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师评价体系转变 - 高校教师评价长期以科研为重 论文 课题 项目经费等硬指标在职称评审和绩效分配中权重较高 教学成为软指标[1] - 政策引导转变评价体系 2021年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 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主要标准 提高教学业绩在评审中的比重[13] -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成为重要抓手 参赛教师从首届5万名增长到第五届12.7万名 赛道从2个扩展到7个 覆盖全部14个学科门类[2] 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AI成为教师高效助手 能处理海量信息 作为搜索引擎和考试命题建议工具[5][7] - 教师普遍使用AI辅助教学 通过VR和AI技术重构课程 如指挥法课程使用VR虚拟音乐厅和AI智能作曲平台[8] - AI被视为激发创意的伙伴 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好奇心 想象力和价值观引导能力[4][8] 教学创新方法与实践 - 采用情境式教学+AI应用模式 将抽象概念与实际应用结合 如线性代数矩阵运算与AI变脸技术关联[11] - 注重培养学生精准提问 思辨创新 协作领导三大能力 而非单纯知识传授[4] - 根据学生性格 兴趣和人生规划进行分组教学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7] 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变化 - 教学创新大赛成绩与职称评定直接挂钩 部分省份规定国赛获奖可视为省级教科研奖励 获得一等奖的讲师可直接晋升副高职称[14][15] - 高级职称教师参赛人数显著增长 从首届1.8万名增加到第五届4.7万名 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和科研领军人才[16] - 参赛过程本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培训和专家指导接触前沿成果 深化教学内容理解并带动科研跟进[16][17]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革新 -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培养学生洞察问题本质和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7] - 通过创新教学使传统专业焕发活力 如用"海上乐高"比喻造船专业激发学生兴趣[12] - 坚持"以人为中心"设计理念 让AI成为拓展表现形式的合作伙伴而非单纯效率工具[8]
AI时代,教师如何讲好一堂课
中国青年报·2025-09-07 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