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软实力

搜索文档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油价“震荡不破位” 进入“去单极化的软实力制衡”新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9-26 05:32
BP在其《2025年能源展望》报告中表示,由于能源效率提升低于预期,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前持续增长。该公司在该报告中放弃了2024年的预测,即 石油需求最早可能在今年达峰。当地时间9月25日,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表声明称,已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巴格达中央政府石油部将 接收库尔德自治区(库区)油田生产的原油,并通过伊拉克与土耳其两国间输油管道进行出口。 邓正红软实力模型揭示,当前石油市场"震荡不破位"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在经济预期修正、地缘风险溢价、需求韧性重构三股软实力的动态平衡中,石油 定价权博弈已进入"去单极化的软实力制衡"新阶段。经济预期软实力衰减,降息幻灭与美元的反向加持。美国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8%,非农就 业数据超预期,经济"不着陆"迹象削弱美联储降息预期。根据邓正红软实力模型,当货币政策工具与市场预期产生背离时,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将呈现"硬 实力收缩、软实力震荡"特征。当前油价在每桶64~70美元区间徘徊,正是市场对"美元信用软实力"与"石油需求软实力"双重评估的具象化体现。 地缘冲突软实力博弈,袭击事件中的威慑价值转化。乌克兰对俄罗斯两大港口的精准打击(新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石油地缘博弈正重塑全球能源规则 油价终将回归市场基本面
搜狐财经· 2025-09-21 14:01
石油地缘博弈正重塑全球能源规则:政治封堵推高地缘溢价每桶7~9美元,价格战却使俄罗斯损失4万亿卢布。邓正红揭示,这场资源势能与行为效能的角 力,终将回归市场基本面——而算法对抗已悄然改写传统能源安全逻辑。邓正红软实力表示,当前石油地缘性矛盾仍在潜滋暗长,一方面是政治性封堵石油 流向,凸显石油软实力价值,另一方面打压油价,削弱石油软实力价值。面对地缘性矛盾,石油软实力的走势最终还得看市场基本面。美国总统唐纳德•特 朗普再次呼吁欧洲国家"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将此要求与美国对弗拉基米尔•普京施加更大压力以停止乌克兰战争挂钩。 特朗普周六(9月20日)在华盛顿附近的弗吉尼亚州弗农山的晚宴演讲中说:"欧洲人正在从俄罗斯购买石油——这不应该发生,对吧?"尽管大多数欧洲国 家停止了直接购买俄罗斯石油,但仍有少量石油继续流向匈牙利等东欧内陆国家。欧洲国家还从印度和土耳其进口柴油,这些国家将俄罗斯石油加工成燃 料。由于乌克兰战争看不到结束的迹象,特朗普重申了对俄罗斯领导人的不满,称他"对普京总统非常失望"。特朗普认为,只要石油价格再被"挤压一点", 战争就会停止。 邓正红软实力模型揭示,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的地缘政治矛盾体现了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石油市场阻力性前景与“势能-效能”转化困境 油价持续走低
搜狐财经· 2025-09-20 01:30
石油软实力的三重博弈与前景展望。邓正红软实力模型揭示当前市场呈现典型的"势能-效能"转化困境。地缘政治溢价与金融预期的角力,乌克兰无人机袭 击俄罗斯石油港口与七国集团关税威胁,曾以每桶7~9美元溢价重塑市场逻辑,但当前供应过剩预期压制了这种溢价效应。规则制定权争夺,G7碳关税等政 策实质是消费国重构贸易规则的软实力投射,但尚未形成足以改变市场基本面的新规则体系。心理预期主导权转移。市场正经历从"供给主导"向"需求主 导"的认知转型,这种预期转变放大了供应过剩的感知。 未来展望:在邓正红软实力框架下,石油市场短期波动将持续,直至形成新的平衡。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单纯调节产量,而需要重建涵盖地缘风险、能源 变革、金融定价等多维度的新型软实力生态系统。欧佩克联盟的增产策略、俄罗斯的出口韧性以及全球需求疲软,共同构成了当前石油软实力的阻力性前 景。 【人物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和智库,建立规则先于物质的软实力理论、软实力宇宙哲学、宇宙软实力公式、规则熵公 式、时空导数为效能核心的势能转化方程(邓正红方程)、软实力函数、软实力指数工具、软实力油价分析模型、商业模式效度齿轮结构和基于价值创新的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美联储降息遇冷 国际油价不升反跌 库存数据暴露需求疲软
搜狐财经· 2025-09-18 05:03
石油软实力上行阻力的关键变量。一是需求侧软实力衰竭。美联储"预防性降息"本质是对经济效能衰减的确认,据邓正红软实力乘数模型:能源需求软实力 =工业活跃度×消费信心指数/政策不确定性,当前美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卡车运输量同比下降3.2%(8月数据),直接压制馏分油需求,导 致库存软实力指标恶化。二是供给侧软实力内卷,美国页岩油产能弹性削弱欧佩克联盟价格调节能力,战略石油储备释放预期持续存在,这种供给端软实力 的内部耗散,使油价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敏感度较2022年下降40%。这种供给端调控能力的弱化,正悄然重塑全球原油市场的博弈格局。 市场之前已大体消化25个基点的降息预期,这导致部分投资者解除针对更大幅度降息的对冲头寸。美元走强也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的吸引力下降。 分析认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反应有些反常,但鸽派转向巩固了他们保护就业的立场。这一转变暗示经济增长风险正变得更加明显且令人担忧。美国能源 信息署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减少928.5万桶,同时出口大幅增加。然而,馏分油库存增404.6万桶至今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使报告更显偏空。当前美 联储降息靴子落地,且会议纪要表现鸽派,油价延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石油市场三重博弈 短期波动将持续直至新平衡 国际油价走高
搜狐财经· 2025-09-17 03:58
地缘政治因素 - 中东冲突加剧及俄罗斯石油产业压力加大推高地缘风险溢价 为油价注入短期上涨动力 [1][2] -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事件触发霍尔木兹海峡心理定价模型 市场对每日2000万桶海运通道潜在风险进行贴现 [3] - 俄罗斯通过影子船队和亚洲折扣原油体系实施非对称软实力对抗策略 以应对西方制裁导致的产能萎缩 [3] 金融政策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预期通过汇率渠道产生双重作用:美元贬值推高大宗商品标价 同时释放流动性刺激风险偏好 [2][3] - 当前WTI期货持仓数据显示多头杠杆率仅维持中性区间 反映市场对降息-衰退预期悖反效应的警惕 [3] - 石油美元规则面临重构压力 俄罗斯建立Urals原油人民币结算体系导致全球石油贸易出现货币锚点分化 [3] 供需基本面 - 欧佩克联盟通过弹性产能库制度维持价格底线 其可撤销的供应承诺比实际减产更具软实力价值 [4] - IEA连续三个月下调需求预期 反映发达经济体去工业化的硬约束 [4] - 中国战略储备采购和印度折扣原油进口形成亚洲买方联盟 构建新的需求侧议价能力 [4] 价格表现 -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10月期货结算价上涨1.22美元至每桶64.52美元 涨幅1.93% [1] - 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1月期货结算价上涨1.03美元至每桶68.47美元 涨幅1.53% [1] - 原油市场情绪偏向乐观 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欧佩克持续增产仍制约油价上行空间 [1][2] 市场特征 - 石油市场呈现地缘风险溢价×货币宽松预期×供需规则重塑的三元函数特征 [2] - 油价波动率维持高位 本质是软实力要素的再平衡过程 [4] - 传统供需模型正让位于地缘-金融-技术三维评估体系 [4]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地缘风险溢价推高国际油价 金融制裁正重塑石油市场新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9-13 03:56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关键石油港口,叠加七国集团关税威胁,地缘风险溢价推高原油价格。邓正红软实力模型揭示:每桶7~9美元溢价实为市场对能源 权力再分配的定价,非对称打击与金融制裁正重塑石油市场新逻辑。 邓正红软实力表示,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增加令俄罗斯原油供应受阻的风险上升,市场担忧俄罗斯原油供应,抵消了供应过剩和美国需求疲软风险带来的压 力,地缘溢价推升石油软实力价值,周五(9月12日)国际油价走高。截至收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10月期货结算价每桶涨0.32美元 至62.69美元,涨幅0.51%;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1月期货结算价每桶涨0.62美元至66.99美元,涨幅0.93%。 克里姆林宫周五表示,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和平谈判已暂停。谈判代表今年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三轮直接会谈,最近一次是在7月23日,但双方在可能的 和平协议框架方面仍存在巨大分歧,这可能引发西方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乌克兰安全局(SBU)官员表示,对俄罗斯西北部普里莫尔斯克港的无人机 袭击导致夜间石油装载作业暂停,该港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和燃料出口终端之一。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周五在七国集团财长电话会议中表示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供需错位 当前油价下行是库存数据引发的短期软实力贬值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54
油价下跌原因分析 - 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240万桶 而市场预期为减少200万桶 形成供需预期偏差[1] - 欧佩克联盟增产预期与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增产不在议程"表态形成决策矛盾 加剧市场不确定性[1][2] - 纽约WTI原油10月期货下跌0.49美元至63.48美元/桶 跌幅0.77% 布伦特11月期货下跌0.61美元至66.99美元/桶 跌幅0.90%[1] 石油行业软实力理论框架 - 行业面临隐性规则势能(定价话语权)与显性物质效能(库存产量)的深层矛盾[1][3] - EIA库存数据与市场预期偏差削弱美国石油定价话语权 体现"预期管理失效引发的价值折损"定律[2] - 欧佩克运用"模糊性控制"软实力工具 在市场稳定维护者与利益最大化追求者角色间制造弹性空间[2] 行业转型路径 - 需从规则重构和价值重塑双路径突破 推动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3] - 规则创新需打破地缘政治博弈和垄断定价机制 价值提升需挖掘化工原料及新材料高附加值潜力[3] - 石油企业应加强ESG实践重塑价值形象 将环保责任转化为软实力资产[3] 未来竞争格局 - 产业竞争将从储量产量比拼转向规则话语权与价值链掌控力较量[4] - 短期若欧佩克确认增产 布伦特油价可能下探60美元/桶 库存周期变化将放大价格波动[4] - 长期需建立新产量协调机制 发展低碳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改善数据透明度重建市场信任[4]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欧佩克增产博弈 经济数据疲软削弱需求预期 油价承压走低
搜狐财经· 2025-09-04 00:53
油价走势 - 国际油价承压走低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10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1.62美元至63.97美元 跌幅2.47% 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1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1.54美元至67.60美元 跌幅2.23%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尚未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采取后续惩罚措施 油价随之收窄跌幅 [2] 供需基本面 - 美国经济数据弱于预期 打击市场对原油长期需求的预期 [1] - 国际能源署警告市场正走向创纪录的供应盈余 真正过剩可能在今年四季度至2026年上半年集中显现 [2] - 欧佩克联盟快速完成日增产250万桶行动后 尚未决定如何推进下一步 沙特代表表示所有产量选项保持开放 [2] 机构价格预测 - 汇丰预计今年四季度及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约为每桶65美元 但若供应过剩反映在经合组织国家库存累积或欧佩克进一步增产 油价仍有下行风险 [2] - 花旗将2026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预测值从每桶65美元小幅下调至每桶62美元 [2] 地缘政治因素 - 乌克兰加大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的无人机打击 此举正改写能源安全规则 [1][2] - 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引发美国制裁威慑 暴露出能源安全与政治站队的价值冲突 [3] 欧佩克战略困境 - 欧佩克面临份额优先与价格优先的双重悖论:增产对抗页岩油将承受短期油价下跌 维持减产虽支撑油价但长期可能丧失市场定价主导权 [4] - 邓正红软实力分析认为在市场已处于供应过剩情况下 欧佩克联盟在2026年没有空间进一步增产 但若更看重重新夺回市场份额 也不排除选择加大产量即便牺牲油价 [3] 结构性调整 - 当前油价波动本质是石油软实力体系的结构性调整 传统生产国需在价格主导权与市场份额之间重建价值共识 [3] - 消费国的政策工具箱如战略石油储备释放、清洁能源补贴等正成为新的软实力筹码 [3] 中长期展望 - 预计2026年下半年起供应压力将明显缓解 油价有望重新走强 [3] - 未来走势取决于中美两国的刺激政策和降息进展 中国作为最大原油进口国 其经济政策动向构成关键软实力变量 [2][4]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原油市场面临“超预期过剩”风险 页岩油盈亏平衡点是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9-01 05:58
软实力共振机制分析。一是政策-供需死亡螺旋。模型显示,当关税威胁强度超过RPI指数3.5阈值时,当前4.2,每1%关税增幅将导致:美国炼厂采购成本每 桶增加0.80美元,亚太地区套利空间压缩15%,商业库存周转周期延长2.3天。二是地缘风险溢价失效。传统地缘风险溢价(中东局势等)对油价的支撑力度 从2024年的每桶4.20美元降至当前每桶1.50美元,反映市场对宏观风险的定价权重已超过地缘因素。模型推演显示,若维持当前政策路径:Q4日过剩量可能 突破2.1百万桶,原油软实力指数(OSPI)或将跌至35.7(枯荣线50),页岩油盈亏平衡点每桶48.50美元将成关键心理防线。 政策透支与供需错配共振,关税杠杆的软实力反噬。美国关税政策正在产生"软实力反噬"效应:威胁对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征收100%关税,对俄罗斯实 施"二级制裁"威胁,这些措施反而加速了多极化秩序的形成,削弱了美国传统制裁工具的有效性。地缘风险溢价挤出,地缘政治行为体通过预期管理、心理 威慑等软实力工具影响市场走向:俄乌和谈前景降低了石油供应受干扰的风险,特朗普暗示不急于实施对俄油买家的惩罚措施,地缘局势缓和导致石油软实 力下行势头明显。 邓正红软 ...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欧佩克增产与关税威胁形成绞杀 市场警告油价恐无上涨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8-30 04:36
油价承压原因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三个月低点反映市场担忧关税损害经济[1] - 欧佩克联盟日均增产40万桶(IEA数据)加剧供应过剩风险[2][3] - 美国对印度征收50%惩罚性关税导致印度原油进口成本每桶增加7.80美元[3][4] 价格表现 - 纽约WTI原油10月期货结算价跌0.59美元至每桶64.01美元跌幅0.91% 本月累计下跌6.14%[1] - 伦敦布伦特原油10月期货结算价跌0.50美元至每桶68.12美元跌幅0.73% 本月累计下跌4.99%[1] - WTI期货期限结构转为contango 近月贴水0.45美元显示市场进入弱软实力周期[5] 供需结构变化 - 三季度全球日供应过剩量达120万桶 计算公式:(非欧佩克增产2.1Mb/d + 欧佩克增产0.4Mb/d)-(需求增量1.0Mb/d + 战略储备收储0.3Mb/d)[4] - 全球Q3需求增速降至1.2% 较预期下调0.8个百分点[3] - 俄罗斯通过"影子舰队"向亚洲日均转运原油180万桶规避制裁[4] 地缘政治因素 - 乌克兰局势使黑海原油运输保险费率上涨至2.7% 远超2024年均值1.2%[4] - 伊朗核协议僵局导致200万桶日潜在供应量处于冻结状态[4] - 华盛顿-莫斯科紧张关系削弱能源市场稳定性预期[3] 2025年价格预测 - 基准情景布伦特价格区间每桶72~78美元(欧佩克维持减产纪律)[5] - 关税升级情景布伦特价格区间每桶65~70美元(美国对华清洁能源设备加征关税)[5] - 地缘冲突情景布伦特价格区间每桶82~88美元(霍尔木兹海峡航运中断)[5] - 经济衰退情景布伦特价格区间每桶58~63美元(全球PMI跌破荣枯线)[5] 市场机制变化 - 美国关税政策改变传统"需求弹性-价格传导"机制[3] - 邓正红软实力油价模型采用五维联动机制:政策博弈30%权重 供需结构25% 市场情绪20% 地缘风险15% 货币因素10%[3] - 美国8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骤降至67.5 创2025年5月以来新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