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觉悟”精神 传承信仰之光
央广网·2025-09-05 06:42
历史背景与革命活动 - 1919年周恩来 邓颖超等20名青年在天津成立觉悟社 以革新 革心 自觉 自决为宗旨 通过《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唤醒民众并开展街头活动[1] - 1920年周恩来 郭隆真等人因请愿释放被捕代表遭军警逮捕 在狱中坚持绝食斗争并办读书会继续追寻真理[1] - 1919年9月21日李大钊到天津演讲 鼓励社员研究世界革命新思潮 为改造中国而奋斗[2] 红色资源保护与数字化建设 - 2021年《天津市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条例》施行 首次以地方法规明确红色资源认定标准 将觉悟社旧址等150余处遗迹纳入名录[4] - 同步搭建数字化档案平台 实现文物史料可查 可溯 可传[4] - 建成5万平方米思政课虚拟仿真中心 红色资源中心及12个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室 免费向大中小学开放[4] 文旅融合与创新传播 - 2024年觉悟社成立105周年之际启动京津冀红色文旅研学线路 串联重要革命场馆和研学基地 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7] - 推出线上解谜游览项目《寻找第二十一人》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古今青年薪火相传 推动红色记忆从静态展览向动态传播转型[7] - 高校学子演绎觉悟薪火沉浸式党课 深刻感受先辈理想信念和爱国精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