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种粮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之北,当大麦的生命力遇见汾酒匠心
北京商报· 2025-08-08 05:0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科技种粮和全产业链质控提升原粮品质与供应稳定性 强化"品质汾酒"战略以应对高端白酒市场竞争 [1][4][11] 原粮基地建设 - 在新疆奇台建立大麦制种基地 依托年日照3000小时和无霜期160天的气候优势试种专用品种"汾酒大麦1号" [2][4] - 原粮基地总规模达140万亩 覆盖北纬36°-45°黄金种植带 保障高粱/大麦/豌豆的稳定供应 [4] -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实现产业扶贫 [9] 品质管控体系 - 2009年起自建原粮基地 制定"测天下吉壤为我所种"战略目标 实现从种植到生产的全程可控 [5] - 发布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 建立全链质控网络确保原料可追溯 [7] - 采用智能化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手段 精准管控原粮生长过程 [7] 财务表现与战略方向 - 2024年实现营收360.11亿元 净利润达122.43亿元 [11] - 持续扩大原粮基地规模 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提升产品竞争力 [11] - 将绿色原粮基地定位为"第一车间" 作为高质量发展和复兴纲领的核心环节 [8]
四川加大政策、技术、模式的支持和创新力度 让农户种粮有赚头有奔头
四川日报· 2025-07-09 00:24
政策支持 - 种粮补贴政策覆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和种粮大户补贴 [6][7] -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四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约66亿元,亩均补贴约120元 [7] -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四川稻谷补贴资金9.6亿元,亩均补贴约70元 [7] - 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行定额补贴,补贴额不超过上年同档次产品市场销售均价的30% [7] - 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金额分别达到1100元/亩、800元/亩、700元/亩 [7] - 2024年四川种粮大户补贴标准提高到成都平原区100元/亩、丘陵山地区200元/亩 [8] 技术应用 - 四川发布19项粮油作物主推技术、26个主推品种 [6][9] - 杂交稻高产高效机插栽培技术将成苗率提高到80%以上,节约10%-15%肥料使用量,亩均增收300元 [9] - 杂交稻机械化精准条播育插秧技术节约播种量35%以上,产量提高6.7%,综合效益提高95.6元/亩 [9] - 西南冬麦区小麦大面积抗逆丰产高效生产技术每亩节约成本120元以上 [9] - 优质专用品种供给从2012-2017年的55个提升到2018-2023年的578个 [10] - 四川良种覆盖率、技术到位率均达到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5%提高到2023年63.9% [10] 经营模式 - 四川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达9028个,服务小农户227万余户,占服务对象总数89% [6][11] - 农业社会化服务可降低亩均生产成本30%以上,增产约10% [11] - 涌现出"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和"订单收购+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 [12] - 2023年四川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户均从合作社获得直接收益超1200元,家庭农场带动89万人就业 [12] 经济效益 - 2024年四川种粮面积超30亩的种粮大户数量达到4.2万户 [6] - 种粮大户7000亩小麦平均亩产800斤,粮价1.2元/斤,总收入670多万元,扣除成本后收益100万元 [8] - 种粮大户500多亩水稻售价1.7元/斤,亩产1000斤,扣除1000元/亩成本后纯效益达700元/亩 [10]
麦收过八成!安徽夏粮有望再迎丰收
新华社· 2025-05-30 14:24
小麦收割进度 - 安徽省已收获小麦3626 27万亩 进度达83 51% 除滁州 宿州 淮北外 其余地区抢收基本结束 [1] - 安徽省常年小麦播种面积约4300万亩 属于全国夏粮主产省 [1] 单产提升与科技应用 - 凤台县合作社1400亩小麦平均亩产同比增加200斤 实现颗粒归仓 [1] - 科技手段包括测土配方施肥 返青拔节期复合肥喷施 干热风防治等科学化管理措施 [1] - 省级统筹安排近5000万元资金推进小麦稳产增产技术覆盖 [2] 农机投入与减损成效 - 安徽省计划投入16万台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 目标将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2] - 农机手通过精细化 智能化作业实现减损增收 典型案例显示损失率显著降低 [2] 生产形势评估 - 全省小麦生产克服持续旱情影响 总体形势稳定 有望再获丰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