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展集团运营困境 - 盈展集团因重资产运营陷入现金流困境 导致多个商业更新项目运营权移交 如TX淮海移交百联集团 The Box朝外向产权方移交运营权[1][2][3] - 非标商业进入淘汰期 同类项目如广州YCC天宜因盈利不善在2023年五一前关闭[3] 非标商业定义与背景 - 非标商业指非固定模式 非连锁 强调个性与差异的商业实践 与标准商业模式对立[5] - 诞生与城市更新 消费者线下需求转变 非标品牌崛起相关[6] - 面临地产行业低谷周期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商业模式尚未跑通等挑战[7] 策展型非标商业的兴起 - 盈展集团2019年推出TX淮海 定位"潮流策展型零售空间" 试营业首月客流突破60万人次[8] - 区别於传统商场如K11: TX淮海聚焦Z世代 融合艺术展览 潮流买手店 街头文化 主打边逛展边购物[8] - 策展型商业服务细分垂直人群 满足打卡分享需求 通过社交媒体抬高热度[11] - 主理人品牌占比高: The Box朝外达30%-40% 传统商场仅10%左右[11] 品牌与运营方合作模式 - 运营方与品牌关系类似"合伙人" 共创活动 The Box朝外将品牌策划能力作为租赁合同硬性要求[15] - 品牌如Old Order通过非标商业打开线下市场: COSMO店首月业绩创新高 因视觉冲击力强吸引打卡[12] - 非标商业提供租金优惠 装修补贴 吸引线上品牌线下拓展 如Old Order Bad Market BLACKHEAD等[11][12] 运营挑战与策略 - 依赖高频活动引流: TX淮海开业第一年举办115场活动 平均每月10场 The Box朝外几乎每天有活动[16] - 新兴品牌线下引流能力有限 需引入标准化内容平衡风险 如连锁餐饮或热门业态[18] - 案例: Nike在TX淮海开设中国首家Nike Style零售概念店 提供数字化服务 营业至深夜[19] 可持续性难题 - 招商可持续性受挑战: 品牌线下开店谨慎 成熟后倾向进入传统商场低成本复制店型 如Old Order全国60余家门店多位於万象系 龙湖系商场[20] - 潮流变化快速: 项目生命周期短 需不断更新品牌与体验 易陷入同质化竞争 如二次元策展商业出现库存积压[21][22] - 商业模式依赖活动策划收益: The Box朝外大部分营收通过市场部与品牌策划活动落地获得 但投入产出不稳定 需长周期培育[22] 非标商业新趋势 - 近郊文旅型非标商业崛起: 如檀谷 上海蟠龙天地 主打松弛感 微度假体验 利用自然或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公共空间[26] - 社区型非标商业受欢迎: 如上海鸿寿坊 成都麓湖CPI 满足"15分钟生活圈"需求 注重精神生活和社区归属感[28][29] - 活动IP化提升可持续性: 阿那亚戏剧节等内容IP加持项目品牌力 檀谷计划新增自营酒店并通过品牌合作联营三家酒店承接流量[28] 行业整体转向 - 非标商业发展5年进入去网红化阶段 走向精细化运营 围绕目标人群做更精准定位[26] - 消费者更关注体验价值而非"非标"概念 注重是否好玩 值得去等直接感受[29]
盈展退出The Box,非标商业进入淘汰期?
36氪·2025-08-21 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