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网数字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自主作业“强筋骨” 核心技能护光明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09:39
今年以来,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进一步加强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在邵光区域运检中心 成立后,组建输电自主作业队伍,通过抓培训、抓弱项、抓技术,持续加快推动输电全业务 核心班组建设进程。 9月28日,经过三天的努力,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输电班人员顺利完成邵武220千伏故盛 线002至075号杆塔玻璃绝缘子、防震锤、销钉更换和增补检修项目,并同步自主开展相关配 套作业,及时消除设备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为国庆期间电网安全筑牢安全基础。 ▲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输电班人员正在进行线路玻璃绝缘子、防震锤等更换工作。孙 亮/摄 抓数字化应用,促进业务模式转型。依托市公司智慧运检中心,推进无人机自主巡检规 模化,推动输电业务在线化、移动化。全电压等级线路周期快巡完成率100%,累计快巡杆 塔5694基,发现并处理缺陷182处,上半年全部雷击故障查找成功率100%,重要线路可视化 全覆盖。 该公司通过进一步推进全业务核心班组建设,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实现核心业务自主 化、核心技能专业化、作业行为标准化、业务能力精湛化,全面建设拥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 职业化队伍,推进电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司效率效益,切实把新时代电 力"双满 ...
便携式运维网关: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新范式
中国能源网· 2025-09-18 03:17
在传统的变电站运维模式下,一旦调试电脑携带病毒或遭遇恶意攻击,风险会直接传导至变电站核心设 备,可能导致数据篡改、设备停运,甚至影响区域供电。此次培训的核心,是推广 "运维电脑+便携式 运维网关+被运维设备" 的新型运维模式,在传统直连链路中加入便携式运维网关这一 "安全隔离带"。 该网关具备三重核心防护能力:一是实现物理隔离,阻断运维终端与变电站设备的直接数据交互;二是 支持双向身份认证,只有通过网关认证的终端才能发起运维请求;三是具备流量过滤功能,可实时拦截 异常数据传输,从源头防范病毒入侵、非法访问等风险。该设备既不影响数据采集、设备调试等核心业 务,又能守住网络安全底线。培训过程中,班组结合变电站运维实际场景,详细了解便携式运维网关的 参数配置、设备适配、故障排查等操作。参训人员逐一上手练习,针对网关与不同型号设备的适配、数 据传输管理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随着电网数字化转型加速,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 "关键节点",其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电力可靠供 应,破解运维环节的安全风险已成为班组业务的重中之重。未来,该班组将持续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推 动技术创新与安全防护深度融合,为电网安全稳定运 ...
轨道交通绝缘保护头部企业 益坤电气IPO进入问询阶段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公司IPO与募资计划 - 北交所IPO进入问询阶段 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284.71万股[1] - 募集资金用途:10551.57万元用于绝缘保护电气系列产品扩产项目 4991.2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4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 行业政策背景 - 建设交通强国是国家长期战略 轨道交通发展重点转向清洁能源、低碳高效和智能化转型[2] - 电力系统获政策支持推动装备结构优化升级 向柔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2.38亿元→2.84亿元→3.39亿元 净利润:1785万元→4175.87万元→5439.34万元[3]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轨道交通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海外业务毛利率改善 新产品杜力顿芯体增长 氧化锌等原材料价格下降[3] 技术与产品优势 - 掌握压敏电阻性能优化、有机硅绝缘材料配方等核心技术 实现从电阻片、复合绝缘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4] - 主要产品包括避雷器、绝缘子、熔断器和在线监测装置 应用于和谐号、复兴号系列动车组[1][4] - 开发避雷器智能监测系统 形成"绝缘保护+智能监测"协同优势[4] 市场地位与认证资质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入选工信部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1] - 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标准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 - 持有CRCC、IRIS国际认证 成为中国中车、国铁集团核心供应商 与西门子等国际巨头长期合作[4] 重点项目应用 - 产品应用于复兴号、CR450试验列车(时速450公里)、雅万高铁等标志性项目[4] 发展前景 - 受益于轨道交通维修市场增长及电网数字化转型政策机遇[2][3] - 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规模扩张巩固行业领先地位[5]
光路科技FR-WIST系列工业交换机助力变电站通信网络升级
中国能源网· 2025-07-11 09:38
行业趋势 - 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变电站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稳定高效的通信系统成为关键基础设施 [2] -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凭借强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及适应极端工业环境能力,逐渐取代传统通信设备,成为站内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 [2] - 电力系统加速向清洁化、数字化、互动化方向发展,智能变电站作为关键节点需具备未来兼容边缘计算、状态感知、远程控制等扩展能力 [5]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光路科技推出FR-WIST系列工业交换机,专为变电站自动化场景设计,已在多地电网项目中稳定应用 [2] - FR-WIST系列支持多光多电接口组合,满足一次设备、二次装置等多类终端接入需求 [3] - 产品采用宽温设计(-40℃~+75℃)和无风扇散热结构,适应高温高湿、强电磁干扰环境 [3] - 具备抗浪涌、防雷击能力,符合DL/T 1214等电力通信规范,支持环网冗余(如ERPS、RSTP)和VLAN划分 [3] - 提供紧凑型与标准机架型双系列形态,适应不同部署场景与容量需求 [3] - 产品已通过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检测认证,验证技术可靠性与工程适用性 [3] 应用场景 - 在过程层支持合并单元、保护测控设备、故障录波器等装置的高速数据交互,确保控制命令和实时采样数据稳定传输 [4] - 在站控层提供高密度端口与高性能转发能力,便于全站数据统一汇聚至调度平台或主控系统 [4] - 通过多级交换结构与灵活组网方式,提升系统可管理性与响应效率 [4] 市场认可与未来规划 - FR-WIST系列已在多项输变电项目中获得高度认可 [5] - 公司将持续深耕电力自动化领域,依托工业通信技术推动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转型 [5][6]
数字尖兵筑梦青春赛道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青年团队多维竞技诠释技术担当
中国能源网· 2025-06-26 15:52
技术创新与实战攻坚 -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数字化部青年团队在"技术创新+实战攻坚"两条战线上取得突破,包括国际发明展、网络安全赛事、业务技能考核及文化传播赛场等多个领域[1] - 研发团队凭借《一种结合传感分析的变电站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上斩获金奖,该技术实现了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网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变电站OPFG光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2] - "85后"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经过700多个日夜的研发,克服技术难题,最终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创新实力[2] 网络安全与技术沉淀 - "陇原先锋"战队在2025年能源网络安全大赛中荣获电网组团体三等奖,在甘肃省网络安全实战演练中斩获团体三等奖,并成功抵御12次模拟攻击[3] - 青年员工通过"发展标签"机制和实战化培养平台快速成长,从"生力军"蜕变为"主力军",未来将继续为电网网络安全筑起坚实防线[5] 业务技能与专业深耕 - 青年代表张芹在国网公司知识产权业务调考中助力省公司获得团体第五名,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6] - 彭磊、吴丫丫在通信专业抽考中双双跻身全省前三甲,通过"专业深耕+持续学习"的成长路径成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8] 文化传播与技术价值 - 袁萍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演讲在公司"安全生产月"比赛中荣获第一名,通过实战案例生动呈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11] - 数字化部青年团队开展"网络安全到基层"等活动,构建"展板+视频+培训"三位一体的宣教体系,实现技术创新与安全守护的双向发力[11] 人才培养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以"四航工程"(思想引航、职业导航、能力续航、全面护航)为核心培养框架,构建"创新引领、实战锤炼、薪火相传、价值辐射"的人才生态[12] - 青年团队与公司数字化转型同频共振,未来将推进数智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12]
强对流天气考验电网韧性 福建以数字化解题破局
中国能源网· 2025-05-30 03:23
电网数字化转型 - 福建电网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主动防御体系,覆盖设备管理、灾害预警、应急抢修,提升供电可靠性 [4] - 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PMS3 0)上线变电设备智能运检微应用,整合设备台账、缺陷记录等数据,构建全生命周期档案,内置故障诊断模型实时预警 [5] - 变电设备智能运检微应用已上线16类异常预警模块,累计发布2000+差异化运维检修工单,检修效率提升超30% [7] 设备运维模式升级 - 运维重心从"故障响应"转向"隐患预防",实现从"应对式管理"到"预见式管理"的升级路径 [5] - 智能化系统打破数据壁垒,融合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信息,实现"预测性维护" [8] - 110千伏忠门变电站案例显示,系统精准捕捉主变压器短路冲击风险,推动检修计划优化 [7] 气象数据应用 - 企业级气象数据服务中心整合65类气象数据,接入678项气象数据(公共526项+精细化121项+自建29项),构建15个应用场景 [9] - 台风"格美"期间生成2808条预警信息和126个应急工单,通过风圈半径模型计算风力影响范围 [10][13] - 山火蔓延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实现24小时监测,2024年1-4月累计预警3647起山火,准确率93 25% [14] 立体监测技术 - 首创"多普勒雷达+遥感卫星+可视化装置"立体监测网络,部署8部雷达、13颗卫星、3万+可视化装置及2826架无人机 [14] - 每6分钟完成10万平方公里区域全景扫描,覆盖全省35千伏及以上线路 [14] 抢修流程重构 - 抢修可视化平台贯通PMS3 0、营销2 0等系统数据,实现故障定位-工单派发-资源调配-进度追踪全链条管理 [16] - 福州案例显示,从接单到修复仅18分钟,进度实时同步至用户手机 [15] - 平台集成电网拓扑图、遥感影像等多维信息,支持全局化调度 [16]
奥 特 迅(002227) -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01:44
财务表现 - 本期财务报告总体亏损较上年扩大 23%,主要因计提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1,599 万元,其中金融工具损益为 -2,992 万元,该损益主要是对外股权投资减值所致 [2] - 经常性损益亏损较上年收窄 43% [2] 盈利驱动因素 - 未来盈利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扩大产品销售,新能源业务由建设电动汽车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示范站转向新能源充电设备销售,扩张海外销售订单与力度 [3] - 开发的兆瓦级柔性充电堆已通过欧标 CE 认证、美国 UL 认证,随着中美贸易战关税税率缓和,推动新能源充电设备在美及其他海外市场落地将带来利润贡献 [3] 行业与公司业绩情况 - 行业处于新能源蓬勃兴起、电网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带来新增长点和巨大市场需求,对电力设备功能和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4] - 公司自 2021 年大规模投资建设集约式柔性公共充电示范站后连续亏损 4 年,虽采取积极经营措施,2021 - 2024 年充电运营负毛利情况持续收窄,但近四年整体业绩仍亏损 [4] 行业发展前景 - 我国电力系统稳健发展,国家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为电力设备行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发展使大功率工业电源设备需求日益增长 [5]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2025 年 4 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 51.5%,进入“以电为主”新阶段,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市场前景广阔 [5]
鸟线共生 比邻而居——国网通辽供电公司守护铁塔云端筑绿巢
中国能源网· 2025-05-16 10:37
生态环境改善与东方白鹳保护 - 通辽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包括湿地修复、水质提升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成为东方白鹳重要的迁徙驿站 [1] - 目前通辽市科左后旗9条输电线路上共有21处鸟巢,观察到东方白鹳100余只 [1] - 东方白鹳全球仅存7000—9000只,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 东方白鹳与输电线路的冲突 - 东方白鹳偏爱在输电铁塔筑巢,其衔来的树枝和铁丝易引发线路短路 [3] - 酸性鸟粪可能导致绝缘子闪络,威胁电网安全 [3] - 国网通辽供电公司以"护线爱鸟"为使命,探索生态友好型解决方案 [3] 科技赋能电网防护 - 在±500千伏伊穆直流线路上采用高强度环氧树脂绝缘板制成的防鸟挡板,形成物理屏障阻挡鸟粪与筑巢材料 [5] - 在220千伏功塔线开展防鸟绝缘喷涂作业,增加线路爬电距离,降低鸟粪引发的线路闪络故障可能性 [5] - 防鸟挡板耐高温、抗老化、耐盐雾腐蚀,适应当地气候 [5] 智慧巡检与生态平衡 - 采用"人巡+机巡"立体巡检模式,利用无人机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鸟类活动轨迹 [7] - 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鸟类筑巢热点区域,建立鸟类活动数据库,动态调整防鸟设施布局 [7] - 使用声光电子驱鸟器和脉冲式驱鸟装置,实现"驱而不伤"的生态平衡 [7] 未来规划与绿色理念 - 计划将防鸟工作纳入电网数字化转型规划,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防鸟设施远程监控和智能运维 [9] - 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鸟类行为学研究,探索更多"护线爱鸟"创新方案 [9] - 国网通辽供电公司以科技与生态结合,推动电网安全与生命律动的和谐共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