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

搜索文档
碧水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28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1: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28亿元[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7亿元[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0亿元[1] - 整体订单较同期下降 营业收入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2] - 重要参股公司持续亏损对投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2] 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包括微滤 超滤 纳滤 反渗透及吸附材料[2] - 建有国际先进的膜生产制造基地 是全球一流的膜产品生产商和先进的环保装备制造商之一[2] - 核心技术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工程规模超30万吨/天[3] - 高性能纳滤膜 海水淡化膜等产品性能持续提升并实现国产化[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效专利共计632项 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25项[3] 市场应用与项目进展 - 核心业务在污水资源化 高品质饮用水 海水淡化 工业零排放 盐湖资源化五大领域深化应用[2] - 盐湖提锂领域成功中标紫金矿业拉果错盐湖提锂项目[3] - 重要子公司良业科技为城市 景区及家用与商用领域提供光科技整体服务[1] 战略与运营措施 - 公司将持续扩大膜产品 膜装备 水务运营等核心业务市场占有率[2] - 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 - 通过内部架构调整完善业务范畴和功能性定位 推行全国市场差异化布局[3] - 深化与中交集团 中国城乡业务开发网络的协同 丰富项目信息来源并优化合作模式[3] - 加强应收账款清收力度 拓展融资渠道并创新融资方式以降低财务成本[3] - 设立运营事业部加强项目全周期资产管理保障运行稳定[3]
2025年中国水处理膜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企业分析和发展趋势研判:水处理膜市场规模持续上涨,反渗透膜以45% 比重占据主导地位[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4 01:22
水处理膜行业概述 - 水处理膜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可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材料包括无机膜(陶瓷膜、金属膜)和有机膜(醋酸纤维素、聚醚砜等)[4] - 行业优势包括成本低、能耗低、出水品质稳定、操作简单,早期技术由发达国家主导,国内通过政策扶持实现追赶[1][13] - 产业链上游为PVDF、PS、PES等膜材料及辅助材料,中游为膜制造商,下游覆盖市政污水、工业废水、海水淡化等领域[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行业规模从2019年269亿元增至2024年456亿元,年产量达4.64亿平方米(2024年,同比+14.6%)[13][17] - 反渗透膜占比45%(海水淡化、高纯水制备),微滤膜占比30%[15] - 驱动因素包括城镇化率提升(污水处理需求增加)、海水淡化工程扩张及工业用水标准提高[1][11] 政策支持 -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被列为战略性产业,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列入关键战略材料[6] - 2021-2024年出台《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重点支持反渗透膜、纳滤膜技术研发及产业化[8][26] 竞争格局 - 国内企业占据78%市场份额,外资/合资企业分别占10%/12%,主要企业包括碧水源、沃顿科技、津膜科技等[19] - 碧水源具备全产业链膜技术,年产能微滤/超滤膜2000万㎡、纳滤/反渗透膜1900万㎡[21] - 沃顿科技2024年膜产品收入10.33亿元(同比+6.49%),专注反渗透膜国产化[23] 技术与发展趋势 - 新材料应用推动纳米孔径膜、有机/无机复合膜发展,提升耐污染性能[25] - 物联网与AI技术将实现设备智能监控和自动化运行[25] - 新兴领域如光伏(高纯水需求)、锂电(高水质要求)将成为增长点[27]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碧水源(300070)、沃顿科技(000920)、三达膜(688101)等[2] - 非上市企业:北京时代沃顿、深圳立昇净水、北京赛诺膜技术等[3]
嘉戎技术(301148) - 301148嘉戎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0:5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厦门辖区上市公司 2024 年年报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5 日下午 15:40 - 17:00 [1] - 地点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1]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董正军、董事兼财务总监陈锦玲等 5 人 [1] 业务拓展方向 - 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膜分离材料及组件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高浓度污废水处理和资源循环回收服务 [1] - 反渗透膜和耐酸碱膜技术在新能源细分领域有应用潜力,正以小规模中试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未来探索膜技术在新兴领域应用 [1][2] - 在循环经济领域布局新能源锂电行业,业务覆盖上游正极材料生产工艺及配套污水处理环节,与头部企业在新能源材料电解液回收等领域技术对接,多数项目立项 [4] 海外业务情况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 2,680.40 万元,同比增长 41.20%,业务覆盖欧洲、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未来以产品和技术为驱动,加大与当地企业合作,完善海外销售与服务网络,深耕现有市场并关注新兴市场 [3]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影响有限,美国业务收入占比极低 [3] - 子公司部分原材料来自美国,已战略备货和自主开发替代,后续加快国产替代并与供应商谈判,关注形势变化调整策略 [3]
碧水源上市15周年:市值缩水超26%,2024年利润暴跌92%
金融界· 2025-04-21 03:18
公司概况 - 碧水源是国内膜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水处理及环保事业,自主研发的膜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资源化、海水淡化等战略领域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膜技术研发、污水处理、海水淡化,主要产品有MBR膜、反渗透膜,覆盖市政供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等场景 [1] - 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在东南亚、非洲地区加大投资布局,海水淡化项目和工业污水处理方案获得国际客户认可 [1]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与国产化进程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5.49亿元,同比下降4.51%,归母净利润5858万元,同比骤降92.34% [2] - 营收与利润波动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参股公司经营困境影响,云南水务等参股公司亏损拖累整体盈利能力 [2] - 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95.48亿元增至124亿元,资金回笼压力显著增加 [2] 市值变化 - 公司上市初期市值223.15亿元,当前市值降至160.91亿元,缩水幅度超过26% [4] - 市值下滑与盈利下滑、负债上升、应收账款激增等因素密切相关 [4] 行业竞争 - 公司在环保行业具备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但面临全球竞争加剧的压力 [4] - 负债承压和资金回笼缓慢是当前主要挑战,未来需提升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