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供应链

搜索文档
全球消费者喜欢在哪里网购? | 红杉爱生活
红杉汇· 2025-09-12 00:04
全球电商市场格局 - 2025至2027年全球电商销售额预计保持增长势能[6] - 中国和美国为全球最大电商市场 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47万亿美元和1.2万亿美元[8] - 新兴市场包括欧洲、英国、东南亚、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亚、巴西、沙特及南非等地形成规模并呈现可观增速[8] 区域消费者偏好特征 - 美国83%消费者接受跨境网购 77%偏好亚马逊/Etsy/乐天等平台购物[9] - 欧洲60%消费者使用电子钱包跨境消费 荷兰73%/法国83%/德国82%消费者偏爱亚马逊和Etsy[10] - 英国80%消费者通过平台进行国际购物 仅18%选择独立站[11] - 东南亚90%印尼消费者和75%马来西亚消费者参考KOL推荐 新加坡62%年轻群体采纳KOL建议[12] - 韩国86%消费者选择Coupang/Gmarket/亚马逊购物 56%受KOL影响[13][14] - 澳新93%消费者接受跨境购物 女性71%购时尚品vs男性51% 男性59%购电子产品vs女性31%[15] - 中国99%消费者尝试海淘 84%通过京东/亚马逊平台购物 13%通过社交媒体购物[16] - 香港92%全年龄段消费者月均网购 85%要求港币计价[16] 供应链演进阶段 - 2008-2014年以运输创新为主导的孕育阶段[21] - 2015-2019年以仓储创新为主导的萌芽阶段[21] - 2020-2023年以配送创新为主导的局部成型阶段[21] - 2024年起进入链网创新主导的大发展阶段 特征为全球化仓网布局与数智化协同[21] 供应链四大核心支柱 - 网络布局全球化:覆盖高密度仓储/物流协同/市场合规保障[25] - 区域服务网格化:采用入仓分销网络+区域运营中心+末端配送网络三级架构[26] - 端到端数智化:解决信息断层与协同低效问题 实现全链路整合运营[27] - 增值效益扩大化:通过当日达/次日达体系提升履约时效 拉动销售转化[28] 供应链未来发展方向 - 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业兴起 推动多国仓储网络资源整合[30] - 供应链即服务(SCaaS)模式通过模块化方案降低出海门槛[31] - 智能化技术实现仓储-决策-配送全链路闭环 提升履约效率[32] - 绿色化转型成为欧美市场消费决策因素 增强用户忠诚度[33] 行业价值重构 - 数智化供应链从成本中心转向价值创造中心[3] - 高效灵活供应链构成跨境电商核心竞争力[3] - 全球链网生态构建需弹性响应与深度产业协同[33]
从“走出去”到“走得稳”,韧性供应链成跨境卖家必修课
36氪· 2025-08-18 08:53
跨境电商市场拓展 - 中东、拉美、日韩、印度及澳洲成为跨境卖家新战场,欧美和东南亚不再是唯一重点 [1] - 巴西电商市场快速崛起,消费者最关注价格与促销(66%),快速配送(45%)和免费配送(36%)紧随其后 [1] 供应链能力挑战 - 全球经贸波动使跨境履约面临压力测试,清关复杂、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慢及仓储体系不完善成为主要障碍 [1] - 海外消费者对电商体验要求提升,物流效率、退换货便利性等履约服务成为决策关键因素 [1][6] 供应链韧性价值 - 62.5%商家认为需提升本土化服务能力,41%商家强调需提升履约交付能力 [2] - 韧性供应链可抵御外部风险(如海关卡壳、物流受阻),通过切换运输路线、调用多地库存或启用备用网络实现快速响应 [7][8] - 供应链韧性可提升运营效率,例如TAILI通过亚马逊AWD服务降低旺季仓储成本并自动补货,FBA服务缩短配送时效 [8] - 中小企业通过外包物流供应链可专注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10] 韧性供应链实践案例 - Happy Jump在澳洲市场借助亚马逊物流实现墨尔本、悉尼当天下单当天到货,获得市场先发优势 [4] - Phomemo使用亚马逊AWD后节省40万元人民币入库配置费,降低20-30%SKU物流成本,尾端配送时效提升至当日达/次日达 [12] - 巨星科技借力FBA实现北美、欧洲市场头部地位,曾连续数年销售额增长300%-500%,物流成本降低使产品具备价格优势 [14][17] 供应链发展趋势 - 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业兴起,垂直领域企业聚焦非标品仓配、售后维修等增值服务 [18] - 供应链即服务(SCaaS)通过模块化方案整合全链路资源,降低企业出海门槛 [19] - AI与机器人技术推动效率跨越式提升,例如亚马逊全球部署超100万台机器人,DeepFleet模型使机器人车队时效提升10% [19] - 绿色化成为供应链核心战略,26%企业将可持续发展/ESG列为2025年关键影响因素,欧盟碳关税政策强化全链条减碳需求 [21] 行业转型驱动 - 快速履约能力构建"履约-体验-流量-复购"正向循环,直接提升消费者忠诚度与转化率 [14] - 供应链四大支柱(全球网络、区域网格、数智化、增值效益)协同推动企业从服务提供者向价值共创者升级 [11][17]
餐饮专业化与家庭品质化 预制菜产业进入价值跃升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1 00:38
行业发展阶段 - 中国预制菜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阶段 行业初期侧重产能扩张和市场份额抢占 现阶段更聚焦产品品质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 [1] - 市场需求呈现"餐饮专业化"与"家庭品质化"双轨并行特征 连锁餐饮依赖预制菜保障口味稳定性和出餐效率 家庭消费者追求便捷同时注重营养与口感 [1] 行业挑战 - 缺乏统一标准化体系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原料选用、加工工艺、添加剂使用等标准不一 [2] - 供应链透明度不足 食材种植养殖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信息难以追溯 影响消费决策和市场信任 [2] 解决方案框架 - 构建"标准—技术—信任"三位一体发展生态 海实利牵头推动行业质量分级体系和智能化供应链建设 [3] - 质量分级体系涵盖感官品质、安全指标、理化特性、加工工艺、原料溯源、添加剂使用六大维度 [4] - 分级体系通过生产端投入提升、市场端优质优价、消费端选择简化三条路径推动产业升级 [5] 供应链创新 - "彪杆国际集采直销平台"采用"技术+集采直销"模式 建立供应商与采购商双向信用对等体系 [6] - 平台整合全球优质资源 通过AI大数据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支持预制菜企业高效对接国际供应商 [6] - 推动中国食品标准国际化 将国内标准融入全球供应链管理以获取国际认可 [6] 企业实践案例 - 海实利质量分级体系具体指标包括红烧肉质软烂度、汤品清澈度等感官标准 以及蛋白质含量、维生素损失率等理化指标 [4] - 平台运营案例显示国内企业可通过AI系统直接对接国外奶酪供应商 并精准识别终端客户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