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勾勒文明星河璀璨图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1 22:41
公元1世纪铜釜(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公元20世纪初头饰"托朱兹"(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博物 馆藏)。 黄 维摄 "文明的星河——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博物馆藏文物联展"现 场。 公元前二世纪—公元二世纪红砂岩磨盘(巴基斯坦伊斯 兰堡博物馆藏)。 黄 维摄 在中国展区,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彩陶缸、龙山文化镂空高足黑陶杯,到刻有"海内皆 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的西汉陶砖,从唐三彩、宋钧瓷、元青花,到清乾隆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传承数千年的火与土之歌,咏唱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旋律。彩陶神人纹双耳罐是马家 窑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典型器物之一,罐体肩腹部以黑彩绘制抽象化、几何化的神 人纹,这是融合人形与蛙形的复合纹饰,象征先民对生命繁衍和水资源的崇拜。 与之年代相近的巴基斯坦陶女神像,同样表现了先民的生育崇拜。这件小巧的女性陶像出土于巴基斯坦 俾路支省梅赫尔格尔遗址,年代为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其发型夸张繁复,佩戴饰物,突出的 胸部和臀部象征着生育与繁衍,可能是母亲神的塑像。 早在5000年前,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先民便驯化了马匹并开始骑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记者手记:指尖相传的技艺 连接心灵的桥梁
新华网· 2025-09-01 01:36
非遗展示项目 - 天津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传统木工榫卯技艺、景泰蓝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曾氏华服传统手工精细制作技艺、郑氏漆器制作技艺等六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 [2] - 郑氏漆器制作技艺通过漂流漆技法制作"无极纳福扇" 每柄扇面纹理独一无二 [4] - 传统木工榫卯技艺展示重逾1300斤的世界最大榫卯鲁班锁"大菠萝" [6] - 曾氏津派盘扣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现场演示精美盘扣制作 [8] 技艺文化内涵 - 漆器技艺体现大漆粘连特性 寓意连接不同国家民族和文明 [4] - 榫卯结构需特定构件让出空间才能解开 体现"和"与"合"的协商合作精神 [6] - 拓印"福"字活动传递中华文化的圆满寓意 [10] 国际交流反响 - 印度记者表示印中两国都拥有古老文明 有责任让世界了解文明美丽与交融 [8] - 巴基斯坦友人评价中国文化让人在内心深处编织紧密纽带 [10] - 土耳其记者亲身体验拓印"福"字制作过程 [10] - 中外记者带走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 技艺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 [10]
“琴使”无疆知音广(海客话中国·中欧建交50周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2 22:14
意大利学者菲利波·科斯坦蒂尼的古琴研究 - 意大利学者菲利波·科斯坦蒂尼以古琴为媒连接中西文明 让中国弦鸣乐器在世界舞台奏响文明交流旋律 [2] - 菲利波成长于汉学底蕴深厚的意大利 少时立志搭建东西方文明桥梁 [2] - 2014年在中国学术交流时被古琴音色震撼 感受到千年古人低语并唤起少时太极拳记忆 决定握住中国文化深层密码钥匙 [2] 古琴学习与技艺精进过程 - 学琴之路困难重重 意大利古琴教材乐谱资源稀缺 师资薄弱 指法复杂需长期练习 保养维修繁琐 爱好者交流匮乏 [3] - 成为"追琴人"赴华搜罗琴谱流连琴馆听演奏会 辗转多地拜访各派名师体悟南京文人琴清越风骨与北京殿堂琴恢弘气韵 [5] - 独创学习方法应对减字谱壁垒 书房墙壁书桌冰箱贴满意大利语标注的减字谱卡片 自行绘制指法力学图谱精确到指关节角度 [5] - 每日雷打不动抚琴修炼 从生涩卡顿到行云流水 指法已成肌肉记忆 领悟琴音余音袅袅体现东方文化沉潜内省追求大音希声的精神内核 [5] 古琴与中国哲学思想的关联研究 - 通过追溯古琴西传轨迹发现其早出现在世界各国汉学研究者视野 清代法国传教士钱德明《中国古今音乐考》和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小诗谱》曾向西方推介古琴 [6] - 受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琴道》启发 深入理解古琴思想体系与儒家道家佛教文化关系 深感觅得知音 [6] - 系统梳理古琴与中国古典哲学关联 发表《论古琴美学思想与儒道家修身养性的作用》《中国传统音乐与自我培养的关系》《宇宙的音乐:张载哲学中的音乐与宇宙的关系》等文章 [6] - 指出古琴追求和雅清淡呼应儒家克己复礼 琴器德在其中彰显载道言志文化使命 虚静高雅人琴合一暗合道家天人合一境界 [7] 古琴国际推广与文明对话 - 在意大利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等多国开展古琴推广项目 举办专场演奏会与研讨会 在多所知名学府开设讲座阐释古琴美学 现场抚琴展示独特魅力 [7] - 最初担忧中西音律体系与审美差异 西方听众习惯交响乐恢弘歌剧浓烈 可能难接受古琴清微淡远意境 [8] - 听众反馈远超预期 从琴声感受到对自然敬畏 体会古人对孤独坦然 体悟东方空灵 证实古琴具有跨文化共通价值与强大感染力 [8] - 携古琴走遍欧洲拉美多个国家地区 通过教授古琴编辑多语种指南 与各国音乐家合作探索古琴与西方乐器融合 让古琴在不同文明土壤扎根长出全人类乐章 [8]
丝路特展将亮相杭州
杭州日报· 2025-06-26 02:47
活动概述 - "2025丝绸之路周"将于7月11日开幕 主题为"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 主宾国为巴西 主宾省为内蒙古自治区 [2] - 主场活动包括丝路特展"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 展品共计200余件 其中一级文物60余件 [2] 展览内容 - 丝路特展将通过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等出土文物 结合多媒体展示手段 展现草原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融合 [2] - 主宾国巴西活动将于10月底11月初开展 包括"丝系山海——从桑蚕之府到桑巴之国"展览 全方位展现中国丝绸文化魅力 [2] - 将在巴西巴拉那省伊瓜苏市建设"国丝海外展厅" 举办"丝路绮粲——中国丝绸艺术展" 成为南美洲首个"中国展厅" [2] 文化活动 - 将开展"遗产点亮丝路"线上直播、百馆百物短视频和丝路文物海报线上接力 [3] - 举办"荟萃—多元融合的巴西摄影展" 推出丝路纹样填彩游戏、"丝路之夜"、丝路主题工坊、丝路进校园等社教活动 [3]
跨文化展览何以引人入胜?
新华社· 2025-06-03 22:11
博物馆行业国际交流展览趋势 - 2024年我国举办百余个文物进出境展览,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打破埃及文物全球巡展参观人数最高纪录 [1] - 上博"埃及展"展期13个月、展品788件,总收入逾5.8亿元人民币,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对城市消费拉动超百亿元 [3] -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海外累计关注人数达650多万人次 [3] 中外文化展览市场表现 -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唐"展览三个月内吸引超8万人次观展 [3] - 广西博物馆"庞贝展"通过文物对比展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联系 [5] -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凤凰故国"展览帮助美国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 [7] 国际展览的运营模式 - 国家博物馆计划与俄罗斯、沙特、意大利等国文物机构互换展览,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双轨策略 [12] - 上海博物馆定位为"中外文明对话的公共外交空间",强调博物馆的国际交流功能 [11] - 故宫"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展示东西方皇家珍宝,体现跨文明对话 [9] 展览内容设计特点 - "中国·唐"展览中三彩男装女立俑引发法国观众对唐代女性自由度的讨论 [5] - "庞贝展"通过玻璃器、金器等文物对比展示中意古代工艺相似性 [5] - "金字塔之巅"展览采用两代法老雕塑隔空相望的沉浸式设计提升观展体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