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店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当前药店行业温和恢复 转型有望催化估值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06:21
行业转型背景 - 经济环境 行业政策 人群消费习惯持续改变 头部药店积极适应相关变化[1] - 传统药店业态面临发展痛点 包括行业规模增速放缓 门店数量达到高位 亟需布局年轻群体 医保控费趋势明显导致医保药品销售盈利性削弱[1] - 药店行业亟需破局同质化发展 差异化转型势在必行[1] 日本对标案例 - 日本医药分家逐步推进 处方外流率从1989年11.3%提升至2023年80%左右[2] - 日本药店企业销售品类分为健康护理(药品+配药) 化妆品 日杂 食品四大类[2] - 各药店依据不同禀赋差异化发展 Welcia和松本清聚焦药品及化妆品 河内药品和药王堂侧重便利商品销售 衫控股强化外配处方服务能力[2] 中国药店分化方向 - 专业化药店满足院内流出人群专业化用药需求 包括门诊统筹药店 双通道药店 商保药店 院内药房承接 专科药店等[1][3] - 多元化药店满足人群日常健康需求 包括药妆店 母婴店 宠物店 运动门店 便利门店 体验门店 适老化门店 热点商品门店等[1][3] - 药店通过数字化转型及高价值服务嵌入提升客流及数据价值 实现向服务业态转型升级[3] 专业化转型路径 - 门诊统筹药店以处方药为主 毛利率较低但客流量及交易频次较高 整体净利率保持合理水平[5] - 双通道政策引导患者流向零售药店 提升药品可及性 头部企业持续提升资质数量[5] - 商保门店业态与院边店 DTP药店 双通道门店拟合度高 有望加速落地[5] - 可能承接院内门诊药房转出 成为处方外流主要渠道[6] - 专科及特殊疾病药房聚焦慢病人群 需要完善供应链 产品 服务等配套措施[6] 多元化转型实施 - 头部药店门店数量突破万家 需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分级分类 制定特定产品体系和陈列方式[7] - 多元化改造不需减少药品sku 仅需调整陈列方式 改造成本较低[7] - 可转型为药妆店 母婴店 宠物店 运动门店 便利门店 体验门店 适老化门店 热点商品门店等多类型[7] 数字化赋能 - 头部药店和数字化企业能敏锐了解市场需求变化 拥有全国性及特定地区销售数据[8] - 可向工业企业反向输出销售解决方案 加速产品放量[8] 行业展望与重点企业 - 长期处方外流和集中度提升逻辑不变 2025年行业有望温和恢复[9] - 益丰药房专业化优势明显且经营韧性较强[9] - 一心堂多元化优势明显且试点成果显现[9] - 大参林持续推进费用管控并探索多元化转型[9] - 老百姓数字化能力较强且专业服务优势明显[9] - 健之佳聚焦大健康品类并开展多元化转型[9]
连锁药店的痛与变丨极刻
搜狐财经· 2025-06-07 12:57
行业现状 - 国内连锁药店行业从大规模扩张进入淘汰赛阶段,面临业绩下滑、竞争加剧、门店亏损等问题 [1] - 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数量增长迎来拐点,第四季度首次出现季度环比负增长,净新增-3395家 [5] - 2024年一至四季度全国零售药店闭店数量分别为6778家、8791家、9545家和14114家 [5] - 全国药店数量从2019年52.4万家增至2024年70万家,平均每家药店服务人口约2000人,远超美国店均服务5000人水平 [8] 市场变化原因 - 药店数量激增导致供大于求,传统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7][8] - 电商平台和线上药店兴起对线下实体药店造成冲击,2024年网上药店药品销售额758亿元同比增长14.4%,远高于线下2.3%增速 [8] - 行业监管趋严、医保依赖度高、无序竞争加剧等因素共同作用 [10] 企业应对策略 - 中小型连锁药店采取"抱团取暖"方式合并管理,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11] - 大型连锁药店"断臂求生",国大药房2024年关闭1273家直营门店和389家加盟门店,退出万店俱乐部 [11] - 头部企业普遍关闭亏损门店,益丰药房2024年关闭1078家,大参林733家,一心堂358家 [12] 转型方向 - 向大健康服务转型,增加面膜、健康零食、中药茶饮等多元化产品 [15] - 发展双通道专业药房、门诊统筹药房、专科药房等专业服务模式 [15] - 探索"药店+N"模式,如一心堂、健之佳尝试"药店+诊所",漱玉平民推出包含宠物用品等新形态健康药局 [15][16] - 大参林重点布局处方承接体系、医保资质获取和专业服务体系建设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