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授权

搜索文档
联邦制药(03933.HK):UBT251已授权给诺和诺德 动保/胰岛素稳健增长
格隆汇· 2025-05-22 01:55
公司概况 - 联邦制药成立于1990年 2007年在香港上市 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 拥有制剂、原料、生物、动保四大业务板块 [1] - 在研管线聚焦代谢/自免领域 已完成大额授权 [1] 减重业务 - UBT251中国Ib期临床试验显示 最高剂量组12周平均体重较基线下降15.1% 安慰剂修正后下降16.6% 安全性特征与其他肠促胰岛素类产品相似 [1] - 12周减重水平已超越礼来Retatrutide同期的10%-15%水平 [1] - 将UBT251海外权益授予诺和诺德 获得2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8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 以及销售提成 [1] 胰岛素业务 - 胰岛素国采接续中6个采购组均有品种中标 全部以A类中选 [2] - 在集采政策稳定和自主生产成本可控情况下 胰岛素业务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2] 动保业务 - 预计2025年起19款动保制剂有望上市 2026-2028年每年超10款动保制剂有望获批 [2] - 业务逐渐向宠物类市场切入 丰富产品管线有望带动业务加速增长 [2] 抗生素业务 - 凭借"垂直一体化+工艺迭代"成为青霉素产业链领导者 青霉素工业盐及6-APA市占率约50% [2] - 2024Q4起国内抗生素需求出现阶段性波动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纳集采对2024年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2] - 在行业需求稳定假设下 抗生素业务有望保持稳定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145.24/139.87/145.80亿元 同比增长5.56%/-3.70%/4.23%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9.07/25.57/27.62亿元 [2] 估值分析 - 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 选择石四药集团、川宁生物、国邦医药、华东医药作为可比公司 [3] - 给予主业2025年6x PE 创新药领域20x PE 目标市值341.02亿港元 对应目标价18.77港元/股 [3]
石药集团:2024年业绩:成药收入受集采影响承压;授权收入有望贡献增量-20250409
海通国际· 2025-04-09 0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HK$5.97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石药集团业绩中,成药收入受集采影响承压,但授权收入有望贡献增量;神经系统板块稳健增长,抗肿瘤板块受集采影响下滑;维生素C价格回暖,抗生素需求减弱;2025年有望实现多个产品对外授权,BD收入会逐步成为常态化收入 [1][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业绩情况 - 实现收入290.1亿元(同比+1.7%),成药收入237.4亿元(同比-7.4%),原料药及功能食品52.7亿元(同比-9.3%);毛利率70.0%(同比-0.5pcts),研发费用51.9亿元(同比+7.5%),研发费用率17.9%(同比+2.5pct);管理费用率3.7%(同比-0.1pct);销售费用率29.9%(同比+0.8pcts);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26.3%),整体符合预期 [3]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神经系统板块收入96亿元(同比+6.1%),恩必普稳健增长,明复乐新适应症获批上市持续放量,预计2025年恩必普胶囊院外市场保持较好增长 [5] - 抗肿瘤板块收入44亿元(同比-28.3%),受省级联盟集采影响,津优力、多美素销售收入下滑,伊立替康脂质体、米托蒽醌脂质体、RANKL抑制剂保持增长 [5] - 抗感染板块收入41亿元(同比-3.5%),安复利克收入大幅增长,阿奇霉素、美罗培南受市场需求影响收入下滑 [5] - 心血管疾病板块收入21亿元(同比-14.8%),玄宁因集采丢标销售下滑,氯吡格雷、明复乐、硝苯地平收入保持稳健增长 [5] - 呼吸系统板块收入12亿元(同比-23.1%),流感药物奥司他韦、阿比多尔收入显著下滑,尼达尼布收入大幅增长 [5] - 消化代谢板块收入11亿元(同比+18.1%),奥美拉唑各剂型均有较好收入增长 [5] 原料及其他业务表现 - 维生素C原料收入19.9亿元(同比+3.4%),价格回暖带来收入增长;抗生素原料收入15.9亿元(同比-7.2%),受海外需求减弱影响;功能食品及其他收入16.9亿元(同比-22.2%),咖啡因价格稳定但同比显著下滑 [4] 研发及授权进展 - 2025年3月启动SYS6010(EGFR ADC)首个III期临床实验,管理层预计上半年启动其他适应症三期临床研究,海外与美国FDA沟通进展顺利 [6] - 2025年2月将ROR1 ADC授权给Radiance Biopharma,获1500万美元首付款,有潜在12亿美元里程碑;SYS6010数据读出后有望加速对外授权;慢病领域TG103(Fc - GLP1)和司美类似物有望2026年上市,长效GLP - 1有对外授权机会 [6] 估值调整 - 略微调整2025/26收入预测至314/327亿元(同比+8.2%/+4.1%),上调20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8/53亿元(同比+34.7%/-8.5%);给予2026财年13.2倍PE,目标价HKD5.97(-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