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资产金融化
icon
搜索文档
今米房集团:泽瑞龙祥首次实现数据资源在上海数据交易所登记入表与数据产品挂牌
智通财经· 2025-08-22 13:38
收购战略与协同效应 - 建议收购南京泽瑞龙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55%股权 预计产生协同效应 包括精简营运带来的成本效益 提高留存利润 增加集团餐饮业务与食品及酒类分销分部之间的交叉销售机会 [1] - 通过拥有泽瑞龙祥运营的电商平台"泽瑞龙祥AI小店" 公司直接获取客户数据和洞见 实现更精准的营销和产品开发 [1] 数据资产化与金融创新 - 泽瑞龙祥数据资源在上海数据交易所登记入表 相关数据资源来自"泽瑞龙祥AI小店" 规范数据管理及应用 盘活数据资源 释放数据价值 创新融资渠道 缓解资金压力 实现数据资产保值增值 [1] - 首个数据产品"泽瑞龙祥电商消费行为洞察"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 依托数据资产交易服务系统(DAM) 可能实现企业数据资产与金融市场服务对接 增加融资渠道 降低资金成本 加快交易执行 [2] 业务整合与价值创造 - "泽瑞龙祥AI小店"垂直整合集团食品及酒类产品销售及分销能力 [1] - 数据资源管理实现全面盘点清晰管理 畅通流转促进共享 释放价值赋能发展 标准引领信息互认 推动数据资产金融化及创新应用 构建统一数据要素市场 [2] - 提升集团在电子商务行业参与度 直接获取用户互动数据及市场洞见以优化供应链 创造增量数据资产收入来源 补充集团现有餐饮服务及酒类分销业务 为收入增长及盈利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3]
今米房集团(08300):泽瑞龙祥首次实现数据资源在上海数据交易所登记入表与数据产品挂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3:36
收购战略与协同效应 - 公司建议收购南京泽瑞龙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55%股权 预计产生协同效应 包括精简营运带来的成本效益 提高留存利润以及增加集团餐饮业务与食品及酒类分销分部之间的交叉销售机会 [1] - 通过拥有泽瑞龙祥运营的电商平台"泽瑞龙祥AI小店" 公司将直接获取客户数据和洞见 实现更精准的营销和产品开发 [1] - 收购将垂直整合公司食品及酒类产品销售及分销能力 [1] 数据资产价值实现 - 泽瑞龙祥数据资源在上海数据交易所登记入表 相关数据资源来自"泽瑞龙祥AI小店" 规范数据管理及应用 盘活数据资源 释放数据价值 [1] - 数据资源入表创新融资渠道 缓解资金压力 实现公司数据资产保值增值 [1] - 首个数据产品"泽瑞龙祥电商消费行为洞察"成功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 依托数据资产交易服务系统(DAM) 可能实现企业数据资产与金融市场服务对接 [2] 财务与融资优势 - 数据产品挂牌增加公司获得融资渠道 降低资金成本 加快交易执行 [2] - 数据资产金融化及创新应用为数据资产评估 交易 融资提供可靠依据 [2] - 创造增量数据资产收入来源 补充公司现有餐饮服务及酒类分销业务 [3] 业务发展与行业地位 - 提升公司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参与度 [3] - 直接获取用户互动数据及市场洞见以优化供应链 [3] - 公司成为全国共识价值型电商及执行国家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先行企业 [2]
今米房集团(08300) - 自愿性公佈 在上海数据交易所开展数据资源综合入表与数据產品掛牌
2025-08-22 13:2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收购泽瑞龙祥55%股权,预计产生协同效应[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泽瑞龙祥首个数据产品“泽瑞龙祥电商消费行为洞察”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5] 用户数据 - 泽瑞龙祥首次实现数据资源在上海数据交易所登记入表,数据来自“泽瑞龙祥AI小店”[4] 未来展望 - 上述业务提升集团电商行业参与度,可优化供应链、创造增量收入[7] - 数据资源入表与产品挂牌可掌握资源、促进协作、推动金融化及构建要素市场[6]
数据新价值 市场新生态 |《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2024年年度报告》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6-20 12:57
数据资产入表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5000余家企业中有100家披露数据资源入表,涉及金额总计21.64亿元 [1] - 88家上市公司将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占入表企业总数的88%,无形资产项目金额占比达63.57% [1] - 多数公司数据资源摊销年限集中在3至5年,主要采用直线法摊销 [1] 行业分布特征 - 2024年披露数据资源入表的上市公司涉及13个行业,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制造业 [2] - 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是入表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行业 [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为新增入表行业 [2] 企业市值与参与度 - 高市值企业入表意愿显著增强,市值500亿元以上的企业从2024年Q1的1家增至全年14家 [2] - 非上市公司入表推进迅速,截至2025年3月底共收集330家非上市公司入表信息 [3] 非上市公司入表特点 - 地方国企成为非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主力军 [2] - 民营企业表现活跃,涌现突破性案例 [2] - 央企和事业单位逐步加入,推动入表企业队伍扩大 [2] - 非上市公司名称多体现行业特征,涵盖投资、科技研发、数字经济等热门领域 [3] 数据资产金融化进展 - 非上市公司凭借入表数据资源获得融资项目112个,总金额达14.12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 [3]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助力数据资产流通,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