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帮帮忙小程序

搜索文档
新增充电端口362个,青岛“会审机制”助力电动车充电棚落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12:09
城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 - 青岛地铁3号线永平路站新建电动车充电棚及集中停放点投入使用 有效解决客流量大导致的停放杂乱问题 为"骑行+地铁"绿色出行提供保障 [1] - 青岛市创新推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会审机制" 突破选址审批流程繁琐、建设周期长的发展瓶颈 [1] 会审机制运作模式 - 采用"提报选址、现场/线上会审、三日内反馈意见"三步走流程 多部门协同使选址会审周期缩短至平均5个工作日 效率提升60% [2] - 对通过选址项目全程督导跟踪 确保充电端口建设质量 重点覆盖老旧小区、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等区域 [2] 建设成效与数字化应用 - 会审机制实施后青岛市已建成362个充电端口 占新增总量的28.3% [2] - 开发"充电帮帮忙"小程序 集成充电桩实时查询、建设需求提报、安全隐患举报功能 实现线上派单形成管理闭环 [2] 跨部门协作与社区治理 - 充电点建设需住建、消防、城管等多部门精准衔接 需协调居民对安全风险和公共空间占用的双重诉求 [1] - 李沧区率先出台《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选址会审机制》 为全市提供创新样板 [1]
青岛铁塔政企联动,打造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与能源服务示范样板
齐鲁晚报网· 2025-06-18 02:00
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与能源服务优化 - 公司通过专班引领、竞赛赋能、一线支撑的工作模式,实现13.5万端口接入监管平台,完成15处换电设施建设,惠及超200万用户 [1] - 政企联动搭建"青岛市电动自行车信息共享监管平台",解决数据、选址、建设、充电、管理、应急六大整治难点,端口接入率达80% [2] - 创新研发"充电帮帮忙"小程序,市民服务响应效率提升50%,联合农业银行推出"一分钱充电"活动,月均充电量提升25%,惠及超10万用户 [2] 协同治理与科技赋能 - 开发区办事处实现全省首个监管平台接入端口破万,成为区域治理标杆 [2] - 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模式降低用户充电成本,破解充电"贵"难题 [2] - 监管平台实现对充电端口和电池的可视化、可管控、保安全 [2] 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 - 制定差异化考核办法,围绕充电桩端口建设量、监管平台接入率等指标,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共建设2820个端口,纳管11.5万端口 [3] - 创新"红色引擎+业务攻坚"模式,通过案例研讨、技能比拼提升团队营销创新能力与执行力 [3] - 协助全省纳管20.7万个端口,纳管速度大幅提升 [3] 一线服务与保障体系 - 建立领导包干制,解决基层装维车调度等难题8项,首批39辆装维车优先部署至重点区域,设施故障率控制在1%以内 [4] - 推行包保责任制,实现客户需求"1小时响应、24小时办结",完成5处重点单位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及10处换电设施建设 [4] - 配套标准化运维服务与数字化工单系统,强化全周期服务保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