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强市
icon
搜索文档
坚持守正创新 勇担文化使命 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西安日报· 2025-09-28 03:04
在易俗社文化街区,方红卫察看场馆设施、惠民演出、商户经营等情况,深入了解文艺院团及文化 街区发展运行情况,强调要持续提升街区运营水平,用好百年剧院品牌、专业人才优势和丰富场馆资 源,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运营模式,提供更多接地气、聚人气的优质文化供给,进一步做大客流 量、繁荣商贸业;要持续深化文艺院团改革,进一步灵活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激励保障 体系,留住用好优秀人才,创作更多精品剧目,大力促进秦腔等国粹艺术高水平"走出去",持续焕发新 的生命力,更好推动以文传脉、以文惠民、以文兴业。 市领导和文全、肖琦参加。 原文链接:方红卫在调研文旅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文化使命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 强劲动能 9月2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调研文旅产业发展情况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 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文化使命,一体推进文 物保护、文化繁荣、文明传承,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在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更大 作为。 西安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博物馆。方红卫走进博物 院,认真听取文物保护、场馆 ...
单向空间江苏旗舰店落户苏州
新华日报· 2025-08-28 21:12
单向空间自2005年创立以来,已构建起覆盖实体空间、出版、媒体、文化活动、产品的复合型文化生 态。一丝厂作为始建于1926年的丝绸工业重要遗产,目前正在改造升级中,将开启传统丝绸文化与现代 数字科技的创新对话。该合作聚焦"在地化""高品质"两大关键词。从姑苏景致散文到吴地民俗文献,再 到当代苏州作家原创作品,单向空间遴选专属苏州的城市书单,为本地读者构建亲近城市文化的窗口。 同时,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和他的朋友们将把这里作为文学交流前哨站,举办"单向青年IN苏州""苏 州城市IP限定活动"等,联动文学界大咖,激活城市文化活力。 本报讯(记者张珺)8月25日,北京单向空间与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旗下苏州第一丝厂签约,单向空间 江苏旗舰店将于明年一丝厂开园之际首批进驻。 近年来,苏州积极建设"书香城市",持续加大国内外知名书店招引力度,出台《全链条全方位打造"书 香姑苏"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鼓励实体书店创新经营、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此次单向空间的引入, 正是苏州践行"文化强市"战略的一项生动实践。 ...
青春云浮,善作善成!云浮召开推进会,部署文化强市建设
南方农村报· 2025-08-24 11:31
文化强市建设部署 - 云浮市召开文化强市建设推进会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 全面动员和系统部署文化建设任务 聚焦建设更有温度的"善德云浮" 坚持守正创新、勇担使命 [2][3][4] 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 - 全市现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11][12][13][14] - 打造传播"最早的广东"元宇宙IP 网络纪录片《穿越磨刀山》在B站评分高达9.9 播放量达600万 覆盖用户2.66亿 [15][16] - 磨刀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成功 跻身"国家队" [31][32]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袁梅连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实现"零的突破" [17] - 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村镇13个 全国文明单位11个 全国文明家庭1户 全国文明校园3所 [18] - 获评"广东好人"42人 "云浮好人"366人 [18][19] -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1人 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20人 云浮市岗位学雷锋标兵159人 [19] - 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17个单位 云浮市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137个单位 [20] - 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9人 云浮市新时代好少年130人 [20][21] 融媒体建设与传播 - 云浮融媒纳入中宣部第二批全国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 完成"云浮通"客户端6.0版本升级 [23] - 统筹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参建"两端一云"地级市 [24] - 打造云浮国际传播五大IP 开展城市形象对外传播 [24][25][26] - 云浮融媒改革试点成功完成 成为全省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主力军和成功案例 [35] 文化创作与成果 - 歌曲《叹早茶》获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7] - 电影《我,就是风!》、歌曲《风》获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8] - 电影《我,就是风!》获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提名奖 [29] 基层文化实践案例 - 云浮市文联"乡村艺先生"用歌舞书画为"百千万工程"添彩 已开展超100场文化活动送至群众家门口 [33][34][40] - 云城区安塘街道白村村委以文化内核重塑乡村格局 村咖跃升新型文化空间 [45][46] - 罗定市华石镇通过创作短视频推动当季水果销售一空 [46] - 新兴籍青年导演陈仕忠表达对家乡文化沃土的眷恋 体现云浮发展影视产业的决心 [47][48][49]
宁波:以文化强市建设书写现代文明新篇章
新华社· 2025-08-19 10:29
文化产业发展 - 宁波作为全球文具制造核心基地,年产值超800亿元,占全国文具出口量的35% [10] - 近1300家规(限)上文化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制造业稳居全省第一 [10] - 广博集团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迪士尼等国内外知名IP推出跨界联名产品,实现"文化+制造"双赢 [10] - 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拍摄量稳居全国影视基地第二,累计拍摄1800余部影视剧 [11] - "中国(象山)视听产业园"2024年经营性收入达40亿元,引进公司及工作室超4300家 [11] - 宁波出台全省首个数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创新推出"影视通宝""版权质押贷"等金融产品 [11] 文化与科技融合 - 大丰实业拥有1000余项专利技术,为杭州亚运会制造智能火炬塔 [9] - 方太集团研发智慧火炬燃烧控制系统达到航天级精度 [9] - 音王电声沉浸式声效技术获文化和旅游部授牌"首批技术创新中心" [9] 文化出海与国际传播 - 优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年出口额超700万美元,AR双语《三字经》订单额达12万美元 [15] - 广博集团在美、阿联酋、越南设海外基地,产品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5] - 泡泡吧潮玩品牌在泰国曼谷快闪店单月销售额破550万元 [15] - 宁波11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2个项目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15] - "宁波有东西"城市名片计划总传播量超11亿 [14] - "机遇中国·滨海宁波"全球传播行动触达超18亿人次 [14] 文旅融合创新 - 象山影视城推出"剧组探班游",预计2025年门票收入近亿元 [12] - 海曙区"跟着课本游宁波"研学线路年度接待学生48万人次 [12] - 余姚阳明故里"心学之旅"沉浸式剧场通过角色扮演提升游客体验 [12]
东莞“超级”音乐节五一出圈背后:文旅热力何以澎湃经济脉动
新浪财经· 2025-05-08 13:21
音乐节经济效应 - 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吸引约8万名乐迷,其中80%来自市外,初步统计拉动文旅、餐饮、住宿、交通、商超等相关行业消费约2.8亿元 [2] - 五一期间东莞全市接待游客3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3%,旅游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31.2%,增速位居重点城市前列 [1] - 音乐节与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同期举办,形成"双城奔赴"效应,打破地域限制 [4] 文旅融合与城市特色 - 东莞推出粤语专场和十五运联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纽带,增强活动吸引力 [4][6] - "莞小鹅"IP融合潮玩与美食元素,体现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和"美食之都"的特色 [9][11] - 东莞生产全球动漫衍生品的25%、中国潮玩的85%,潮玩产业成为音乐节重要吸引力 [11] 文旅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文旅融合通过场景创新拓展"文旅+"边界,演艺经济乘数效应达7-10倍,单场音乐节可拉动数亿元消费 [15] - 五一期间东莞举办170多场活动,涵盖音乐、演出、非遗、赛事等七大板块,创造多样化消费场景 [17] - 东莞游客人均消费提升,旅游收入增速(31.2%)高于接待量增速(22.3%),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12] 文化产业与城市转型 - 东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40亿元增至669亿元,占GDP比重从4%提升至6%,文化企业数量从不足1万家增至3.1万家 [24] - 潮玩产业融合传统制造业与文化创意,带动东莞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中国潮玩之都" [27] - 东莞拥有53家博物馆、876个公共图书馆、756个文化广场,文化设施密度位居地级市前列 [24] 城市定位与战略 - 东莞四次升级文化定位,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强市",强化产城人文深度融合 [21] - 东莞依托岭南文明发源地、近代史开篇地等多元文化标签,打破"世界工厂"单一形象 [22] -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助力东莞成为"潮流城市"新标杆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