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丽乡村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驻颜有术,美颜有方!开平百合镇探索美丽乡村“长红”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09-08 01:32
驻颜有术,美颜 有方!开平百合 镇探索美丽乡 村"长红"密码_ 南方+_南方plus 清晨微光初现, 江门市开平市百 合镇茅冈村的周 阿姨已手持工 具,将树下的落 英扫作一堆。扫 帚声与鸟鸣交 织,唤醒沉睡的 村庄。"我们做 保洁员的,其实 也是百合镇各村 的村民。看见村 里干干净净,大 家都不好意思乱 扔垃圾了,很有 成就感。"周阿 姨说。 农村人居环境和 美丽乡村长效管 护难题如何破 解?百合镇给出 的答案是——建 管并重提质增 效,党建引领凝 聚全员参与合 力,多途径筹措 管护资金,不断 巩固并持续扩大 人居环境整治和 美丽乡村建设成 果。2024年,全 市90%以上行政 村达到美丽宜居 标准。 2024年,开平市9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因地制宜 建管 并重 打好人居环境持 久战 在百合墟东南 面,坐落着被誉 为"世界最美村 落"的马降龙 村。独具岭南风 情的碉楼群,如 今已成为吸引海 内外大批游客慕 名而来的"金字 招牌",这既为 村庄带来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机 有限公司的项目 负责人蔡杰怡对 此深有感触。在 污水处理设施施 工启动前,团队 与村干部一道, 多次深入各个自 然村开展实地调 研 ...
刘非赴桐庐县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杭州日报· 2025-08-29 03:02
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导向 - 强调生态资源是乡村最宝贵财富 需统筹生态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 持续提升乡村风貌 [1] - 要求挖掘独特资源优势 培育发展民宿经济等农文旅融合业态 [1] - 推动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乡村旅游业实现转化 [1] - 开展人文乡村建设 加强140多处古建筑等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2] -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推进移风易俗繁荣乡村文化 [2]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 [1] - 建立健全联农带富机制 发挥特色产业助富作用 [2] - 推动"土特产富"全链发展 拓展城乡联动空间 [2] - 中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业务规模连续多年居快递行业前列 开展特色助农 [2] - 让更多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1] 基层治理与组织建设 - 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2] - 选好乡村振兴"带头人"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2] - 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起来 [2]
三亚雅亮村人水相依,唱响幸福和美之歌
海南日报· 2025-08-23 00:59
基础设施发展 - 雅亮大桥全长1214米 宽10米 于2007年竣工通车 大幅提升交通效率[5] - 大桥使芒果运输成本显著降低 成为联通三亚市区与乐东的重要枢纽[6] - 计划将8公里主干道拓宽至8米 直通芒果种植地以优化物流[9] 农业产业规模 - 现存40余棵百年芒果古树 最老树龄超300年 单株年产超1000斤[7] - 全村芒果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 被称作"芒果村"[8] - 村民周运宁种植50亩芒果 年收益达数十万元[8] 产业升级规划 - 对古树实施"一树一策"保护 喷洒杀菌剂和营养液[8] - 百年古树作为育苗基地 培育具有抗旱特性的树苗[8] - 计划打造"古树芒果"特色品牌 提升产品附加值[8] 旅游资源开发 - 雅亮大桥成为观赏大隆水库的最佳观景点[6] - 千亩梯田形成翡翠状景观 12月水稻成熟期呈现金色大地[9] - 民宅墙面绘制黎锦与芒果元素彩绘 吸引游客打卡拍照[9] 水利资源利用 - 宁远河滋养2000多亩芒果种植 采用河水灌溉[8] - 大隆水库为三亚最大水库 由宁远河形成[3] - 千亩梯田历史上依靠宁远河水灌溉水稻解决温饱[9]
北京打造美丽乡村,“十四五”新增完成804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44
农村环境治理成效 - 北京新增完成环境整治行政村804个 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 [1]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 及时发现水质发黑发臭及垃圾堆存问题 [1] - 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有效处理 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 [1] 农业污染防控措施 - 示范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技术 2022-2025年累计覆盖2.6万亩农田 涉及11个涉农区51个乡镇 [2] - 2024年通过以旧换新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935吨 配套实施一膜两用技术提升利用效率 [2] - 建立209个地膜回收网点 回收废旧农膜2852吨 回收率达93%并实现循环再利用 [2] 乡村生态建设规划 - 北京市域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中乡村地区占比80%达1.3万平方公里 [1] - 以百千工程为牵引推动美丽乡村差异化打造和全域化提升 [2] - 多部门协同推进农村污水治理 小微水体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1]
聚焦四大领域,《四川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印发 推动形成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四川日报· 2025-08-15 00:53
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 - 四川省9部门联合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 旨在系统解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推动形成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重现山清水秀田园风光 [1] 推进思路与区域划分 - 采用多层次分区域差异化推进思路 涵盖行政村整县推进先行区建设多个层级 [2] - 将农村区域划分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四大板块 制定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 [2] - 到2027年实现80个县市整县建成美丽乡村 每年培育10个左右省级重点县 [2] 重点任务部署 - 围绕四大领域部署17项重点任务 涵盖美丽乡村画卷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品质等环节 [3] - 加强农用地土壤保护 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和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 解决畜禽臭气秸秆焚烧等问题 [3] -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产生态健康养殖 从生产源头减少污染 [4] - 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全域整治生活垃圾 完善农村厕所规范化使用管护机制 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4] 具体量化目标 - 到2027年新增完成200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3] - 有条件的市县要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劣V类水体 [3] 评估指标体系 - 构建三级指标体系 行政村设置20个美丽细胞指标 整县推进设置13个及格县基础指标 重点县设置16个先进县特色指标 [4]
从此“通天”入金沙(记录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8-08 22:01
水源涵养工程 - 玉树市实施南北山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累计投资2.27亿元 [6] - 巴塘河流域新建水源涵养林9300亩,栽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乡土树种206.46万株 [6][7] - 配套建设智能灌溉管网33.8公里,提升长江源区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7]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玉树市巴塘乡实施勒巴沟旅游公路提升工程,历时3个月 [7] - 新建4.5公里沥青混凝土路,另有17.625公里为原有水泥砼路面沥青罩面并增设彩色旅游标线 [7] - 旅游公路总长22.125公里,紧邻巴塘河与金沙江,吸引众多访客 [6][7] 地理特征与生态景观 - 通天河与巴塘河汇合处为金沙江起始点,呈现清浊分明的"鸳鸯火锅"色彩 [2][6] - 金沙江流经2300多公里后与岷江汇合,正式称为长江 [6]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因地制宜
中国环境报· 2025-06-24 01:46
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建议 - 我国已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但覆盖面和建设水平仍需提升以达成2035年战略目标 [1] 差异化建设策略 - 重点生态功能区需以生态保护为核心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推出生态产品 [1] - 农产品主产区应聚焦现代农业主题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 [1] - 城乡统筹发展区需促进城乡融合 改善人居环境 支撑高质量工业品与服务供给 [1] 示范引领与空间规划 - 美丽乡村先行区需在生态环境改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发挥标杆作用 [2] - 需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 强化风貌引导 梯次推进全域覆盖 [2] - 重点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 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业发展 打造名优特产品品牌 [2] 系统性工程协同 - 建设需跨部门协作 整合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多领域资源 [2] - 强化规划目标协同 整合涉农资金 形成项目支撑合力 [2] 文化保护与产业升级 - 需保留村庄历史风貌 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 提升品牌价值 [3] -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化水平 [3] -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促进农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 [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 - 研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关键技术装备 推广数字化基础设施 [3] - 构建美丽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 建设绿色智慧数字乡村 [3] 长效机制构建 - 建立县级工作推进机制 制定任务清单 明确部门分工 [4] - 争取财政与绿色金融支持 完善基础设施运维资金渠道 [4] - 健全农业激励政策 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4]
河南洛阳:“荒山沟”上建起的“全电景区”
新华财经· 2025-06-23 06:16
景区发展 - 龙凤山景区从6年前的"荒山沟"蜕变为占地5000余亩的国家4A级景区,依托沟域地形打造洛阳近郊生态文旅胜地 [1] - 景区采用"以电代气、全域电气化"方案,灯光、水系、锅炉、炊具等全部由电能驱动,成为"全电景区" [1] - 2021年投入运营后新增摩天轮、空中飞船等游乐设施,多样化项目吸引游客,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2] - 2024年1至5月景区用电量达249.94万度,同比增长5.28%,累计接待游客130多万人次 [2] - 灯光夜景成为最大亮点,夜间客流占比超过70% [2] 电力配套 - 电力部门将景区配变总容量从4320千伏安提升至5540千伏安,实施"双电源"升级改造 [2] - 建立"一对一"沟通机制,节假日对重点点位开展特巡保障电力平稳运行 [2] - 因地势高低落差大,初期便设计整体亮化方案,克服山路崎岖等施工困难 [1][2] 经济效益 - 景区容纳300多个商户,提供13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7个村上千名村民就业 [2] - 利用沟域地形建设39家特色民宿,实现村民就近就业增收 [2] - 文旅兴村模式将传统村落转变为文旅地标,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示范 [3]
(乡村行·看振兴)内蒙古西部村民:不再羡慕城里人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0:34
乡村生活改善 - 村民刘翠英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家中已安装自来水、抽水马桶、洗衣机和淋浴设施,与城市生活无异 [1] - 村民从砖房搬入楼板结构房屋后,生活方式逐渐城市化,注重健康饮食和居家环境 [1] - 68岁的刘翠英和老伴将土地流转,每年领取租金,生活重心转向居家整理和锻炼身体 [2] 文化娱乐与消费升级 - 纳林希里村文化活动丰富,包括乡村旅游活动和乌兰牧骑演出,村民文化生活品质提升 [2] - 村民收入增加,普遍购置小轿车,周末驱车周边游玩成为新消费习惯 [2] 乡村经济发展 - 村集体经济已超过100万元,计划通过"政府+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公司+村集体+农牧户"模式发展特色养殖和蔬菜大棚项目 [4] - 村党支部书记张鑫计划实施土地整合项目,发展德州乌驴养殖和蔬菜大棚,丰富城乡"菜篮子" [4] 社会保障与未来规划 - 预计年底前为年龄较大村民缴纳部分保险,进一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3][4] - 纳林希里村环境改善,房屋错落有致,道路整洁,整体焕发生机与活力 [4]
扬州市江都区:监督整治护航美丽乡村建设
固体废物非法倾倒整治行动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纪委监委发现宜陵镇团结村存在半夜偷埋垃圾现象,实地走访确认小河滩附近有强烈异味但无法直接确认填埋行为[1] - 针对固体废物非法倾倒隐蔽性强特点,区纪委监委联合检察、公安、环保等多部门开展实地督查,区委巡察办牵头对宜陵镇进行固体废物处置机动巡察[1] - 在全区范围开展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填埋专项整治,发现5个镇存在固废非法处置问题,共挖掘14条问题线索并对17人进行党纪政务立案[1] 协同治理机制建设 - 建立"纪检+环保+住建+城管+属地政府"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向问题突出的3个镇制发监察建议[2] - 通过微信公众号对违纪违法干部进行实名通报,制作《正风》等警示教育片强化震慑效果[2] - 形成生态环境局等四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建立"定点值守+流动巡查"双线监督机制,实施域内外垃圾闭环管理规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