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机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03:13
当创新药研发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当低空飞行器叩响智能自主飞行之门,当量子计算从实验室 走向产业"战场",当脑机接口重构人类与机器的交互边界……9月26日,在"涪江科技汇——颠覆性技术 与未来产业发展"活动现场,4位院士以颠覆性技术为锚点,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瞻思考,共 同勾勒出未来产业发展的壮阔图景。 "2015年中国获批4个新药,2024年增至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中国迈入全球创新 药首发第一梯队。同时,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今年又有6 个,不过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只是刚刚起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 长丁健介绍。 "宇宙万物皆由四种基本粒子在四种相互作用力作用下形成,其规律由量子力学描述,这就是'万物 皆可量子'的根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的报告,将现场观众带入微观与 宏观交织的量子世界。 俞大鹏以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的实践为例,指出了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即差异化竞争。 该研究院在传统强项之外开辟新赛道,布局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短短几年便取得显著进展。 他建议,未来中国要 ...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8 23:43
"航空与新能源汽车工业为eVTOL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其发展仍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 电源、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杨善林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 的eVTOL能够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最终支撑全天候、全 场景的自主飞行乃至无人集群协同。" 当创新药研发迈入全球首发第一梯队,当低空飞行器叩响智能自主飞行之门,当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 产业"战场",当脑机接口重构人类与机器的交互边界……9月26日,在"涪江科技汇——颠覆性技术与未 来产业发展"活动现场,4位院士以颠覆性技术为锚点,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瞻思考,共同勾 勒出未来产业发展的壮阔图景。 "2015年中国获批4个新药,2024年增至37个,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中国迈入全球创新药首 发第一梯队。同时,中国创新药开始走向国际,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今年又有6个, 不过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只是刚刚起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丁 健介绍。 在报告中,丁健肯定了中国创新药取得的跨越式进步,但也犀利地指出了繁荣景象下的深层隐忧 ...
从实验室走向真实需求 对话强脑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张胜男: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已在多场景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2:10
公司概况 - 强脑科技是全球脑机接口领域领先企业 融资规模排名第二 被誉为"杭州六小龙"之一 [1] - 公司从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 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 [4] - 2024年推出灵巧手产品 正式进军具身智能领域 成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供应商 [4] 技术路线 - 非侵入式技术通过电极传感器在皮肤表层获取脑电信号 相比侵入式更安全且应用场景更广 [3] - 突破脑电大规模精准采集难点 将脑电计算从传统算法升级为AI算法 [3] - 仿生手产品灵敏度/灵活度/反应速度优于机器人 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4] 市场前景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 仅美国医疗领域脑机接口市场价值就达4000亿美元 [3] - 重点布局康复/大健康领域 服务残疾人/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等特殊人群 [4] - 正在开发工业机械臂灵巧手解决方案 提升机器人触觉/握力反馈能力 [5] 应用场景 - 教育领域可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案制定 并推动AI课程设计与产教融合 [4] - 技术可渗透生活各方面 当前聚焦医疗健康与教育两大场景 [1][4] - 通过解决真人仿生手需求 反向拓展至机器人供应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