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搜索文档
今年8月武汉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长江日报· 2025-09-26 00:56
尘土弥漫的采石场变成"灵山花境",江夏灵山实现了由"卖石头"向"卖风景"的转变。同 时,武汉首次将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应用于矿山修复评估,灵山的GEP从1.17亿 元增长至2.58亿元。 刚刚过去的8月,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创5年来空气质量最优水平。9月25 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 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聚焦武汉推进美丽武汉建设。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透露这一好消 息。 "十四五"以来,武汉牢牢抓好"减排"这个牛鼻子,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在城市主导上 风向区域实施"A级准入"政策,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全面淘汰小规模生物质和燃煤锅炉; 全面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面完成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淘汰国 三标准柴油货车;将清洁运输纳入环评审批重点关注内容;武钢有限累计投入154亿元实施 135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永久关闭3座高炉,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固废不出 厂"…… 今年初,硚口区竹叶海公园500多株梅花盛情怒放,"梅花坡"冲上热搜,成为新晋网红 打卡地。 劣Ⅴ类湖泊数量自2021年起连续4年"清零"。水 ...
高铁“成环”,中原版何时“上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0:18
据洛阳发布消息,8月18日,洛阳市委书记江凌带队赴京,拜会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宋修德(现任国家铁路局党组书记),就加快推进呼 南高铁焦洛平段建设、提升洛阳龙门站枢纽功能等进行对接沟通。呼南高铁焦洛平段是国家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十四五"时期谋划实施 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今年6月已实现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 另据顶端新闻消息,日前,平漯周高铁新建三座高铁站效果图公布。新建平漯周高铁起自郑万高铁平顶山西站,南进北出引入京广高铁漯河西站,终至郑阜 高铁周口东站,全长199.7公里,设平顶山西站、平顶山南站、舞阳北站、漯河西站、周口西站、周口东站。 解读:地处中部,河南的高铁建设步子不慢。早在2022年6月,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郑渝高铁以及郑州航空港站"携手"开通运营,河南不仅在全国率先 建成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形高铁网,还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成为全国第7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然而,"市市通高铁"并不代表市与市之间都能高铁直达。以京广线为界,豫东地区的高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而京广线以西的豫西地区,虽然有郑渝、徐兰 高铁以及陇海、焦柳等普速铁路线路,但尚未形成网格化布局, ...
城市24小时 | 高铁“成环”,中原版何时“上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5:49
高铁建设进展 - 呼南高铁焦洛平段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重要组成部分 已实现控制性工程正式开工 项目将提升洛阳龙门站枢纽功能[1] - 平漯周高铁新建项目全长199.7公里 设6座高铁站 连接郑万高铁 京广高铁和郑阜高铁[1] - 河南2022年建成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 实现17个省辖市市市通高铁 成为全国第7个达成该目标的省份[1] 区域高铁网络发展 - 豫西地区缺乏纵向高铁线路 焦洛平高铁将突破交通屏障 使洛阳至平顶山车程缩短至40分钟[2][3] - 焦洛平高铁与平漯周高铁建设将打通郑太 郑西 郑万 京广 郑合等国家干线通道[5] - 两条高铁线路可能形成串联9个城市的中原城市群环线高铁 但实际运营需综合考虑运力 客流和成本因素[5] 高铁环线效应 - 环线高铁可促进沿线城市融合发展 使生产要素更充分流动 类似地铁环线的均衡发展效应[5]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2023年6月开通 单向里程超1200公里 连接4座枢纽城市及多个旅游城市[5] - 武汉环线高铁预计2024年底具备运营条件 将形成三大都市圈一小时出行圈[6] 民航运输数据 - 2024年7月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8.6% 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 同比增长2.7%[11] - 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 同比增长15.7% 创历史新高 外籍游客家庭出游比例攀升[11] - 国内国际货邮运输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5%[11] GEP百强榜单 - 2025全国县域GEP百强榜前三为浙江淳安县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和江苏宜兴市[15][17] - 2025全国市辖区GEP百强榜前三为江苏吴中区 山东黄岛区和江苏大丰区[16][17] - GEP评价体系包含物质产品 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3大维度17项指标 长三角地区在县域和市辖区榜单均居首位[12][13][17]
中国县域/市辖区GEP百强榜发布 吴中区夺得“三连冠”
苏州日报· 2025-08-19 00:45
县域/市辖区GEP研究报告 - 《中国县域/市辖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研究报告2025》发布,吴中区连续第三次位列全国市辖区GEP百强榜首 [1] - 报告以"GEP核算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主题,聚焦全国县域/市辖区开展GEP核算和综合评价 [1] - GEP综合评价在彰显县域/市辖区生态资源转化成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吴中区生态发展 - 吴中区坚持"生态立区、文化兴区、产业强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 [1] - 吴中区努力打造向世界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窗口和实践范例 [1] - 上榜区域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创新上形成可复制经验 [1] 生态价值转化 - 上榜区域生态本底优越,为全国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提供典型示范 [1] - 报告为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参考 [1]
江西资溪:为“两山”转化注入金融活水 | “两山”转化记
中国环境报· 2025-08-13 02:16
地处江西省东部、武夷山脉西麓的资溪县,森林覆盖率高达 87.7%,坐拥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溪大觉山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等丰富的生态资 源,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值达 36万/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然而,受限于生态资源开发分散、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曾经的资溪县虽有着大量优质生态资源却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生态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短 缺困境,传统金融机构对生态资源价值评估困难,导致生态项目融资难、融资贵。 近年来,资溪县以创新生态金融产品、提升生态金融服务水平为核心,构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闭环转化机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 力。 鼓励多元资本参与资源整合,推动规模化发展 2019年,资溪县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完成了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和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生态资源图谱。 "通过详细核查,全县林地面积约167.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约1105万立方米,毛竹超1亿株,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资溪县林业 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邓云峰介绍道。 只有确立科学的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方法,才能科学定价,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2019年,资溪县在江西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