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社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合力放大生活服务惠民成效
经济日报· 2025-09-16 22:12
推动家门口服务提质增效,要盘活存量资源。中心城区及老旧小区往往面临空间约束,许多服务机构难 以拓展服务。若一味依靠新建或租赁场地,将推高运营成本,影响服务普及性。各地需积极创新机制, 通过社区房屋"一室多用"、城市更新、腾退空间再利用等方式,集约化利用有限资源,补齐服务设施短 板。 传统服务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基础性家政、保洁等服务已难以覆盖居民多层次需求,社区应积极引进专 业社会机构,拓展助老就医、长期照护、婴幼儿托育、早期教育等服务种类,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多样化生活服务是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的重要路径,而传统社区服务机构因设 施不足、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民生需求。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扩大优质服务供 给,实现普惠可及、品质可靠的生活服务,已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今年6月对外公布,提 出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提高多样化生活服务品质,为社区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以 来,天津市把握地铁站恢复地貌契机,新建一批绿地、体育公园等公共设施,不仅拓展了市民活动空 间,更丰富了生活服务供给;河南省洛 ...
立林智能照明与金茂服务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
财经网· 2025-08-06 05:01
战略合作 - 立林智能照明与金茂服务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升级 [1] - 合作内容包括立林高光效照明解决方案在金茂服务全国数十个标杆项目全面落地 [1] 技术方案 - 立林高光效照明解决方案采用高光效T8节能灯具,适用于停车场、商超、办公室、家居等多类场景 [1] - 该方案在同等照度下节能超80%,具有高亮节能、均匀发光的特点 [1] 项目落地 - 方案将率先落地金茂服务旗下高端社区项目,如上海西郊金茂府、湖州金茂长东府等标杆项目 [2] - 通过标杆项目实践,立林智能照明将打造"科技赋能物业"的行业样板案例 [2] 合作价值 - 方案帮助物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能耗成本,助力社区绿色低碳发展 [1] - 方案实现"用户体验升级"与"运营效能提升"的双重价值,为高端物业服务树立行业标杆 [1]
山东已建成超4000个智慧社区,加快实现“家门口”办业务填数据“平台取”
齐鲁晚报· 2025-08-01 08:48
智慧社区建设进展 - 山东省已建成智慧社区超过4000个 其中标杆型智慧社区57个 [1][3] - 省级累计对下转移支付智慧社区建设奖补资金超1亿元 [3] 数据基础设施与治理 - 推动基层公共数据汇聚和开发利用 深化县市区街道社区多级联动和融合应用 [3] - 加快推动"一表通"在社区层面部署应用 实现数据填报从"找基层要"向"在平台取"转变 [1][4] - 全面赋能县域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数据与业务有效融合 [3] 数字化服务场景创新 - 推动医疗就业养老救助托育等高频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3] - 打造"家门口"数字惠民服务生活圈 整合社区周边生活服务资源 [1][3] - 推动社区购物文化活动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等生活场景数字化转型 [3] - 探索社区无人物流配送无人机巡查等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 [3] 智能治理能力提升 - 强化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终端在社区治理中的融合应用 [4] - 推动高空抛物智能监控智慧电梯智慧井盖等智能化基础设施深度覆盖 [4] - 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能力 [4] 长效运营机制建设 - 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和长效运营机制 [4] - 将居民满意度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第一标准" 常态化开展诊脉体检问效问计活动 [4] - 建立"开展建设-日常监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整闭环机制 [4]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城市?城市更新绩效评价体系要注重“人民视角”
广州日报· 2025-07-11 23:14
城市更新理念转型 - 城市更新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质,成为涉及空间重构、社会治理革新、经济动能转换的系统性变革 [1]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导向,强调服务人民需求 [1][2] - 城市更新需兼顾空间优化、社会公平与经济活力,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 [2] 群体需求差异化策略 - 青年群体:需完善集体租赁住房配置,打造居住-就业-社交复合空间以降低生活成本并吸引人才 [2] - 老年群体:需加强养老设施、无障碍环境等老年友好型建设以提升生活品质 [3] - 低收入群体:需预留保障性住房指标并完善基础配套,避免社会排斥效应 [3] 片区统筹更新路径 - 通过"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平衡历史保护与功能提升,解决碎片化问题 [3] - 片区更新作为中观尺度桥梁,协调微观建筑改造与宏观城市规划 [3] 绩效评价体系框架 - 评价体系遵循全面性、可度量性、可比性、动态性四大原则 [4] - 空间维度关注土地利用效率、公共空间占比、绿地率等指标 [5] - 经济维度评估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岗位、新兴产业占比及税收增长 [6] - 社会维度涵盖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可达性、社区参与度等软性指标 [6] 技术赋能与多元参与 - 运用GIS、卫星遥感等技术量化空间优化效果,AI模型预测经济效益与舆情风险 [7] - 企业提供运营数据,社会组织协助满意度调查,居民直接参与评价反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