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低碳排放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水泥行业反内卷路径探讨
2025-09-09 14:53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水泥行业 涵盖全国范围及区域市场如华北 东北 西北 华东 中南 西南等[1][3][4] * 涉及企业包括龙头企业如海螺 华新 上峰 以及天山 华润 万年青等[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水泥价格自2024年6月以来持续下滑 三季度已触及去年底部甚至更低[1][2] * 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较2020年峰值累计下降23.2% 2025年1-7月再降4.5%[1][3] * 熟料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 核定产能18亿吨 实际产能约22亿吨 超产幅度达20%[1][4] * 2024年全行业利润约250亿元 同比下降20% 但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50-160亿元 对比2024年同期亏损11亿元 明显扭亏为盈[1][4] * 三季度价格持续走低 部分企业已跌破盈亏平衡线[1][4] 反内卷路径与措施 * 错峰生产是常见方法 2025年8月各地停窑时间普遍延长至10-20天 有些省份接近30天 但治标不治本[5][6][7] * 限制超产政策要求日产量不超过备案产能的110% 旨在减少旺季超产[1][8] * 截至2025年8月底 行业已出清约5,000万吨过剩产能指标 全年目标1亿吨[1][9] * 政策提升中小型厂商吨成本中枢 降低淡季价格战可能性[10] * 允许企业购买指标补充产能 促进落后产能退出和区域集中度提升[9][10] 碳排放政策影响 * 2024年碳排放配额分配与实际排放量相等 对企业影响较小[12] * 2025-2026年碳排放将逐步转向强度管控 淘汰部分落后产能[13] * 从2027年起配额分配优化至行业先进水平 参考国外碳配额价格约80元/吨 国内预计较低 但每吨几元钱也会显著影响成本[13] * 超低碳排放政策督促技术改造 拉大企业差距 改善供给格局[3][11][14] * 龙头企业已开始布局光伏项目应对未来碳排放要求[14] 市场展望与催化因素 * 2025年8月中旬长三角 长江沿线及西南地区已有20-30元/吨小幅涨价 但多数回撤[16] * 9月底至10月旺季有望再次涨价20-30元/吨[16] * 非城投拿地面积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长3% 可能传导至新开工增速收窄 边际改善水泥需求[16] * 供给端政策顺利推行叠加需求端边际改善 四季度水泥价格反弹可期[16] * 主要催化因素包括旺季涨价预期 供给端政策细则出台 以及收购兼并趋势[17] 其他重要内容 * 北方地区如华北 东北 西北早在2013或2014年达峰 对需求下行较为接受 企业心态转向协同合作[4] * 南方地区如华东 中南 西南在2021年达峰 未来可能出现更大幅度需求和产量下降[4] * 错峰生产执行不到位 长期错峰带来额外成本 落后产能难以彻底关停[7] * 限制超产政策实施细则尚未完全明确 包括监测实际日产量 违规处罚措施及执法部门职责[9] * 若限制超产并恢复到核定产能18亿吨 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可从50%提升至65% 在60%-70%利用率下各公司盈利水平较为合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