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景气复苏
icon
搜索文档
涤纶长丝将迎需求旺季 行业投资机遇凸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22:31
近年来,受化工行业供需错配影响,化工品价格持续走弱,行业处于周期底部特征明显。开源证券研究 所副所长、化工首席分析师金益腾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涤纶长丝作为众多化工子行业之 一,其采用更灵活的自律方式,叠加产能格局优化,有望率先实现盈利修复。 目前,涤纶长丝行业多项指标回升向好。百川盈孚、CCF数据显示,涤纶长丝行业7月开工率约89%, 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在化工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今年前7个月,涤纶长丝产量累计同比增长6.5%, 产品表观消费量累计同比增长约6%,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13.8%。截至8月31日,POY(预取向丝)、 FDY(全拉伸丝)、DTY(拉伸变形丝)库存天数依次为17.8天、20.6天、26.2天,较上年同期分别减 少5.2天、0.9天、3.3天;主流POY与主要原料价差达1273元/吨,较2024年同期增加120元/吨。 8月1日以来,涤纶长丝行业表现强势,iFind数据显示,涤纶指数累计上涨10.15%。近期,行业去库存 进程加快,产品价格持续上行,龙头企业的定价权与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涤纶长丝行业库存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伴随"金九银十"需求旺季来临, ...
信达证券发布东方盛虹研报:上半年业绩实现扭亏,静待行业景气复苏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23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1] - 炼化业务明显改善[1] - 化纤及化工板块有所承压[1] 行业竞争格局 - 炼化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1] - 公司业绩仍具备较高向上弹性[1] 股价信息 - 东方盛虹最新股价为9.87元[1]
【石化化工】“炼化-化纤”:供给出清格局优化,静待行业景气复苏——石化化工反内卷稳增长系列之九(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30 23:06
化工行业老旧装置退出更新进行时 - 四部委联合印发《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计划在2024-2029年间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安全标准的生产装置,退出安全风险高的装置和储罐,改造提升在役装置和储罐 [2] - 政策要求各地区和央企总部在2024年9月起制定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加快推进实施 [2] - 2023年《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推进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等多个子行业的节能、减污、降碳改造,鼓励企业实施老旧装置综合技改 [3] -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3] 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 2019-2023年国内涤纶长丝产能从3328万吨增长至4316万吨,年化增长率5% [5] - 2024年产能4343万吨同比增长0.63%,2025年6月末产能4438万吨较2024年增长2.2% [5] - 2025年下半年预计新增产能160万吨,2026年220万吨,2027年245万吨,新增产能集中于龙头企业 [5] - 行业从粗放式扩产转向精细化运营,新项目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如差别化工业丝和功能性纤维 [5] 涤纶长丝行业格局与前景 - 桐昆股份产能占比31.1%达1350万吨,新凤鸣占比18.5%达805万吨 [6] - 行业CR6(桐昆股份、新凤鸣、恒逸石化、恒力石化、东方盛虹、荣盛石化)高达87.9% [6] - 随着油价下行和需求复苏,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龙头企业将受益于一体化、规模化等优势 [6]
石化化工反内卷稳增长系列之九:“炼化:化纤”:供给出清格局优化,静待行业景气复苏
光大证券· 2025-07-29 13: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化工/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反内卷、稳增长发声,化工行业老旧装置退出更新推动供给侧出清,涤纶长丝行业格局优化,相关龙头受益 [8] - 建议关注“炼化 - 化纤”龙头企业,如桐昆股份、新凤鸣、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东方盛虹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化工行业老旧装置退出更新 - 四部委 2024 年联合印发方案,计划 2024 - 2029 年依法淘汰、有序退出、改造提升化工老旧装置,各地区、央企总部 2024 年 9 月起制定具体措施 [3]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 年)提出推进多行业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国务院要求 2025 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 10 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0%以上,未来国内炼化产能有望稳定在 10 亿吨以内 [4] 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与发展 - 2019 - 2023 年国内涤纶长丝产能从 3328 万吨增至 4316 万吨,年化增长率 5%;2024 年产能 4343 万吨,同比增长 0.63%;2025 年 6 月末产能 4438 万吨,较 2024 年增长 2.2%;2024 年以来产能增速显著放缓 [5] - 2025 - 2027 年预计新增产能分别为 160 万吨、220 万吨、245 万吨,行业从粗放扩产转向精细化运营,落后产能淘汰,新增产能集中于龙头企业,企业注重差异化发展 [5] - 国内涤纶长丝行业 CR6 高达 87.9%,桐昆股份产能占比 31.1%,产能 1350 万吨,新凤鸣占比 18.5%,产能 805 万吨 [7] - 随着油价下行和需求复苏,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龙头企业凭借优势受益于行业复苏 [7]
基础化工行业半年度策略:行业景气寻底,周期与成长两条主线布局
中原证券· 2025-06-19 09:08
报告核心观点 - 近年来化工行业受多重压力影响景气下行,2024年底以来利润下滑放缓并逐渐寻底,未来在供给和需求驱动下景气有望边际回暖,投资建议从周期和成长两条主线入手,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8] 各部分总结 2025上半年化工行业回顾 行业景气底部运行,盈利能力小幅改善 - 2025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1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8.9% [12] - 2022 - 2023年化工行业景气下行,2023年底以来利润下滑放缓,2025年1 - 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3.1%,利润总额同比下滑4.4% [14] - 2022年下半年以来化工产品价格指数总体下行,2025年以来累计下跌3.95% [14] - 2022年以来基础化工行业盈利能力下滑,2023年底以来毛利率与净利率总体稳定,2025年一季度整体毛利率为17.55%,净利率为6.28% [17] 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财报分析:一季度行业经营有所改善 - 2024年基础化工33个子行业营业收入多数同比增长,净利润表现分化,部分贴近终端消费和农化产业链盈利能力提升,新能源新材料和地产产业链下滑 [19][20][26] - 2025年第一季度21个子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8个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多数子行业净利润环比改善 [27][28] 化工行业二级市场表现:2025年以来整体跑赢市场 - 2025年以来截至6月17日,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上涨5.22%,跑赢上证综指4.15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6.86个百分点,排名第10位 [32] - 33个中信三级子行业中23个子行业上涨,无机盐、涤纶和农药行业表现居前,聚氨酯、轮胎和氨纶行业表现居后 [34] - 基础化工板块521只个股中380支股票上涨,联合化学、中毅达等涨幅居前 [37] 2025年下半年化工行业展望 固定资产投资开始下行,产能过剩有望缓解 - 2020年下半年以来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经历增长后回落,2025年1 - 4月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3%,未来产能过剩压力有望缓解 [38] - 2021 - 2022年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在建工程规模提升,2023年下半年以来放缓,2025年一季度在建工程总额同比下滑7.72%,占总资产比重下降 [39][41] - 2025年一季度15个子行业在建工程同比增长,聚氨酯、锂电化学品等行业在建工程规模较大 [43] 下游需求有所修复,未来有望边际复苏 - 房地产行业仍处于下行阶段但下滑幅度放缓,2025年1 - 4月开工和销售面积同比下滑23.80%和2.8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10.30% [47] - 2025年1 - 4月我国汽车累计产量1011.6万辆,同比增长11.10%,未来扶持政策有望延续 [49] - 2024年主要家电产量保持增长,2025年1 - 4月部分家电产量有增有减,总体保持较好势头;纺织服装领域需求延续复苏态势 [51] 油价预计总体保持震荡态势 - 2023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中高位运行,2024年底以来回落,2025年以来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分别下跌8.97%和10.18% [54][55] - 二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供需走弱,OPEC+增产带来供给压力,但供给增量有限且地缘政治有支撑,需求预计小幅增长,未来油价下行空间有限,维持中油价区间运行 [57] 供给侧制约有望加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4年以来国家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化工行业部分领域产能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现象有望缓解 [58][61] - 我国减排政策推进,将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高耗能化工子行业面临碳排放压力,落后产能将被淘汰,推动行业格局优化 [61][63] 关注需求具有保障的农化板块 磷矿石资源稀缺保障磷化工景气延续 - 磷化工以磷矿石为源头,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磷矿石在产业链中至关重要 [64] - 全球磷矿石储量主要集中于摩洛哥、中国等地,2024年全球储量740亿吨,摩洛哥占68%,中国占5%,我国是主要生产国,产量占全球45.8%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