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策展型商业
icon
搜索文档
盈展退出The Box,非标商业进入淘汰期?
36氪· 2025-08-21 00:33
盈展集团运营困境 - 盈展集团因重资产运营陷入现金流困境 导致多个商业更新项目运营权移交 如TX淮海移交百联集团 The Box朝外向产权方移交运营权[1][2][3] - 非标商业进入淘汰期 同类项目如广州YCC天宜因盈利不善在2023年五一前关闭[3] 非标商业定义与背景 - 非标商业指非固定模式 非连锁 强调个性与差异的商业实践 与标准商业模式对立[5] - 诞生与城市更新 消费者线下需求转变 非标品牌崛起相关[6] - 面临地产行业低谷周期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商业模式尚未跑通等挑战[7] 策展型非标商业的兴起 - 盈展集团2019年推出TX淮海 定位"潮流策展型零售空间" 试营业首月客流突破60万人次[8] - 区别於传统商场如K11: TX淮海聚焦Z世代 融合艺术展览 潮流买手店 街头文化 主打边逛展边购物[8] - 策展型商业服务细分垂直人群 满足打卡分享需求 通过社交媒体抬高热度[11] - 主理人品牌占比高: The Box朝外达30%-40% 传统商场仅10%左右[11] 品牌与运营方合作模式 - 运营方与品牌关系类似"合伙人" 共创活动 The Box朝外将品牌策划能力作为租赁合同硬性要求[15] - 品牌如Old Order通过非标商业打开线下市场: COSMO店首月业绩创新高 因视觉冲击力强吸引打卡[12] - 非标商业提供租金优惠 装修补贴 吸引线上品牌线下拓展 如Old Order Bad Market BLACKHEAD等[11][12] 运营挑战与策略 - 依赖高频活动引流: TX淮海开业第一年举办115场活动 平均每月10场 The Box朝外几乎每天有活动[16] - 新兴品牌线下引流能力有限 需引入标准化内容平衡风险 如连锁餐饮或热门业态[18] - 案例: Nike在TX淮海开设中国首家Nike Style零售概念店 提供数字化服务 营业至深夜[19] 可持续性难题 - 招商可持续性受挑战: 品牌线下开店谨慎 成熟后倾向进入传统商场低成本复制店型 如Old Order全国60余家门店多位於万象系 龙湖系商场[20] - 潮流变化快速: 项目生命周期短 需不断更新品牌与体验 易陷入同质化竞争 如二次元策展商业出现库存积压[21][22] - 商业模式依赖活动策划收益: The Box朝外大部分营收通过市场部与品牌策划活动落地获得 但投入产出不稳定 需长周期培育[22] 非标商业新趋势 - 近郊文旅型非标商业崛起: 如檀谷 上海蟠龙天地 主打松弛感 微度假体验 利用自然或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公共空间[26] - 社区型非标商业受欢迎: 如上海鸿寿坊 成都麓湖CPI 满足"15分钟生活圈"需求 注重精神生活和社区归属感[28][29] - 活动IP化提升可持续性: 阿那亚戏剧节等内容IP加持项目品牌力 檀谷计划新增自营酒店并通过品牌合作联营三家酒店承接流量[28] 行业整体转向 - 非标商业发展5年进入去网红化阶段 走向精细化运营 围绕目标人群做更精准定位[26] - 消费者更关注体验价值而非"非标"概念 注重是否好玩 值得去等直接感受[29]
成都“潮人浓度”最高的商场,全名单来了!
36氪· 2025-05-13 02:58
成都时尚商业发展概况 - 成都被誉为中国时尚第三城和西南地区"时尚心脏",拥有多元包容的时尚态度和活跃的消费市场 [1] - 成都太古里LV销售额常年稳居全国前三,本土头部主理人品牌扎堆进驻麓湖CPI等商业体 [1] - 五一期间东郊记忆园区总客流量超60万人次,相比春节再创新高 [1] - 商业地产观察梳理了成都最潮的7大商业体,包括东郊记忆、天荟万科广场、太古里等 [1] 成都东郊记忆 - 前身为国营红光电子管厂,2021年6月焕新开业,年总客流量达1700万人次 [1][2] - 2025年春节期间20-35岁游客占比达30%,外地游客和年轻人占比过半 [2] - 形成"音乐展演"、"数字文创"、"国潮时尚"三大首店矩阵,引入OLDSPEAK、1807复合式总部等品牌 [5][6] - 每年举办各类活动上千场次,包括"公共艺术计划"、"东市"市集IP等原创活动 [11][13] - 独创"工业遗存+数字展演"模式和"策展型商业"运营体系,带动杉板桥升级为成都新消费极核 [15] 成都天荟万科广场 - 2019年12月开业,招商率超98%,首店占比30%,2023年销售额首次超3亿元 [16] - 2024年销售额再破3亿元,7家品牌破千万,9家破500万,全年客流超1200万人次 [16] - 构造国内潮流品牌核心生态圈,引入1807、S45、MEDM等14家TOP级流量头部潮牌 [18][19] - 是国内首批集齐"滑板友好、骑行友好、宠物友好"的街区,成立T·369骑行俱乐部 [22][24] - 2024年发起成立成都主理人品牌发展促进会,助力1807等品牌走向全国 [27][28] 成都太古里 - 年均接待逾3000万访客,零售占比40%-50%,餐饮20%-30%,其余为艺术展览与非遗工坊 [28] - 引入Cartier Maison、CAFÉ DIOR等奢侈品牌高稀缺店型,以及LEMAIRE中国首店等 [29][30] - 三年间215个品牌开设新店或升级,约80个品牌携区域或全国首店进驻 [30] - 从2016年起引进Maison Margiela等设计师品牌,近年引入On昂跑中国首家旗舰店等运动户外品牌 [31] - 开业以来策划超50场高品质文化艺术活动,如"请就座"艺术装置等 [34][35] 成都麓湖CPI - 2024年3月开放,绿化覆盖率238%,生活方式零售占比约70% [36][37][39] - 引入SND、hug等买手店,jajainthemoment线下首店月坪效达7000-7500元 [39][40][43] - 2024年国庆期间SND买手店创全国第一销售业绩,Bake no title餐饮坪效稳定在3000元左右 [43] - 2024年五一期间二期KOKO MARKET试营业,引入南食召成都首店等9家品牌 [44] 成都晶融汇 - 2020年12月焕新开业,引入1807、Randomevent®等潮牌首店 [45] - Banana in蕉内开出全国首家S+级形象旗舰店,近500平米跨层门店 [46] - 引入SHONEN JUMP CAFÉ西南首店、MUMULAND木灵动漫西南首店等二次元业态 [47] - 2024年策划泡泡玛特Nyota全国首展等艺术活动,成为"青年人的嘴替" [50][51] COSMO成都 - 2022年底亮相,定位"青年磁场",127个品牌中超50%为全国西南首店 [52][56] - 2024年策划113场青年活动,包括13场艺术展览和29场品牌发售 [59] - 空间规划6:4的体验区与商业区比例,设置CONER社交空间等 [59] - 2025年引入PMW旗舰店、RoselessRose全球首店等新锐品牌 [57] 成都GOGO EGO - 2024年5月1日开业,自营"EGO潮流超市"引入200多个小众潮牌 [61][64] - 分层定位潮流风格,如L1层球鞋潮牌、L2层山系户外等 [66] - 设计亮黄色主视觉和腊肠狗IP,改造"网红走廊"螺旋斜坡 [67] - 推出1000㎡EGO·KPOP空间和KPOP天台市集等主题活动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