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

搜索文档
电动车安全不容“魔改”
北京商报· 2025-09-02 16:30
今年7月,央视的报道揭露了个别地方电动车非法改装产业链。有改装车厂号称只需2000元就可完成"魔 改",让时速25公里/小时的国标车瞬间变身"电动超跑"。 类似的非法改装之所以变成产业链,在于其不仅提供改装服务,还衍生到上下游提供"上牌、改装、售 后"一条龙服务。 一些厂家无底线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负责任地迎合个别人的需求,为"魔改"大显身手创造了条件,让这 门灰色生意越做越大。 因此,对电动自行车的限速,不是为难电动自行车,更不是对行业发展的限制,而是对个体生命安全的 保护,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助力,对社会长治久安的护航。 限速之外,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的案件并不在少数。国家消防救援局曾在去年5月底披露,近三年电动 自行车火灾数量年均增长高达两位数。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9月1日起实施,"车速超25公里就断电"成为各方关注的 焦点。 大众对于电动自行车安全的紧张,最常见的莫过于超速。 现实生活中,被"魔改"后的电动车在大街小巷狂飙,不管对驾驶员本人还是公众,都是极大的安全隐 患。 尽管限速每小时25公里早有规定,但许多厂商、销售者及车主对此规定熟视无睹,市场上"魔改"电动车 更是悄悄演变成一门 ...
已查处30起,北京市严查电动自行车五改五售
新京报· 2025-08-13 05:51
执法行动概况 - 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自7月下旬起开展电动自行车经营性拼改装违法行为专项治理 已立案查处30起违法行为 罚没款15.63万元 查扣违规车辆173辆 [1] - 专项行动打掉两处职业改装"黑窝点" 通报清理处置258辆"超标车" 暂停/注销/撤销216张电动自行车认证证书 [1] - 网络平台清除下架357条违规销售链接和"解限速"教程视频 包括解码器 改装配件和超亮远光灯等产品 [1] 违法行为界定 - "五改"违法行为包括改装控制器 远光灯 蓄电池 电动机及车篷(车厢) [1] - "五售"违法行为包括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 未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 无产品合格证明 北京市产品目录外及"三无"电动自行车配件 [1] 典型案例处罚 - 北京梦宇豪科贸有限公司因更换与合格证信息不符的蓄电池及加装后鞍座被罚款50,000元 [1] - 北京宏顺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因加装护杠被罚款30,000元 [1] - 北京好运福来电动自行车销售店因销售阻燃性能不符合GB 17761-2018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被处以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 [1]
青岛铁塔政企联动,打造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与能源服务示范样板
齐鲁晚报网· 2025-06-18 02:00
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与能源服务优化 - 公司通过专班引领、竞赛赋能、一线支撑的工作模式,实现13.5万端口接入监管平台,完成15处换电设施建设,惠及超200万用户 [1] - 政企联动搭建"青岛市电动自行车信息共享监管平台",解决数据、选址、建设、充电、管理、应急六大整治难点,端口接入率达80% [2] - 创新研发"充电帮帮忙"小程序,市民服务响应效率提升50%,联合农业银行推出"一分钱充电"活动,月均充电量提升25%,惠及超10万用户 [2] 协同治理与科技赋能 - 开发区办事处实现全省首个监管平台接入端口破万,成为区域治理标杆 [2] - 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模式降低用户充电成本,破解充电"贵"难题 [2] - 监管平台实现对充电端口和电池的可视化、可管控、保安全 [2] 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 制定差异化考核办法,围绕充电桩端口建设量、监管平台接入率等指标,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共建设2820个端口,纳管11.5万端口 [3] - 创新"红色引擎+业务攻坚"模式,通过案例研讨、技能比拼提升团队营销创新能力与执行力 [3] - 协助全省纳管20.7万个端口,纳管速度大幅提升 [3] 一线服务与保障体系 - 建立领导包干制,解决基层装维车调度等难题8项,首批39辆装维车优先部署至重点区域,设施故障率控制在1%以内 [4] - 推行包保责任制,实现客户需求"1小时响应、24小时办结",完成5处重点单位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及10处换电设施建设 [4] - 配套标准化运维服务与数字化工单系统,强化全周期服务保障 [4]
堵疏结合,遏制电动自行车进梯入户
人民网· 2025-05-16 01:02
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新规 - 北京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明确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轿厢 拒不改正的个人最高可被处1000元罚款 [1] - 北京顺义、朝阳消防部门查处两起居民携带电动自行车电池进电梯的违法行为 两名居民分别被罚款800元 [1] - 新规首次明确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充电电池进入电梯轿厢 为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加码" [2] 现有法律法规依据 - 消防法规定私自将电动自行车放置在消防通道、楼梯间属于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的行为 将面临警告或者罚款 [2] -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区域停放或充电电动自行车拒不改正的可处以罚款 [2] - 北京《条例》再次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禁止停放或充电的公共区域 [2] 执法实践与挑战 - 北京消防执法行动将执法节点前移 变"事后惩治"为"事前促改" 体现法律刚性与执法柔性的结合 [3] - 新规为执法部门提供有力抓手 但需注意违法行为的普遍性、顽固性和反复性 [3] - 执法初期行动有力 但需持续保持相同执法力度才能有效治理 [3] 基础设施不足问题 - 社区公共充电设施不足 电动自行车存放难、充电难是导致违规行为的重要原因 [4] - 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需要构建便利安全的出行及停放环境 疏堵结合才能守住安全防线 [4] - 仅靠处罚难以长效 需解决充电设施不足等痛点堵点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