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弹射技术

搜索文档
航母“弹射三连”释放哪些信号
经济日报· 2025-09-27 23:42
此次亮相的三型舰载机都颇具代表性。使用电磁弹射,歼-35能以"满油+隐身"优势快速起飞,可做尖刀 突防;歼-15T能以"满油满弹"升空,堪称空中重拳;空警-600是航母编队的"千里眼"和"空中大脑",它 的加入可大幅提高航母编队的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远海攻防作战能力。这三型舰载机性能各有侧重, 技战术互为补充,共同构筑起中国航母战斗群的强大核心战力。 中国海军近日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 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 官宣视频一出,立即引发全球关注。这场"弹射三连"不仅是装备试验的成功,更释放出多重关键信号。 信号一:航母核心技术实现重大跨越。 受限于跑道长度,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方式主要有垂直/短距滑跑起飞、滑跃起飞、弹射起飞三种。垂 直/短距滑跑起飞是基础版,只适合搭载垂直起降类飞机,航程短、载荷少。滑跃起飞是进阶版,用上 翘甲板增大飞机的起飞仰角,对舰载机限制较多,往往难以满载起飞。弹射起飞则是高阶版,用外力助 推飞机加速实现短距起飞,又分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与蒸汽弹射相比,电磁弹射 ...
经济日报:航母“弹射三连”释放哪些信号
经济日报· 2025-09-27 23:30
"弹射三连"是舰载机与航母核心技术的"双向赋能",验证了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 多型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使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为后续各型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 下良好基础。 中国海军近日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 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 官宣视频一出,立即引发全球关注。这场"弹射三连"不仅是装备试验的成功,更释放出多重关键信号。 信号一:航母核心技术实现重大跨越。 受限于跑道长度,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方式主要有垂直/短距滑跑起飞、滑跃起飞、弹射起飞三种。垂 直/短距滑跑起飞是基础版,只适合搭载垂直起降类飞机,航程短、载荷少。滑跃起飞是进阶版,用上 翘甲板增大飞机的起飞仰角,对舰载机限制较多,往往难以满载起飞。弹射起飞则是高阶版,用外力助 推飞机加速实现短距起飞,又分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与蒸汽弹射相比,电磁弹射在效率、维护、 适应性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电磁弹射系统是目前仅有美国和中国掌握的尖端技术,真正实现工程化、舰载化并完成测试的,只有美 国福特号航母和中 ...
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已完成多次海试:进度远超预期,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新浪财经· 2025-09-27 15:05
2023 年 11 月 30 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回应福建舰相关问题时表示,福建舰正在开展系泊试验。 2024 年 5 月 8 日,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 8 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 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 2025 年 9 月 12 日,海军新闻发言人冷国伟海军大校介绍,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 从 2024 年 5 月福建舰启动首次海试,至 2025 年 9 月宣布完成关键弹射试验,在一年多时间内顺利开展多次海试,进度远超预期。 IT之家 9 月 27 日消息,据央视报道,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福建舰从建造到下水再到海试,目前已完成多次海试,进度远超预期。 IT之家查询官方资料获悉:福建舰,舷号 18,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于 2022 年 6 月 17 日正式下水,满载排水量 8 万余吨,采 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公开报道显示: 央视指出,福建舰三型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完成,人民海军三航母时 ...
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外军反应为何这么大?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1:42
中国军方9月22日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在福建舰上完成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美国"海军新闻"网站还称,中国歼-35隐身战机已借助电磁弹射器从福建舰起飞,而更早配备类似系统 的美军"福特"号航母,至今未能将隐身舰载机F-35C送上天空。 二是新型舰载机初步形成战斗力。 据中国军方通报,参与弹射起飞的既有主打隐身突防的歼-35,也有载弹量较大、可对海对陆突击的 歼-15T,以及担负预警指挥任务的空警-600。 美国"战区"网站称,上述"三剑客"的突然亮相"令人震惊",不仅表明其可能已投入现役,而且拿作战能 力的标准来衡量,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预示着中国航母的能力"取得惊人飞跃"。 有分析指出,这三型舰载机性能上各有侧重,技战术互为补充,共同构筑起中国航母战斗群的强大核心 战力。 对此,全球媒体与多国军方高度关注,纷纷予以报道、评论和分析。而从各方反应来看,至少有3件事 令世界瞩目。 一是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成熟先进。 美国海军学院网站指出,利用电磁弹射技术投送战斗机和支援飞机,彰显了中国在相关领域"日益现代 化的先进能力"。 韩国"亚洲防务安全"网站认为,从弹射起飞到着舰回收,福建舰的电磁 ...
福建舰电磁弹射,到底牛在哪儿?
央视网· 2025-09-24 17:48
三型舰载机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没有电磁弹射技术,再先进的战机上了舰,也不能"满油满弹"起飞,飞不远、打不狠。有了电磁弹射 可就是"两重天"。 简单来说,电磁弹射推力大、效率高、还能精准拿捏弹射的力道。我们的舰载机就能实现短距起飞、快速出动、还能装满油、挂满弹,而且从30吨的重载战 斗机到百公斤重的无人机,都能高效出动。 单位时间内起飞战机更多、更快,胜算也就更大。电磁弹射不止让我们以量取胜。空警-600起飞速度慢,原来是上不了舰的,有了电磁弹射它也能随舰出 征。这就让本来就火眼金睛的航母战斗群又多了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还有一个空中大脑,来犯之敌,一个也别想跑。 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成功在福建舰上完成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背后的电磁弹射技术功不可没。那么,这一技术到底牛在哪儿? 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器是中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制造,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航母核心设备。与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上的电磁弹射器完全是不同 的思路,不同的技术路径。而且根据公开报道显示,福建舰电磁弹射装置的可靠性比福特级要靠谱得多。 从技术上说,它需要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巨大能量,对储能装置的 ...
中国企业将推动2028年实现全球首次电磁弹射火箭发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2:28
中国海军舰载机训练进展 - 中国海军宣布歼-35等三型舰载机完成福建舰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 [1] 电磁弹射技术商业化应用 - 中国企业计划以电磁弹射方式将运载火箭送入太空 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 [1] - 联创光电与四川资阳国资旗下航旅科技公司等多方投资设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 推动商业航天电磁发射技术商业化 [1] - 各方计划推动2028年实现全球首次电磁弹射火箭发射 [1]
“电弹三杰”亮相 福建舰实现电磁弹射起飞意味着什么?
央视新闻· 2025-09-23 00:44
海军福建舰飞行甲板上,空警-600预警机在起飞助理的引导下,正缓缓滑向2号起飞位。当飞机到达2号 起飞位后,放飞小组会配合飞行员完成弹射器与预警机的连接,最后由起飞助理指挥飞机放飞。 本次弹射起飞的三款舰载机,都是今后我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机型。其中最亮眼的,非歼-35莫 属。军事专家傅前哨认为,歼-35舰载机的强大是多方面的。 傅前哨:比如说歼-35舰载机的机体表面非常光顺,缝隙很少。另外就是它的垂直尾翼、机翼、平尾都 做了切尖处理。因此它的雷达反射截面在世界各国的隐身战机里面应该是最小的。该机一旦登上航母, 将大幅度提升我军航母编队的综合作战能力。歼-35和国外同类型的武器平台相比,它的隐身性能一 流、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一流、机动能力也相当优秀。此外,它可以挂载霹雳15这种中远距空空导弹。霹 雳15就射程和导引精度而言,也超过国外同类型产品。 海军相关部门透露,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 练。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本次弹射起飞的三 款舰载机,都是今后我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主力机型。三型舰载机本身都有哪些过硬 ...
联创光电20250907
2025-09-07 16:19
**联创光电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业务进展分析** **一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 同比增长6.5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亿元 同比增长15.18%[3] * 产品综合毛利率为19.08% 较去年同期增长0.38个百分点[3] **二 激光业务突破性进展** * 子公司中久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超260%[4][5] * 中久光电净利润达到1,76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超400%[4][5] * 业绩增长得益于大功率激光器件及"光刃"系列整机产品的双重突破[2][5] * 完成"光刃"多型号性能迭代与方案攻坚 在软件算法、识别精度和组网技术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5] * 依托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核心客户合作开发泵浦源、激光器等核心技术[5] **三 高温超导业务多元化发展** * 自2022年以来每年推出一款新的基于高温超导磁体的下游应用设备[6] * 2024年获得可控核聚变相关小型D字形磁体4,180万元测试订单[2][6] * 2025年与航天三院合作中标1,960万元大功率低温制冷系统与模型超导磁体研制服务项目[6] * 结合星火一号工程需求完成实体线圈及总体设计 正在开展关键工艺技术验证和迭代[6] **四 商业航天领域战略布局** * 计划投资成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 持股30%[7][9] * 总投资额8,000万元 其中联创光电出资2,400万元[9] * 合资方包括瑞迈投资(持股15%)、航旅科技(持股40%)和航源智科(持股15%)[9] * 已完成30吨级别电磁发射用火箭试验模型和首阶段低速电磁发射试验[10] **五 电磁弹射技术优势与前景** * 电磁弹射技术可降低一级火箭制造成本30%以上[12] * 最高可实现2小时一次的高频次试验 相比传统火箭10-15天的发射周期大幅提升效率[12] * 可将火箭加速至超声速以上再点火起飞 大幅提升运载系数[12] * 资阳航天发射研究院已与星河动力、蓝箭和天兵朱雀系列等火箭厂商对接[14] * 星河动力计划在2028年实现谷神星二号电子弹射技术的首飞任务[14] **六 超导业务发展挑战与机遇** * 2025年上半年超导业务因新厂房搬迁及产线调整影响交付[17] * 传统光伏设备受宁夏客户厂房建设节奏影响 上半年交付体量未达预期[17] * 上游高温超导带材供给不足是核心制约因素 尤其是二代高温超导带材[21] * 星火一号项目未来3-5年对超导带材需求超过2万公里[21] * 国内头部代材企业已开始大规模扩产 公司积极与上游企业沟通确保供应[21] **七 重大合作项目进展** * 与宁夏旭英公司在光伏设备升级改造及硅部件长晶设备研发方面合作紧密[15] * 旭英公司对带有高温超导磁体的单晶炉设备需求巨大 获得当地政府及银行支持[15] * 核聚变项目"星火一号"计划2030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4] * 一期工程投资规模110亿至130亿元[22] * 2032年至2033年进入二期工程稳态发电阶段[4][22] * 2025年4月项目地环评招标启动 环评资料和审批工作正在推进[22] **八 未来发展规划与商业模式** * 合资公司商业模式包含三大业务:电磁发射场建设技术装备、电子弹射发射系统及运营服务、火箭升级改造专用化产品[18] * 单个发射场投资额达百亿级别以上 高温超导部分价值量占比约15%[19] * 未来1-2年需完成长距离测试平台项目搭建 投资规模约小几十亿[20] * 高温超导磁体占整个项目投资成本的15%左右[18] * 公司计划重点突破激光反制和高温超导两大产业布局[13]
星河动力:成功开展19次发射任务,81颗卫星被送达预定轨道
新京报· 2025-06-18 11:3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谷神星一号火箭实现我国商业火箭"三最":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 [3] - 公司已成功开展19次商业发射交付,将81颗商业卫星精确送达 [1] - 2020年11月首次发射成功,使中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进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 [2] - 2022年自主研发的"苍穹"5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全系统试车成功 [3] - 2023年6月首次亮相巴黎航展,展示三款核心产品模型 [5] 技术突破 - 在国内民营商业火箭中率先迈入商业化发射交付阶段 [2] - 实现大推力针栓式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技术重大突破 [3] - 研发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2][3] - 探索电磁弹射技术提升火箭运力 [4] 行业背景 - 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占全国半数以上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1] - 2018年为中国民营航天爆发元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完成两轮过亿元融资 [2] - 商业航天场景被纳入北京市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 [6] - 行业正推动规模化、低成本发展,市场需求逐步显现 [3][4] 商业模式 - 专注于低成本商业航天发射业务 [2] - 通过高密度发射提高周转率降低发射成本 [4] - 采用技术改进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包括提升发动机性能、减轻箭体重量等 [4] - 产品迭代受市场需求驱动,包括星座组网等应用落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