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重组

搜索文档
间接控股股东变独立央企 长安还有可能与东风重组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23:17
重组方案重大调整 - 东风股份公告间接控股股东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公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2][3] - 长安汽车公告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汽车业务将分立为独立央企并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3] - 分立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新成立的独立央企 实际控制人未变化 [3] 市场反应与公司地位变化 - 公告发布当日东风股份A股盘中跌幅超7%收报7.38元 长安汽车股价上涨1.59%至12.76元并一度拉升超5% [2] - 长安汽车从厅局级单位升级为部级央企 与东风汽车实现平级对话 [4][5] - 行业认为长安话语权提升有利于后续整合 但内部人士澄清新成立的公司才是独立央企 长安为其下级单位 [5][6] 公司经营数据对比 -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268.3万辆远超东风的189.59万辆 在出口、新能源及自主品牌领域均占优势 [5] - 长安汽车2024年营收1597.33亿元(同比+5.58%)高于东风的1061.97亿元(同比+6.86%)但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35.37%)低于东风扭亏为盈的0.58亿元 [5] 重组背景与战略定位 - 双方自2月起筹划重组 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务院国资委 [7] -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强调重组是国资委推动的战略性举措 旨在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不会改变公司既定战略 [8] - 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 将整合资源提升全球竞争力 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化技术 [8]
长安回应重组进展,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有利
观察者网· 2025-05-30 02:56
央企重组进展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确认与东风集团的重组对行业和公司发展有利 打破重组停滞传言 [1] - 双方自2月发布筹划重组公告后 东风集团透露整合推进中 长安表示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 [1][3] - 重组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技术方向 将助力国际化、全球化与市场化发展 [4]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车市预计两年内回归良性价值竞争 当前白热化竞争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经阶段 [4] - 资本市场趋于理性 企业经营稳定性提升 部分行业风险已显露 [4] - 汽车行业存在固有风险 公司需统筹发展与安全 坚持智能低碳转型与海外扩张双轨并行 [5] 新能源业务表现 - 深蓝汽车2024年交付24.39万辆(+78.1%) 营收372.2亿元 净亏损缩窄至15.7亿元(2023年亏损29.99亿元) [7] - 深蓝实现阶段性盈利与单月盈亏平衡 但2025年需月销3万辆才能持续平衡 1-4月交付8.7万辆(+66.2%)距目标仍有差距 [7] - 阿维塔1-4月销量同比+106% 但处于投入期 目标2026年盈亏平衡 将通过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改善盈利 [7] 海外战略布局 - 出口业务贡献2024年利润 但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存在变数 [8] - 通过罗勇工厂投产及墨西哥、巴基斯坦建厂等本地化策略提升海外竞争力 目标海外利润贡献超30% [9]
高合汽车“复活了”?中东资本入局后召回员工但需接受降薪,知情人士也透露最新进展
36氪· 2025-05-23 01:54
公司重组与资本结构 - 高合汽车新成立中外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1 43亿美元 注册地为江苏盐城 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 [1] - 黎巴嫩公司EV Electra Ltd 出资1亿美元持股69 8% 原母公司华人运通出资4326 65万美元持股30 2% [1] 生产恢复计划 - 盐城工厂启动复工环境评估 维持原有车型生产 年产能保持15万辆规模 [2] 用户与员工权益处理 - 公司开始为支付定金未提车用户办理退款手续 [3] - 召回部分未签署自愿离职协议的员工返岗 返岗员工薪资调整为原标准的80% [3] 公司运营现状与历史背景 - 母公司华人运通已于2024年8月申请破产 涉及52家公司合并重整 账面负债157 81亿元 [4] - EV Electra Ltd为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在加拿大 塞浦路斯 德国 意大利和挪威设有办事处 [4] - EV Electra官网已展示三款高合汽车旗下车型 [5]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社交媒体对高合汽车"复活"持乐观态度 认为可能获得技术授权和海外市场机会 [7]
卖越多亏越多! 长安汽车被“亲儿子”拖垮,董事长年薪缩水 | 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科技· 2025-04-18 00:3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创新高但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大幅下滑,新能源品牌深蓝和阿维塔持续亏损,长安福特一季度销量下滑,与东风汽车集团的重组增加业绩不确定性,高管薪酬相应减少 [3][7][8] 分组1:销量与营收情况 - 2024年全年销量达268.4万辆,同比增长5.1%,创近七年新高且连续五年正增长,新能源及出口销量创历史新高,长安新能源汽车销售73.5万辆,同比增长52.8%,海外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49.6% [4] - 2024年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长5.58%,但营收增幅创多年来新低 [7] 分组2:利润与费用情况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下降35.37%,创近五年最大跌幅且首次下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下滑31.59% [7] - 2024年毛利率为14.94%,相比2023年减少2.32个百分点,中国市场毛利率为12.07%,相比2023年减少4.07个百分点 [7] - 2024年多项费用大增,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11%,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4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79% [7] 分组3:高管薪酬情况 - 2023年在公司领取薪酬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付报酬总额为3438.5万元,2024年下降为3173.7万元 [8] - 董事长朱华荣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63.4万元,2024年下降为225.7万元,同比下降约14.3% [3][8] 分组4:业务板块情况 - 新能源板块持续亏损,深蓝2024年营收372.25亿元,亏损15.72亿元,交付量24.3万辆未达年度目标;阿维塔2024年营收153.48亿元,亏损40.18亿元,全年销量73606辆,同比增长约100% [10][11] - 合资品牌长安福特是现金奶牛,2024年营收483.06亿元,净利润20.90亿元,但今年3月销量18265辆,同比下滑14.95%,1 - 3月销量47768辆,同比下滑14.09% [12][13] 分组5:重组情况 - 今年2月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宣布筹划重组事项,战略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辞任 [14] - 重组或实现资源整合等助力,但存在不确定性,外界猜测东风汽车集团主导可能性较大,重组方案未公开,品牌和业务调整未知 [15]
长安汽车业绩会回应重组计划:与东风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
第一财经· 2025-04-11 14:12
文章核心观点 长安汽车举行2024年度业绩交流会,提及重组、市场竞争、业绩、研发投入、产品规划、销量目标等情况,还回应人事变动和美国加征关税事件 [1][2][3] 分组1:重组情况 - 长安汽车作为重要角色参与重组工作,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不影响既定发展战略 [1] - 东风集团与长安整合正在推进,控股股东正筹划将长安旗下汽车板块进行重组 [1] - 国务院国资委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1] 分组2:市场竞争 -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势力多,行业洗牌加速,未来2年优胜劣汰加快 [2] - 到2030年,国内市场纯电、插混、燃油车型占比将达40%、40%、20% [2] 分组3:业绩情况 - 2024年,长安汽车营业收入1597.33亿元,同比增5.58%;净利润73.21亿元,同比降35.37%;经营现金流净额48.49亿元,同比降75.58% [2] 分组4:研发投入 - 2025年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天枢计划”板块增加近13亿元,增幅约14%;新能源研发投入增加约24亿元,增幅约29% [2] 分组5:产品规划 - 基于新蓝鲸发动机迭代三款燃油车型,综合优惠后起售价降至5万元区间 [2] - 2025年将全面HEV化燃油车产品,上市13款新能源产品,海外市场导入8款产品 [2] 分组6:销量目标 - 2025年总销量300万辆、收入3000亿元、新能源100万辆、海外100万辆,投资计划107.42亿元 [3] - 到2030年,年总体销量500万辆,新能源销量350万辆,海外销量占比30% [3] 分组7:人事变动 - 王俊已卸任长安汽车总裁,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今年1月升任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3] 分组8:关税回应 - 长安汽车对美整车出口仅占中国总出口的1.9%,美国加征关税对其直接出口冲击有限 [3] 分组9:股价表现 - 4月11日,长安汽车收盘报12.3元/股,涨幅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