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息率加权
icon
搜索文档
红利指数估值跳涨,是哪些因素导致?
雪球· 2025-05-17 03:02
红利指数估值变化分析 - 核心观点:红利类指数估值大幅抬升主要因中证指数官方采用静态市盈率(PE)计算方式,基于2023年财报数据导致,而非滚动市盈率(PETTM)的实时性差异 [3] - 上证红利、中证红利的单因子策略市盈率增幅超20%(分别达21.14%、22.46%),但股息率变化微小(-0.15%至0%),反映成份股盈利下滑 [7] - 多因子策略指数(如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市盈率增幅较低(8.01%-12.94%),显示低波动因子对估值波动的平滑作用 [8] 不同红利指数策略表现对比 - 东证红利低波采用预期股息率加权,PE同比逆势下降3.31%,股息率提升0.20%,成为少数双优化指数 [8] - 央企红利PE下降3.01%,显著优于国企红利(PE+20.91%),体现央企样本经营稳定性优势 [8] - 红利质量系列(红利质量、中证红利质量)PE降幅达16.07%-19.84%,但股息率权重降低,反映质量因子对盈利能力的筛选作用 [8] 中证红利样本财务表现 - 100个样本中58家利润同比下滑,算术平均降幅达12.99%,其中煤炭(如新钢股份-93.41%)、钢铁(如盘江股份-85.78%)行业拖累显著 [16] - 营收端60%样本同比下滑,算术平均降幅3.89%,煤炭(14家)、交通运输(6家)、钢铁(5家)为负增长主要贡献行业 [17][19] - 银行板块表现稳健(19家利润增长),如邮储银行(+0.24%)、农业银行(+4.72%),部分抵消周期股下滑影响 [16][19] 行业配置与估值现状 - 当前中证红利PE算术平均14.56(百分位47.65%),PB1.18(百分位25.37%),平均股息率4.79%,整体处于正常估值区间 [18] - 煤炭、钢铁等强周期行业与银行板块形成对冲效应,历史表现呈现"盈亏同源"特征 [20] - 建议关注多因子策略优化品种,如东证红利低波(预期股息率)、300红利低波(龙头限定)、央企红利(主题过滤)等抗风险组合 [21]
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上涨0.08%,前十大权重包含伊利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3-26 16:04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6日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上涨0.08%,介绍其近期表现、持仓、样本调整规则及跟踪的公募基金 [1][2][3] 指数表现 - 3月26日上证指数低开震荡,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上涨0.08%,报35625.27点,成交额128.66亿元 [1] - 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近一个月上涨4.17%,近三个月下跌4.25%,年至今下跌2.97% [2] 指数情况 - 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选取主要消费行业股息率较高的证券作为样本,采取股息率加权计算,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2] 指数持仓 - 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双汇发展(5.44%)、中粮糖业(4.55%)、梅花生物(3.92%)、伊利股份(3.4%)、汤臣倍健(3.05%)、北大荒(2.9%)、众兴菌业(2.81%)、洋河股份(2.73%)、口子窖(2.61%)、桃李面包(2.55%) [2] - 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持仓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1.40%、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8.60% [2] - 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持仓样本行业中主要消费占比100.00% [2] 样本调整 - 指数样本每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对待选样本设置缓冲区,满足特定条件可豁免部分要求 [3] - 设置调整比例限制,每次调整样本数量比例一般不超过20%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特殊情况临时调整 [3]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3] 跟踪基金 - 跟踪消费红利的公募基金包括宏利中证主要消费红利A、宏利中证主要消费红利C、方正富邦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增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