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经济再平衡

搜索文档
外资如何看待本轮中国牛市?
佩妮Penny的世界· 2025-09-18 01:21
(在过去几周,大摩的宏观研究团队在欧洲的论坛和美国路演回来,密切接触了一线欧美基金,以下是他们分享的主要观点) 欧洲的长线资金仍在观望,美国的投资者更积极。 其中,量化和宏观对冲基金对A股更感兴趣,传统基本面主导的基金对港股和中概更感兴趣。 但是总体还在 萌芽期 ,兴趣和水温一般,不是特别兴奋。 大家好呀,我是佩妮。 最近A股美股账户都叒新高了!好Happy ~ 去年和今年其实收益都还不错,二级就是这样,要扛, 闪电来的时候你得在场。 怕高都是苦命人,我目前是 7 成仓位左右,为了保留利润所以要好好学习研究哈哈哈。 最近仔细学习了大摩和高盛最新的宏观策略分享,尤其是关于外资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观点。 把我个人觉得有收获的地方分享给大家~一起学习) 一. 外资目前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外资也发现了从去年924开始中国市场表现比较优异,但是目前还是中性配置,没有错过一定不行。 对冲基金现在更强调选股,而不是指数层级的配置。更对是一些和通缩/消费关联度不高,有成长性比如 出海,AI,创新药 的行业等等。但是 这些比较难吸引大规模长线资金。 反内卷政策,欧洲投资者普遍认为,只靠减供给不够,需要从需求侧发力,比如社保,服务 ...
高盛闭门会-脉动中国-最新经济数据与十五五展望
高盛· 2025-09-17 00:50
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 - 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 2025年共三次降息(9月、10月、12月各25个基点) 终端利率或达3.0%-3.25% [1][2] - 若劳动市场恶化可能降息50个基点 核心逻辑基于非农数据下修及核心PCE通胀低于2% [1][4] - 2026年预计3月和6月各降息一次 高盛立场偏鸽派 与市场定价一致但考虑30%衰退风险 [2] 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中国央行可能降息10个基点和降准50个基点 取决于经济是否低于5%增长目标 [1][5] - 2025年上半年政府债券发行量达7.7万亿人民币(去年同期3.5万亿) 下半年发行量将减少 [3][7] - 财政存款账户有1万多亿人民币盈余 可能逐步释放以支撑经济增长 [9] 中国经济数据表现 - 出口实际增速超7% 对欧洲出口增加但对美国出口下降 CPI核心通胀升至0.9% PPI从-3.6%改善至-2.9% [1][6] - 外需坚挺但内需疲软 反内卷政策对上游价格提振有限 [1][6] - 信贷数据平稳 政府债券替代私人贷款需求 公共部门资金重要性提升 [8] 十四五规划成就与十五五展望 - 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速达5.5% 城镇化与创新指标超额完成 但单位GDP碳排放仅下降8%(目标18%) [11] - 新经济领域表现优异: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芯片生产优于传统行业 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较2021年下降75% [12] - 十五五规划草案将于2025年10月底披露 最终版2026年3月公布 增长目标讨论范围4%-5% [10][14] 经济结构调整与政策支持方向 - 资源从房地产向高新技术制造业转移 研发支出占比从1%升至2.4%-2.6% [11][12] - 政策支持聚焦消费、技术、安全领域 重点包括高新技术制造、关键产业链自主可控及绿色转型 [15] - 需解决新增长引擎培育、工业产能过剩及提振消费信心等结构性改革问题 [17] 电力与能源投资机会 - 全球电力需求年均增速4%(过去10年2.6%) 中国2026年电力需求增6% 印度增7% 两国贡献全球增量60% [18] - AI推动电力需求激增 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较2023年增160% [19] - 核能投资2020-2024年年增14% 中国在能源转型中领先 [20] - 可再生能源板块盈利改善 电网及电力设备股票估值吸引力提升 [21] 资本市场与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年初至今买入1,380亿美元 科技股(如美团、比亚迪)受青睐 高股息公司买入放缓 [25][27] - 融资余额达2.3万亿人民币(占市值2.3%) 交易额与换手率处历史高位 [25] - 公募基金股票持仓达6.7万亿人民币历史新高 但新资金入场速度未显著加快 [26] - 北向资金仓位净8.6% 较历史高点10%有上升空间 海外长线资金配置仍处历史低位但回流意愿增强 [30][31] 投资策略建议 - 成长因子轮动延续 看好稳定成长(Stable Growth)和合理价格成长(GARP)策略 [22][23] - 看好股东回报主题(高股息与企业回购) 建议结合股息率增长因子应对市场轮动 [24] - 美联储降息利好新兴市场流动性 但中国债市仍以基本面定价为主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