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机广告

搜索文档
买车不含屏?车机屏幕弹广告谁来控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2:47
车机屏幕控制权争议 - 深蓝汽车在车辆挂停车档时向车主强制推送购车券广告引发用户不满 [1] - 用户质疑车机屏幕控制权归属问题 认为车企侵犯其对车辆的控制权 [1][2] - CEO道歉称弹窗可自主关闭且不会在行驶中弹出 但未能平息争议 [1] 广告推送与安全隐患 - 车机广告不同于普通数字广告 涉及驾驶安全 任何打扰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1] - 用户担忧广告模式会演变为"先看广告再开车" 类似视频网站广告套路 [1] - 广告推送行为发生在停车档位 但安全担忧已超出具体场景 [1] 用户协议与隐私让渡 - 汽车APP《隐私政策》隐藏广告授权条款 用户需同意才能使用远程遥控功能 [2] - 用户要么未仔细阅读即同意协议 要么为获得智能功能被迫让渡隐私 [2] - 不同意隐私政策相当于失去部分车辆控制权 直接侵犯用户权利 [3] 车机广告商业价值 - 车机系统作为终端入口可深度融合车辆状态数据 具备场景化精准触达能力 [3] - 广告推送场景包括车辆需要保养时推送4S店优惠 低电量时推送充电桩优惠 [3] - 车机开屏广告千次曝光收益在15-30元 [3] - 按1000万联网车辆 日均2次曝光计算 车企年广告直接收益超2亿元 [3] - 间接收益规模可达50亿元 未来商业价值可达百亿规模 [3] 广告收益分配问题 - 车主质疑在其屏幕上展示广告却未获得任何广告费用 [3] - 广告授权和投放政策存在现实复杂性和模糊性 [3] - 车企将广告包装为"权益提醒"或"服务信息"来规避明确授权流程 [3] 行业监管与权利边界 - 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界线不清晰 车企需收集用户行驶习惯、常去地点、音乐偏好等数据 [3] - "汽车保养提醒和4S店推荐"难以区分 规避了明确授权要求 [3] - 用户权利与商业价值的平衡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几十万元买的车,中控屏感觉不是自己的,蔚来、奔驰、宝马等都被投诉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2:52
车机广告争议现状 - 深蓝汽车48万车主遭遇全屏购车券弹窗广告 引发大规模投诉 公司后续将此类内容定义为"权益提醒信息"并道歉 [3][5][6] - 行业现象始于2021年 涉及长城 蔚来 一汽大众 广汽丰田 奔驰 比亚迪 宝马 沃尔沃等主流品牌 广告形式包括抽奖活动 第三方应用推送等 [6][7] - 2024年全球汽车显示器市场规模达160亿美元 预计十年后增长至489亿美元 车机屏幕成为类似手机的"超级入口" [6] 用户控制权问题 - 车主发现广告授权隐藏在APP《隐私政策》中 不同意协议将导致游客模式功能受限 如无法使用远程空调控制 充电桩服务等核心功能 [9][10][11] - 法律界认为车机系统控制权应归属用户 但当前行业生态封闭 车主既无法选择广告推送逻辑 也不清楚运行机制 [11][12] - 部分车主投诉后仅获"责令改正"等模糊回应 反映出行业规范缺失导致维权困难 [11] 广告推送机制分析 - 车机广告来源分两类:第三方APP内置广告(如喜马拉雅 百度)和车企系统级推送(如深蓝购车券) 后者需承担底层系统管理责任 [12] - 车企类比手机应用商店对第三方APP设审核机制 但实际执行中合规体系不完善 存在驾驶安全风险 [12] - 行业处于探索阶段 缺乏统一技术细则 各企业对P档弹窗 行驶中禁推等规则执行标准不一 [18] 法律合规争议焦点 - 现行监管沿用互联网广告规范 要求显著标注"广告"字样 支持一键关闭 不得干扰驾驶操作 但车企常将商业推送包装为"服务通知"规避授权 [15][16][17] - 《广告法》明确商业目的内容均属广告 而《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服务必需信息"与商业推送的界定存在执行争议 [16][17] - 举证难问题突出 行驶中广告干扰难留存证据 增加前期规范必要性 [18] 行业发展阶段类比 - 当前车机广告乱象类似智能手机早期阶段 弹窗横行 诱导点击等问题待解 [19] - 汽车涉及人身安全属性 需建立比手机更严格的约束机制 行业规范细化迫在眉睫 [19]
深蓝“广告门”背后,车机大屏成车企营销新手段
第一财经· 2025-06-03 15:52
深蓝汽车"广告门"事件 - 深蓝汽车否认在行驶过程中推送广告及强制观看广告的指控 澄清车机系统开屏权益提醒仅在P挡时弹出且可自主关闭 不会遮挡驾驶信息[1] - 公司解释APP端隐私政策调整是为强化用户隐私保护 应有关部门要求对第三方SDK内容进行修改[1] - 事件起因是5月底多名车主投诉未经许可推送"1万元S09专属购车券"广告 持续时间约3秒影响驾驶体验[2] -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承认流程失误 表示内部已优化权益告知方式[2] 行业车机广告现象 - 车机广告已成为车企营销新方式 涉及东风日产N7 广汽丰田汉兰达 大众ID6 奔驰EQE等多款车型[2][3] - 广告内容主要为购车优惠 推荐亲友购车获积分等 目的是促进以旧换新和熟人裂变营销[3] - 2024年车机广告投诉量同比增长210% 成为仅次于电池安全的第二大维权焦点[3] - 车主反感原因包括影响驾驶安全和侵犯车辆所有权/隐私权[3] 监管与法律环境 - 三部门联合规定要求明确告知弹窗形式内容频次 确保一键关闭功能 显著标明推送者身份[4] - 《广告法》规定未标明关闭标志的互联网广告可处5000-30000元罚款[4] - 2024年11月中汽协发布"汽车隐私保护"标识 从多维度开展隐私保护能力测评[5][6] 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 - 2023-2024年发生超20起车企数据泄露事件[5] - JD Power调查显示超40%消费者认为智能汽车厂商数据收集告知措施少于手机厂商[4] - 车主担忧车企采集车辆定位 行驶轨迹 车内图像语音等信息用于精准广告投放[4]
深蓝汽车再回应“推送车机广告”事件
新华网财经· 2025-06-03 08:10
深蓝汽车车机广告争议 - 公司否认行驶中推送广告及强制观看五秒的指控 强调广告仅在P档时弹出且可自主关闭 不遮挡驾驶信息 [1] - 公司澄清APP隐私政策调整系应监管部门要求 旨在强化用户隐私保护 不涉及强制接受广告 [1] - 此前大量车主投诉解锁后强制弹出5秒购车券广告 质疑存在安全隐患及销售压力 [1] - CEO邓承浩承认沟通方式不当 承诺停止车机推送权益提醒 解释初衷为提升老车主福利知晓率 [1] 车机广告行业现状 - 大众 丰田 长城 奔驰等品牌均曾曝出车机广告问题 显示该现象在行业内具有普遍性 [2] - 2024年车机广告投诉量同比激增210% 成为仅次于电池安全的第二大维权焦点 [2] - 车企通过车机广告寻求盈利增长 因硬件利润有限 该方式成本低且效率高 [2] 深蓝汽车市场表现 - 5月全系交付量达25521辆 同比增长78% 环比增长27% [2] - 深蓝S09大定订单累计突破21168台 预示未来交付量可能持续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