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炭反内卷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深度:“反内卷” - 煤炭执牛耳
2025-09-23 02:34
行业深度:"反内卷" - 煤炭执牛耳 20250922 摘要 国家首次正式出台煤炭反内卷政策(108 号文),旨在规范煤炭产量, 要求 2024 年产量不超过公告产能,2025 年上半年不超过 10%,重点 核查晋陕蒙疆等主产区,以稳定煤炭市场。 各省已自查并上报煤炭产量,内蒙古自查显示存在严重超产问题。政策 执行难点在于公告产能年份未明确,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尤其是大型先 进矿井,面临较大减产压力,预计影响量达 8,500 万吨。 内蒙古在产矿井约 300 座,合计产能 12.31 亿吨,与 2022 年 1 月公告 产能相符,意味着 2022 年后核增的约 4 亿吨产能可能不被纳入。反内 卷政策将收缩煤炭供给,部分手续不全的核增矿井或需退回。 中国历史上多次通过限制进口稳定煤价,如 2014 年商品煤质量管理办 法和 2020 年限制澳煤进口。当前国际局势复杂,直接限制进口难度大, 但国家统筹安排可防止国外供应大量涌入。 煤炭供给侧改革始于 2015 年底,通过去产能、停建项目及配套支持政 策,有效改善行业状况。目前全国一级矿井总产能达 20 亿吨,单井规 模显著增加,表明去产能政策成功。 Q&A 煤炭反内 ...
煤炭“反内卷”政策进展梳理及展望
2025-09-17 00:50
**煤炭行业反内卷政策进展及市场展望分析** **一 政策进展与核心措施** * 7月10日发布的108号文奠定反内卷政策框架[2] * 陕西省9月1日发布通知要求严格按合法产能组织生产并稳定生产节奏[2] * 山西省9月12日接到中央督查组要求严格落实煤炭总量控制[2] * 新疆和内蒙古分别对超产问题进行严查和核查[2] * 内蒙古全域产能核算基于2022年数据 未包括当年保供核增产能[3] * 全国4亿吨核增产能中未完成手续的1.5亿吨可能在2025年底退出 导致总供应收缩接近3%[3][11] * 政策旨在控制供应端生产 防止超产 稳定产量[2] **二 供需基本面变化** * 7月以来全国煤炭产量同比明显下降 体现政策约束效果[1][6] * 93阅兵后供应恢复有限 仅填补停产时间坑 与上半年平均水平仍有差距[6] * 需求端铁水产量快速恢复至240以上[1][4][6] * 需求恢复快于供应 推动价格上涨[1][6] * 焦煤恢复速度慢于动力煤 因瓦斯含量高、开采难度大[9] * 安全事故导致部分涉事矿井停产 限制生产恢复[9] * 北方港口库存压力得到极大缓解 库存水平显著降低[8] * 进口量同比减少接近1亿吨[8] * 全年供应可能出现负增长 供应端增速收窄至2%[8] **三 价格走势与市场表现** * 动力煤价格预计在700-800元/吨区间震荡[3][12][13] * 当前动力煤价格680元/吨左右 有一定上涨空间[13] * 焦煤金堂港山西主焦煤价格为1500多元/吨[13] * 焦煤价格处于上一轮周期底部 与2019年和2020年水平相近[14] * 2019年焦煤均价接近1600-1700元 2020年在1400-1500元之间[14] * 预计未来焦煤价格可能会接近2000元[14] * 7月初政策引发市场热潮后回调 但新一轮政策再次点燃热情[1][8] **四 政策宏观背景与行业重要性** * 动力煤是电力生产主要成本 电力是所有中游制造业的重要成本之一[7] * 焦煤是钢铁生产关键原材料 钢铁是反内卷、去产能重要领域[7] * 控制煤炭成本对提升中游产能利用率、稳定PPI至关重要[1][7] * 煤炭在PPI中占比超过26% 对PPI贡献度非常大[7] * 政策不是为了救助煤炭行业 而是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7] **五 投资机会与标的推荐** * 红利公司如神华、中煤估值逻辑强劲[3][12][13] * 弹性标的如兖矿股息率和潜在估值修复具吸引力[3][12][13] * 建议关注弹性动力煤公司和焦煤弹性公司[15] * 左侧布局攻守兼备的弹性动力煤公司 如眼眶类企业[15] * 右侧布局以潞安环能为代表的焦煤弹性公司[15] * 神火股份、电投能源等兼具稳定性和弹性的标的值得推荐[15] * 天地科技和郑煤机(现更名为中矿智领)等煤基类公司也值得重点推荐[15] **六 行业未来趋势与展望** * 反内卷政策是宏观经济重要方向之一 后续政策可能会继续发力[5] * 《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再次强调反内卷的重要性和高度[5] * 煤炭板块具有低机构持仓、基本面边际改善及政策催化三大特点[1][5][16] * 供应持续收缩可能会使行业情况向2020年情形演变[10] * 板块在政策催化下存在补涨机会 有望表现出顺周期特征[16]
对话专家:煤炭反内卷政策落地情况和展望
2025-09-11 14:33
**煤炭行业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一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中国煤炭行业 涵盖动力煤和焦煤市场[1] * 核心讨论围绕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08号文(煤炭反内卷政策)及其影响[3][6] * 提及的主要企业包括大型国有煤炭集团 如国家能源集团 陕西煤业 中煤集团[6][10] * 地域上重点关注晋(山西)陕(陕西)蒙(内蒙古)新(新疆)四大主产区[1][2][7] **二 核心观点与论据:供给端分析** * 全国煤炭供应前7个月总量30.4亿吨 同比增长2.1% 但7月单月供应同比下降5.8%[2] * 晋陕蒙新四省区原煤产量22.6亿吨 占全国总产量81.4% 同比增长3.9%[1][2] * 各省产量增速分化 山西前7月产量7.56亿吨(恢复性增长7.2%)内蒙古基本持平 新疆增长8.2% 黑龙江增幅达34.1%[1][2][11] * 108号文旨在通过控制超产缓解市场下行压力 但其执行效果高度依赖安监部门的配合 预计短期内国内供应将保持小幅增长[3][4][6][7] * 超能力生产触犯刑法 央企对此非常谨慎 超产行为主要集中在地方企业[6][7][10] * 核增产能政策为保供期间的临时措施 内蒙古尚有1.1亿吨产能未完成核增手续[12] * 新疆名义产能近6亿吨 但实际产量因保供生产预计接近10亿吨[16] * 276工作日制因行业连续生产特性 整体推广可能性不大[12] **三 核心观点与论据:需求端与库存分析** * 全国规模以上发电量前7个月同比增长1.3% 7月因高温增长3.1%[1][2] * 下游需求呈现结构性变化 钢铁行业生铁和粗钢产量(分别为5.1亿吨和5.9亿吨)同比下降约1-3% 建材行业水泥产量9.6亿吨同比下降4.5% 化工行业平稳增长[2] * 库存出现结构性调整 7月末煤炭企业库存9800万吨(同比大幅增长46%)主要港口存煤6900万吨(同比下降3%)统调电厂库存超过2.2亿吨(同比增加5.8%)[1][2] **四 核心观点与论据:价格与市场展望** * 动力煤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 电企库存充足 采购现货动力不足 环渤海港口船舶数处于低位[5] * 新疆煤炭外运成本高 当秦皇岛港5500大卡价格低于650元/吨时 外运利润消失 对国内煤价形成支撑[17][18] * 预计下半年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在650~700元/吨区间波动[1][21] * 焦煤因钢铁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且库存较多 未来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但降幅预计不大(约30元)[21] * 进口煤前7个月累计2.6亿吨(同比减少13%)但8月单月进口4200万吨(环比增长20%)进口价格优势恢复 预计后续进口量将保持增加[2][21] **五 核心观点与论据:政策与挑战** * 煤炭行业面临巨大市场下行压力 2025年全国亏损企业比例接近60%[6][10] * 108号文的执行存在部门协调难题(能源局发文 安监局执行) 要彻底落实需国务院更高层级协调[6][7][9] * 山西省面临查超产与地方财政的矛盾 但2025年大概率不会进行大规模安检 且有能力在不超产情况下实现13亿吨产量目标[11] * 煤炭保供政策已延期至2025年底 年底是否再次延期尚不确定[14] * 出台新进口配额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但可能通过加长海关检查周期来临时性调控进口量[22] **六 其他重要内容** * 新疆铁路运费优惠政策可能收窄 将削弱其煤炭外运竞争力[17] * 煤炭企业通常通过多套账目的方式处理超产问题 相关数据不对外公开[20] * 2024年6月港口煤价跌至610元/吨与铁路运费当时下浮30%-40%提供较大优惠有关[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