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翼战略计划

搜索文档
对话东风奕派丨计划形成“双品牌、多品系”战略布局 未来将加速车型出海
财经网· 2025-08-11 15:46
战略发布 -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计划,围绕技术、品牌、产品、海外四大支柱构建发展蓝图 [1] - 原东风纳米与东风奕派合并为全新品牌,计划形成"双品牌、多品系"布局,2028年车型矩阵将达20款 [2] 技术合作 - 与华为深度合作聚焦乾崑智驾ADS 4.0、鸿蒙座舱5.0等领域,首款高端智能全尺寸SUV计划2026年上市 [2] - 合作项目代号"DH",采用"四个联合"模式(联合定义/开发/共创/营销),团队深度融合办公 [6][12] - 依托东风集团56年造车经验及"十四五"超500亿元研发投入,打造量子架构、马赫动力等六大技术基座 [2] 海外布局 - 海外市场四大核心策略:产品全球化、渠道建设、本土化运营、营销创新 [6][9] - 计划2027年前推出30款海外专属车型,采用全球一体化研发模式 [9] - 销售渠道从当前近400家扩展至2027年2000家以上,重点与各国头部经销商战略合作 [9] - 本土化目标2030年达50%以上,转向属地化运营并培养本地团队 [11] 产品规划 - 华为合作分三阶段推进:岚图品牌产品合作→猛士817项目→DH项目深度整合 [11] - 产品定位融合东风机械工艺与华为智能科技,强调安全驾控与智能生态体验 [6][14] 市场策略 - 拒绝简单参与价格战,聚焦用户体验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及快速响应机制建设 [7][14][17] - 将国内新媒体营销等创新模式输出至海外,在10个重点市场实施差异化策略 [11]
三品牌“攥指成拳”,奕派科技如何挑起东风汽车转型重担
中国青年报· 2025-08-11 08:40
公司战略调整 - 东风汽车成立东风奕派科技公司作为自主乘用车事业主力军 整合旗下奕派、风神、纳米三大品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 - 新公司实施"双品牌多品系"战略:奕派品牌定位高端化并携手华为开发智能产品 风神品牌坚持节能车路线并专注海外市场拓展[2][3] - 提出"未来之翼"战略计划 通过技术、产品、品牌、海外四大支柱推动发展[2] 产品与运营规划 - 计划到2028年产品矩阵扩展至20款车型 每款车型承诺实现"每年进化、常用常新"的迭代机制[3] - 挂牌40天内快速完成产品规划、产能调整及团队激励机制等整合工作[3] - 建立高效用户响应体系:用户问题10分钟响应、1小时提供解决方案、1天实现满意闭环[3] 行业竞争态势 - 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通过品牌整合与资源集中提升市场竞争力[2] - 东风汽车此前存在自主品牌数量多但单一品牌影响力弱的问题 此次整合旨在集中资源突破困局[3]
又一车企新势力亮相!东风奕派科技携手华为,搅动新能源江湖
南方都市报· 2025-08-03 14:12
公司战略与定位 - 东风奕派科技作为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事业主力军,定位为"用户型、科技型企业典范",以技术自研和用户服务为核心竞争力 [2] - 公司提出"未来之翼"战略计划,包含技术、产品、品牌、海外四大战略支柱,目标实现快速发展 [8] - 品牌架构以"奕派向上、风神向新"为核心,整合东风纳米资源并携手华为开发高端智能产品系列 [12] 产品与技术亮点 -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推出家悦版和家享版,增程版限时价17.36万起,纯电版17.86万起,全系标配高通骁龙SA 8295P芯片 [4] - 东风风神L8作为首款战略车型,实测纯电续航248公里,综合续航2245公里,综合油耗2.4L/百公里,综合功率265KW [6] - 技术基座包括量子架构、马赫动力、天元智舱等六大领域,拥有全球首个16000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抗扭强度达传统车身3倍) [10] - 固态电池技术2026年上车,能量密度350Wh/kg,-30℃续航保持率70%以上,超千伏高压架构支持1200V电压平台和12C快充(1秒充电增加2.5公里续航) [10] 合作与生态布局 - 与华为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端智能产品系列,应用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5技术 [12][14] - 联合宁德时代、Momenta、百度等头部技术服务商构建智慧技术生态圈 [10] 市场规划与目标 - 计划2028年形成20款车型矩阵,承诺每款车型每年进化,其中智能精品系列由华为合作开发 [14] - 海外战略目标2027年推出30多款车型,覆盖多动力形式和左/右舵市场,2030年本地化制造率达50%以上 [14] - 全球网点数量计划达2000+,重点布局10个战略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14] 用户服务与效率 - 提出"用户问题10分钟响应、1小时解决方案、1天满意闭环"的服务标准 [8] - 发起效率革命,强调用户需求第一时间上车、内部流程快速响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