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市场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连亏3年,知名日妆解散中国子公司
36氪· 2025-05-27 02:59
POLA集团关闭中国子公司事件分析 - POLA集团宣布解散并清算其中国合并子公司奥蜜思商贸(北京)有限公司[1] - 清算预计造成13亿日元(约0.66亿元人民币)当期业绩损失,并减少法人税约16亿日元(约0.81亿元人民币)[3] - 此次关停仅涉及奥蜜思北京公司,POLA集团在中国仍有其他子公司运营[3][5] 奥蜜思品牌经营状况 - ORBIS奥蜜思是POLA集团第二大基础品牌,占集团美容护理业务29%营收[7][8] - 品牌定位中端市场,产品价格区间2000-5000日元(约101-252元人民币)[7] - 奥蜜思北京2024年营收7.83亿日元(约0.39亿元人民币),为近三年最低[8] - 该子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营业亏损4.99亿日元,经常亏损5.98亿日元[9] POLA集团战略调整 - 集团启动"VISION2029"战略,重点包括全球化拓展和品牌矩阵改革[10] - 将资源重新配置到更具增长潜力的品牌和地区[10] - 2025年Q1数据显示ORBIS奥蜜思在日本本土市场表现良好(占品牌销售额97.5%),但海外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5.3%[15][17]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本土美妆品牌快速崛起,如珀莱雅2024年主品牌营收增长19.55%,韩束增长80.9%[21] - 日妆企业在华普遍面临挑战,资生堂中国及旅游零售业务下滑12.1%[20] - 电商渠道竞争加剧,国际品牌面临本土化创新不足的挑战[10][21] 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POLA集团2024年净销售额为近六年第二低值[11] - 主品牌POLA和Jurlique茱莉蔻2025年Q1销售额分别下滑0.3%和8.9%[15] - Jurlique在中国大陆销售额同比下降10.5%,免税渠道下滑17.8%[15]
丝芙兰3年亏10亿?
36氪· 2025-04-29 01:01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家化2024年业绩报告揭示丝芙兰中国亏损情况,其曾凭借优势在中国美妆零售行业领先,但近年因市场竞争等因素业绩下滑,虽采取变革举措但未来能否逆袭仍未知 [1][3][12] 三年累计亏损近10亿 - 上海家化2024年财报列出五家主要联营公司,C公司和D公司持股比例均为19%,注册地在北京和上海,董事会中有上海家化任命的董事成员 [1] - 企查查显示上海家化集团在丝芙兰上海和丝芙兰北京持股比例均为19%,董事长林小海任两家企业董事,可判断C公司和D公司分别为丝芙兰上海与丝芙兰北京 [3] - 2019 - 2021年丝芙兰中国净利润盈利,2019年最高净利润达6.27亿元,2021年营收突破百亿达108.76亿元,净利润4.31亿元,该年新开门店44家,占在营门店数13.96% [3] - 2022 - 2024年丝芙兰中国业绩由盈转亏,三年累计亏损9.81亿,2024年营收71.4亿元,同比下滑18.49%,净利润亏损6.46亿元 [3] 独家优势消弭,高光不再 - 2005年丝芙兰与上海家化合作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国际大牌独家代理权、高端门店体验及多渠道布局,成为高端美妆品牌进入中国首选合作渠道 [5] - 2024年丝芙兰中国净亏损扩大,因线上市场竞争加剧、线下连锁门店面临挑战致收入及毛利同比减少 [6] - 2024年相宜本草唐等品牌从丝芙兰撤柜,美伊娜多调整销售策略,新入驻品牌也多有线上布局 [6] - 线上电商平台发展使美妆品牌有更多销售模式,消费者购买丝芙兰独家产品不难,其自有品牌也能在电商平台购买 [6] - 国内本土美妆集合店涌现,如KKV、调色师大量开店,调色师客单价百元上下,丝芙兰客单价超千元优势不再突出 [8] - 目前丝芙兰中国有324家线下门店,覆盖超100个城市,与2021年相比三年仅增加9个 [8] 巨头自救,能否逆转“败局” - 2024年8月丝芙兰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回应裁员风波以保障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 [9] - 2024年丝芙兰中国发生3起人事变动,丁霞任大华区总经理,首席执行官Guillaume Motte负责中国业务 [9] - 2024年12月优时颜入驻全国50家丝芙兰门店,是丝芙兰中国品牌发光计划续写及拥抱国货体现 [11] - 丝芙兰加快拓展下沉市场,已入驻多个低线城市,进驻中国大陆100多个城市 [11] - 丝芙兰构建多方位线上触点,覆盖自有电商网站等多个平台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11]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7746.45亿元,同比下降2.83%,线下渠道销售额3691.17亿元,同比下降6.1%,中国化妆品品牌市场份额连续两年超外资品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