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行政执法规范

搜索文档
未达成补偿协议便拆除通信设施,西安一街道办被判违法
新京报· 2025-08-12 07:47
涉企行政强制司法审查 - 最高人民法院加大对涉企市场准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重点领域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力度[1] - 发布第一批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1] 通信公司设备强制拆除案 - 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2014年与联通西安分公司签订协议 在西安市长安区贾里村投资建设管线路由及光缆设备并享有所有权[1] - 2017年11月长安区王曲街道办在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未经补偿程序直接拆除通信设备[1] - 通信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强制拆除行为违法[1] 法院判决结果 - 西安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判决强制拆除行为违反土地管理法"先补偿、后搬迁"原则[2] - 确认王曲街道办强制拆除通信设施行为违法 双方均未上诉[2] 涉企征收补偿原则 - 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对土地、房屋与地上附着物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给予公平合理补偿[2] - 补偿对象需涵盖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及在当地有实际投入的各类企业[2] - 特别强调对公共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要依法依规给予平等保护[2]
违法长期扣押一公司的漂流船,齐齐哈尔碾子山区文体局被判赔偿
新京报· 2025-08-12 06:45
行政执法行为分析 - 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发现某漂流公司经营的漂流项目未按照《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规定在区文体局备案管理 [1] - 区文体局于2019年8月4日扣押该公司漂流船5只并制作扣押清单 但直至2022年4月一直未予返还 总扣押时长超过30日法定上限 [1] - 行政机关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 且超出法定扣押期限 被法院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2] 司法审查标准 - 法院认定《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未授权监管部门对未备案登记经营主体采取扣押财物行政强制措施 [1] - 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 行政机关决定扣押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扣押期限不得超过30日 情况复杂经批准延长也不得超过30日 [1] - 采用非强制性手段能够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 [2] 赔偿认定方式 - 某漂流公司提交证据无法证明因船只被扣押导致的实际经营损失 [2] - 法院结合购买漂流船价格单 每只漂流船承载人数 公司经营漂流年收入等数据 考虑折旧因素酌情判决确定赔偿额 [2] - 二审法院以相同理由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 监管原则阐释 - 行政机关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职责对经营主体实施监管 既要落实监管责任实现监管全覆盖 也要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 [2] - 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应当做到有理有据 重点规范涉企市场准入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等领域 [1]
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
人民日报· 2025-08-10 23:18
意见要求强化涉企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重点关注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妨碍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 争、干预各类经营主体自主决策、超出法定范围设置行政裁量基准幅度、超越职权和违反上位法的"红 头文件",及时督促调整存在问题的政策举措,促进不同层级的涉企政策同向发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1日 02 版) 意见还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注重对大额顶格处罚、无裁量基准处罚、异地执法等情形的审查核 实,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突出问题。同时,加大涉企政务失信监督力度,要求及时纠 正行政机关不依法依约履行行政协议、随意改变行政承诺等失信行为,依法维护有关企业信赖利益等各 项合法权益。在依法办理涉企管理领域案件方面,要求紧盯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密切的行政处罚、行政 许可、行政征收等行政行为,加强行政复议个案监督,坚决纠正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或者不当行政 行为。 (责编:牛镛、岳弘彬)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本报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张璁)近日,司法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发 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和《行政复议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典型案 例》。意 ...
司法部: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9:42
政策核心内容 - 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 注重对大额顶格处罚 无裁量基准处罚 异地执法等情形的审查核实 纠正小错重罚 以罚代管 以罚增收等突出问题 [1] - 加大涉企政务失信监督力度 [1] - 依法办理涉企管理领域案件 [1] - 强化涉企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 [1] - 督促涉企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履行 [1] 政策发布主体 - 司法部办公厅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全国工商联办公厅联合印发文件 [1] - 文件包含《关于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及《行政复议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1]
菏泽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见成效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齐鲁晚报· 2025-07-31 00:23
李潇 菏泽报道 同时,菏泽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监督效能,推动全市行政执法与监督业务实现全流 程、数字化运行。大力推广应用"涉企行政检查一张网",实现涉企行政检查全流程线上办理,全过程接受 监督。 针对传统执法方式效率不高、精准度不够的问题,菏泽市司法局牵头组织推动"鲁执法"平台执法办案模 块运行准备工作,联合市大数据局完成对全市186个行政执法机关电子印章的系统授权工作。积极推 广"鲁执法"案卷评查系统应用,提高案卷质量,提升案卷评查效率。组织2048名行政执法人员通过"鲁执 法"平台换发长期证件,组织5272名人员申请行政执法证件,严格审核资格条件,实现行政执法主体、人员 和证件管理、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数据查询统计分析一体运行。 下一步,菏泽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全方位规范 涉企行政检查行为,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更高水 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针对行政机关检查不规范、随意性大等问题,菏泽市司法局切实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企业安心生产,放心 经营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市级成立工作推进专班,建立专门会 ...
临沂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挂牌成立
齐鲁晚报网· 2025-06-27 06:38
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 - 临沂市成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以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 - 公司完成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 为156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加挂监督办公室牌子 [2] - 细化市县乡三级监督职责99项 构建"三级一体"执法监督体系 [2] 涉企执法规范措施 - 出台《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办法》 建立行业差异化监管标准体系 [2] - 实施涉企检查五大制度 包括主体公告 清单管理 计划备案等 实现"三无"检查原则 [2] - 2024年全市月均入企检查数同比下降35% [2] 执法监督创新机制 - 建立政府纪委"双专班"机制 四年整改执法领域问题1800余个 [2] - 开发"涉企联合检查平台" 推行扫码入企模式 经验获国家级媒体报道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以新机构成立为契机 持续提升执法规范性 服务高质量发展 [3]
我省征集文旅行业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
辽宁日报· 2025-05-14 01:21
文化和旅游行业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征集 - 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开征集文化和旅游行业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旨在规范执法行为、减轻企业负担、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 - 线索征集重点包括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以及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 [1] 乱收费、乱罚款问题 - 违规设立收费项目,不依法公示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1] - 变相强制行政相对人接受有偿服务、指定购买相关产品或服务 [1] - 不按要求执行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惠企收费政策 [1] - 超出法定权限或范围进行罚款 [1] - 未规范执行裁量权基准,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者高额罚款 [1] - 不依法给予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予处罚,小过重罚、畸轻畸重 [1] 乱检查、乱查封问题 - 实施检查主体不具备法定资格 [1] - 超越法定职责实施检查 [1] - 行政检查事项未经公布 [1] - 执法扰企,多头检查、多层检查、重复检查、检查程序不合法 [1] - 滥用行政强制措施,超权限、超范围、超额度、超时限查封涉案财产 [1] 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问题 - 无合法依据或合理事由,超越法定管辖范围,对非本辖区的行政相对人进行执法活动 [2] - 在异地进行行政执法时,不遵循法定程序和要求或者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事项进行检查 [2] - 直接或变相下达罚款收入指标 [2] - 违规预收、私自截留罚没款,违反"罚缴分离"规定 [2] 其他执法问题 - 吃拿卡要、执法不作为,收受或索取财物、接受有偿服务等问题 [2] - 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以权谋私、权力寻租情形 [2] 线索征集时间及范围 - 线索征集时间截至2025年8月31日 [2] - 已由纪检监察机关、信访等部门受理,或已申请行政复议和进入司法程序的相关问题线索不在征集范围 [2]
陕西征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
陕西日报· 2025-04-29 22:34
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征集 - 征集时间持续至7月31日 覆盖2023年以来涉企行政执法问题 [1] - 问题线索聚焦7大领域:乱收费 乱罚款 乱检查 乱查封 违规异地执法 趋利性执法 其他问题 [1][2] 乱收费问题 - 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 [1] - 变相强制购买指定服务 [1] - 未落实惠企收费政策 [1] 乱罚款问题 - 超越法定权限实施罚款 [1] - 随意执行顶格处罚或重复处罚 [1] - 罚没收入异常增长且过罚不相当 [1] 乱检查问题 - 检查主体不适格或超越法定职责 [1] - 未经公布检查事项或程序不合法 [1] - 多头检查 重复检查 超合理频次 [1] 乱查封问题 - 滥用行政强制措施 [2] - 超权限 超范围 超额度 超时限查封 [2] 违规异地执法问题 - 超越法定管辖范围开展执法 [2] - 利用执法手段干预异地经济纠纷 [2] - 未履行协作程序跨区域执法 [2] 趋利性执法问题 - 下达罚没款考核指标 [2] - 罚没收入与单位福利挂钩 [2] - 违规预收或截留罚没款 [2] 其他问题 - 吃拿卡要 收受财物 [2] - 办关系案 人情案 金钱案 [2] 举报方式 - 通过电话 邮箱 信函向省市两级监督局举报 [2] - 已进入法定程序的问题线索不纳入征集范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