年产能从 10 万吨减到约 8 万吨,已停掉大部分小窑炉,2025 年剩余可停小窑炉容量仅 1 万出头,占比约百分之十几 [11] - 2024 年底至 2025 年 1 月价格反弹由自发性减产驱动,2025 年三四月份快速上涨受益于组件抢装 [1][12] 浮法玻璃行业 - **核心观点**:供需基本面稳定,短期内无强力政策催化,需长期亏损实现市场化出清 [3][13] - **论据**: - 开年至今日熔量基本保持在 15.5 万至 15.8 万之间,无明显去库或去产能情况 [13] - 期货 9 月合约贴水现货价格,虽有供给侧传闻但无明显迹象表明会大规模关停,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不受政府强力政策影响 [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 7 月 1 日左右水泥协会重新发布限制超产政策,公开传达会议精神,去年 12 月政策为内部文件,今年是试点年,企业需统计实际产能并补齐指标,预计 2026 年解决问题 [2] - 限制超产政策执行可能需环保部门协同,可能在川渝地区进行省级试点 [1][6] - 水泥行业目前减产通过企业协商,缺乏对日产量精确管控,限制超产政策旨在提高错峰效果 [1][8] - 国内光伏玻璃价格跌至极端亏损状态,拥有海外基地的头部企业盈利表现相对较好,国内通过减产匹配组件装机量下滑缓解库存压力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