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

搜索文档
西安经开区:从“制造”迈向“智造”, 数字经济如何重塑制造业版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3:18
数字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引擎 -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改变区域经济底色 西安经开区依托制造业基础叠加数字经济形成新发展动能[1] - 多个重点数字经济项目云集经开区 体现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 反映区域在西部数字经济版图的战略雄心[1] 西安经开区产业基础与政策优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9.80亿元 同比增长17%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16.18亿元 同比增长28% 产销率达98%[3] - 建立全方位政策支撑体系 涵盖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 人才引进 金融服务 创新一项目一策工作法 提供全周期督导和全要素保障[5] - 引进百余个高质量产业项目 包括宏胜饮料 铭博汽车 元视芯 食大事控股等带动力强 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项目[5] 企业投资布局与战略选择 - 奇安信集团投资约2亿元设立一带一路丝路数据中心项目 看重经开区产业基础和完善基础设施[4] - 维拓科技投资1亿元设立西北运营中心及研发中心 聚焦军工 汽车 装备制造等行业 开展高端工业软件研发与国产化替代[7] - 奇安信规划在陕投入300余人 预估产值超过一亿元 未来通过经开区辐射中亚市场 带动国际业务发展[11] 数字化改造与产业协同 - 陕汽集团采用工业机械臂 AGV智能搬运机器人 EMS轨道等智能设备 实现工人与智能设备协同作业 各产线满负荷生产[7] - 全区85%以上企业实现数字触网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应用率超过50% 数字经济成为区域创新发展新动能[11] - 形成研发-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闭环 在人工智能 区块链 工业软件等前沿技术研发具备集聚优势[11] 数字经济项目生态构建 - 浪潮云西北总部承担大模型研发与政企数字化服务 奇安信瞄准一带一路网络安全市场 维拓科技专注工业软件国产替代 浙江中控拓展智能交通研发[9] - 项目形成相互支撑生态系统 算力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构成底层保障 工业软件和人工智能服务制造业升级 区块链和智慧交通拓展应用场景[9] - 构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产业生态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9] 区域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 西安被赋予西部数字经济高地定位 经开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主阵地和北跨发展先导区 角色突出[3] - 以制造业为根基 以数字经济为引擎 走制造+数字融合发展道路 从制造高地向智造高地加速跃升[12] - 为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经验 为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贡献西安智慧[12]
钱塘(新)区推动制造向“智造”
杭州日报· 2025-07-31 02:23
核心观点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面积突破7万平方米 800余家企业参展 制造业企业数量位居第二[1] - 钱塘(新)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变量 打造长三角制造业元宇宙中心 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1] - 该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 市级未来工厂数量连续四年全市第一[2] 产业发展现状 - 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04家 2024年实现营收280.51亿元[6] - 建立完整产业生态:场景应用层(史陶比尔 和利时) 核心要素层(美迪凯 立昂东芯) 基础设施层(富联统合 光环新网 玳能科技)[4] - 集聚34家具身智能企业 入选杭州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4] 企业应用案例 - 中策橡胶AGV小车负重1吨物料 实现精准调度 建成全球半钢子午胎智能制造标杆工厂[3] - 长安福特创新融合视觉检测与AI算法 研发安全防护系统 获福特全球安全创新金奖[3] - 杭州吉利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90% 使用数百台ABB机器人[3] - 杭州松下马达新工厂年产能达1600万台 单位面积效率提高15% 年营收有望突破20亿元[5] - 费列罗工厂部署AI相机 精准识别产品外观及标签瑕疵[5] - 百草味临江工厂占地1.4万平方米 采用高速自动化设备 年产能超万吨 可完成上亿包产品包装交付[6] 产业支持措施 - 组织5场数智共赢系列活动 为超百家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4] - 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110家企业完成数改备案[4] - 贤二智能 瀛云科技 瑞阁微入选试点数字化解决方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