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低迷

搜索文档
社科院金融所:缓解物价低迷可从五方面入手,发展服务消费意义重大
搜狐财经· 2025-07-29 03:45
中国经济现状 - 二季度中国经济稳中向新,但物价持续低迷拖累名义经济增长,拉大宏微观经济温差 [1]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连续27个月在0%附近波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降幅扩大至3.6%,连续33个月为负,GDP平减指数同比连续9个季度为负 [1] - 物价低迷成因在于新旧动能转换阵痛,耐用消费品和房租价格对CPI拖累缓解,但居民收入预期转弱制约服务消费增长 [1] - 供给波动、内需不振和外需收缩共同作用下,中游化工品和下游必选消费品加大PPI下行压力 [1] 政策建议 - 提高名义财政赤字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资源向中低收入群体、服务消费和民营科创企业倾斜 [2] - 房地产政策应出尽出,稳定房价预期,化解头部房企流动性风险 [2] - 促增收、减负担、保休假,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2] - 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城镇化 [2] - 构建"政府职能—行业自律—企业创新"三级联动机制,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2] 服务消费作用 - 服务消费呈现差异化供给扩大、价格上升的定价逻辑,不同于一般商品同质化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的供需规律 [2] - 服务消费需求增加激励企业扩大差异化、个性化服务供给,价格上涨带动企业盈利改善和就业岗位增加 [4] - 稳定就业并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提振服务消费,推动物价循环上行 [4] 下半年宏观调控 - 强化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社保等政策协同发力,促进经济供需平衡和物价合理回升 [4] - 将广义价格指数(CPI、PPI、GDP平减指数及房价、股价)纳入宏观调控目标,使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 [4] -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城镇化,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4] - 深化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质增效,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4]
粤开宏观:本轮物价低迷与前两轮有何不同:特征、原因和应对
粤开证券· 2025-05-11 11:24
当前物价低迷特征 - GDP平减指数2023年二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连续8个季度为负,创历史最长[2][16] - 2025年4月PPI同比-2.7%,连续31个月为负,生活资料PPI同比-1.6%,建材链、新兴产业跌幅加深[1][2][20] - 2023年4月至2025年4月,CPI月均同比增速0.1%,食品、房租和耐用品下跌明显[3][30] - 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猪肉价格月均同比上涨11.3%,对总体CPI支撑较前几轮显著减弱[3][36] 物价低迷原因 - 2022 - 2024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为负,拖累上下游产业链,家用器具CPI和PPI持续负增[4][42][43] - 2025年一季度居民平均消费倾向63.1%,低于2019年同期,社零同比4.6%,低于2019年同期[5][47] - 2024年多晶硅、组件价格分别同比下降39.5%、29.7%,新能源汽车零售价格下跌6.5%,新兴产业“内卷式”竞争致物价下跌[5] - 2019 - 2023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占比由49.1%提升至68.1%,传统猪周期弱化[6] - 2020年4月至2025年4月,电气机械制造业PPI权重由5.9%升至7.4%,猪肉CPI权重由2.2%降至1.2%[7] 应对建议 - 推出提振消费政策,稳定资产价格,扩大有效投资[9] - 完善市场化机制,鼓励并购重组,引导落后产能出清[10] - 规范地方政府招商行为,引导企业有序竞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