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务侵占犯罪
icon
搜索文档
司尔特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 部分董事表示无法保证半年报真实准确
经济观察网· 2025-09-02 05:29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9月2日股价单日下跌7.71%至5.03元/股 总市值42.93亿元 [1] - 股价下跌直接受前一日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告影响 [1] 监管调查与违规事项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安徽证监局4月21日认定公司2021-2023年期间子公司劳务工程业务存在不真实交易 导致成本费用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 定期报告披露不准确 [2] - 涉及主体包括贵州路发实业有限公司与六家劳务公司及建设集团的业务往来 [2] 财务数据调整与潜在影响 - 公司已根据监管要求对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审前财务报表期初数进行调整 [1] - 涉案数额可能进一步扩大 对以前年度审前财务报表的影响将随调查深入而扩大 [1] - 董事吴玉光、朱克亮无法保证半年报真实性 理由为黄席利涉嫌职务侵占案尚未侦破 可能存在其他虚构交易影响财务报表期初数 [3] 公司经营与业务概况 - 公司强调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立案事项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 主营业务为磷复肥、缓控释肥料及新型肥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营产品包括三元复合肥和磷酸一铵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83亿元 同比增长7.15% 但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3.60% [4] - 净利润下滑主因国际硫磺价格持续攀升 国内硫磺、硫酸及钾肥采购价大幅上涨导致磷肥产品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4] 重大风险事件进展 - 2024年初发现审计部副部长黄席利等涉嫌职务侵占犯罪 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3] - 该案件尚未侦破 可能存在超出监管认定范围的虚构交易 [3]
002538,被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3:46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2][4][5] - 公司股价报5.45元/股 总市值47亿元 股东户数4.5万户 [2]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立案调查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7] 财务违规问题 - 公司全资子公司贵州路发实业有限公司2021年至2023年劳务工程业务不真实 成本费用核算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导致定期报告披露不准确 [9] - 安徽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要求追偿被侵占资金并完善内部控制 [9] - 部分原管理人员金某辉 黄某利等涉嫌虚构成本费用套取公司资金 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9] 案件后续影响 - 涉嫌职务侵占犯罪案件尚未侦破 可能存在其他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虚构交易 [10] - 涉案数额可能进一步扩大 对公司以前年度审前财务报表的影响也将进一步扩大 [11] - 公司将根据最终调查结论依法依规调整更正相关财务数据 [11]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专业从事各类磷复肥 专用测土配方肥 生物有机肥料及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11] - 公司以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改良为抓手 形成多个产品系列包括均控网系列 美优能系列 司尔特大丰收系列 [11]
002538,被立案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13:45
公司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2] - 截至9月1日公司尚未收到证监会最终调查结论 立案调查结果将以证监会出具结论为准 [4]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该事项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4] 财务违规及内部管理问题 - 2021年至2023年全资子公司贵州路发实业有限公司与多家劳务公司业务不真实 成本费用核算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 导致定期报告披露不准确 [5] - 安徽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 要求追偿被侵占资金并完善内部控制建设 [5] - 2023年底发现原管理人员金某辉 黄某利等虚构成本费用套取公司资金 已向公安机关以涉嫌职务侵占犯罪报案 [5] 案件进展及财务影响 - 黄席利等涉嫌职务侵占犯罪一案尚未侦破 可能存在其他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虚构交易 [6] - 涉案数额可能进一步扩大 对公司以前年度审前财务报表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6] - 公司将根据有权机关最终结论依法依规调整更正相关财务数据 [6] 公司基本状况 - 截至9月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5.45元/股 总市值47亿元 [1] - 截至二季度末公司共有4.5万户股东 [1] - 公司专业从事磷复肥 专用测土配方肥 生物有机肥料及新型肥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6]
司尔特半年报:净利润同比降43.6%,两董事对半年报投弃权票并无法保证报告真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2:1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1.83亿元 同比增长7.15% 主要受益于磷复肥销量增加 [1] - 净利润9,518万元 同比大幅下滑43.6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435万元 同比减少62.04% [1] 成本与盈利压力 - 国际硫磺价格攀升导致原材料成本激增 [1] - 硫磺及硫酸采购价同比大幅上涨 钾肥采购价亦有较大涨幅 [1] - 磷肥产品成本上升挤压毛利率 [1] 财务数据可靠性问题 - 独立董事吴玉光及董事朱克亮对半年报投弃权票 无法保证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1] - 质疑涉及全资子公司贵州路发实业原高管黄席利涉嫌职务侵占犯罪案尚未侦破 [1] - 可能存在行政监管措施认定范围外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虚构交易 [1] - 案件对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表期初数影响仍不能完全消除 [1] - 安徽证监局曾因贵州路发2021至2023年度虚构业务问题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 [1] - 公司虽已对前期会计差错追溯调整 但涉案数额可能进一步扩大 [1]
司尔特(002538.SZ):上半年净利润9518.08万元 同比下降43.60%
格隆汇APP· 2025-08-29 11:0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1.83亿元 同比增长7.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18.08万元 同比下降43.60%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10.83万元 同比下降42.47% [1] - 基本每股收益0.11元 [1] 审计风险 - 独立董事吴玉光、朱克亮无法保证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1] - 黄席利等涉嫌职务侵占犯罪一案尚未侦破 [1] - 可能存在行政监管措施认定范围外的虚构交易影响财务报表 [1] - 案件对2025年1-6月财务报表期初数影响未能完全消除 [1]
600530发声:“追责到底!”
中国基金报· 2025-07-10 14:32
高管追责进展 - 交大昂立现任董事长嵇敏表示将追究杨国平等五名前高管责任 并补充递交新证据包括独立第三方专业判断 [2][5] - 上海证监局警示函显示2016年 2018年年报中高管报酬披露不实 实为前任高管用公司资金购团体保险后退保至个人账户 [5] - 现任管理层披露两份第三方报告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认定前任高管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 [7] 购保退保操作细节 - 2016年10月支付天安人寿380万元团体年金保险 2017年11月退保获379.24万元 杨国平个人账户收取109.36万元 [6] - 2018年1月分三次支付太平洋人寿1284万元团体养老年金保险 2019年1月退保后五名前高管个人账户共获1284万元 [6] - 操作未履行公告 董事会决议等决策程序 缺乏合同审批记录及保单原件 [7] 法律行动与损失 - 税务部门2022年11月要求自查保险费支出 发现2016年 2018年合计支出1664万元无完整合同凭证 [8] - 现任管理层2023年3月起多次起诉前高管 估算本金及利息损失达2100万元 6月24日向公安局报案获受理 [8] - 7月9日补充提交证据后收到不予立案通知 将申请行政复议 [9]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Q1 控股股东上海韵简实业及一致行动人持股超30% 大众交通直接持股14.48% [15][16] - 嵇敏强调追责行为与2022年控制权变更无关 当前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显著高于大众交通 [14][15] - 交大昂立7月10日股价涨5.21%至9.70元/股 总市值75.17亿元 大众交通股价涨0.33%至6.16元/股 [17]
交大昂立重大诉讼出现“民转刑” 前任董事长杨国平被追究刑事责任
国际金融报· 2025-06-24 13:52
案件进展 - 交大昂立诉杨国平等五位时任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纠纷案出现重大转折,公司已向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事报案并获受理[1] - 法院同日裁定准予撤诉[1] - 公司认为杨国平等原高管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使用公司资金购买个人商业保险,获利1600万余元,涉嫌职务侵占[1] 涉案金额 - 案件涉及金额为2103.93万元[1] - 高管通过公司资金购买保险再退回个人账户获利1600万余元[1] - 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标准为100万元以上[2] 公司立场 - 公司认为杨国平等高管行为违反证券法、公司法及侵权责任法、民法典相关规定[1] - 公司认为高管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犯罪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犯罪[1] - 公司决定向公安机关刑事报案,追究五位高管的刑事责任[1] 历史背景 - 去年12月公司曾表示不排除后续提起刑事诉讼[2] - 公司常年法律顾问表示高管行为没有任何公司文件证明是发放薪酬[2] - 公司管理层认为该行为是时任管理层滥用控制权侵占公司资产的恶劣行为[2] 法律依据 - 法律人士认为高管行为构成侵占公司财产、挪用公司资金[2] - 符合《公司法》第186条、188条规定的归入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构成要件[2] - 根据司法解释,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标准为100万元以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