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干预

搜索文档
宏观经济研究: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分析
长城证券· 2025-09-19 08:19
理论框架与模型 - 经济增长分为赶超阶段和平衡增长阶段,分别由干中学模型和定向技术增长模型主导[7] - 使用CES生产函数统一框架分析技术进步:Y_t = [a(A_k K_t)^ρ + (1-a)(A_l L_t)^ρ]^{1/ρ}[7] - 技术进步动态方程:偏资本技术进步速度˙A_k = B_k K^{∅_k} e^{-λ_k K} + φ_k R,偏劳动技术进步速度˙A_l = B_l K^{∅_l} e^{-λ_l K} + φ_l R[8] - 平衡增长路径要求偏资本技术增速趋近零,技术进步表现为纯劳动增强型(哈罗德中性)[22] 政府干预分析 - 政府干预通过内部化学习外部性使资本积累达社会最优水平,但干预不足或过度会导致经济失衡[24][30] - 资本价格偏离度计算公式:u_k = (a_k ∅_k + a_l ∅_l) / (a_k (1+∅_k) + a_l ∅_l),其中a_k为资本收入份额,a_l为劳动收入份额[32] - 实证显示中国在1978-1992和2012-2022年间出现干预过度(u_k实际值 < u_k合理值),导致资本过剩[42][58] - 过度干预使实际社会资本回报率低于拟合值,两个阶段分别低约5-10个百分点[42] 结构失衡表现 - 资本收入份额计算公式:a_k = a + ∅(1-a),劳动收入份额a_l = 1-a,两者之和大于1[39] - 实际资本收入份额长期低于模型值,2023年实际值约46% vs 模型值52%;劳动收入份额实际值约54% vs 模型值48%[68] - 单位有效劳动产出与私人需求缺口扩大,2023年达约4万元/人,主要由政府需求填补[74][78] - 产能过剩机制:Y_distorted^D / Y_distorted^S > 1,因消费下降和资本存量上升导致供需缺口[73] 改革措施建议 - 减少不当干预:规范招商引资、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76] - 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目前约54%)、加大税收社保调节力度、促进要素自由流动[77][79] - 创新机制转变:从"干中学"转向"定向技术增长",加强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研发[80]
湖北专升本市场营销必背知识点总结
搜狐财经· 2025-09-11 10:29
市场营销专业在湖北专升本考试中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营销思维,前沿的营销知识背景,能熟悉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和规律,能 围绕具体项目开展营销策划。 一、新产品开发的阶段有哪些? 1、产品创意:新产品开发的第一个阶段 二、产品生命周期 1.引入期: 指产品初次被引入市场的时期销售额低, 利润低 成本可能超过收入。 2.成长期: 销售额快速增长,利润也会增长,规模效应给企业带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 3.成熟期: 该阶段位于成长期销售增长下降之后,销售额开始稳定,新购买者可能很少,更多的制造商进入该市场竟争激烈,最差的企业将会倒闭。 三、供给与需求市场间的变化分析。 1.价格水平越高,需求越少,反之亦然 2.价格水平越高,供给越多,反之亦然 3.当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价格想要购买的数量和供给者在这个价格想要销售的数量正好一致时,产品均衡。 4.一种产品均衡价格的降低可以是由产品需求的减少或供给增加引起。 5.一种产品均衡价格的上升可以是由产品需求的增加或供给减少引起。 四、纠正市场失灵的方法: (1)管制:难以实施对酒类消费的管制。 (2)补贴:即便是政府通过补贴等方式鼓励消费,消费者也可能会低估 ...
传美国政府拟入股台积电 童子贤:拿开你干预的手
经济日报· 2025-08-21 23:10
美国政府芯片法案资金调整 - 美国政府考虑调整芯片法资金补助方式 由直接补助改为入股英特尔及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1] 企业高管对政府干预的立场 -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引用美国前总统雷根观点 反对政府过度干预企业运作[1] - 强调政府应提供基础设施和法律框架 而非直接控制企业运营[1] - 呼吁美国政府让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接受完整市场考验以增强竞争力[1][2] 学术自由与国家竞争力关系 - 反对美国政府削减大学经费与限制学术研究自由[1] - 认为学术自由受限可能导致10-20年后美国国家力量下滑[1] - 指出二战後学者投奔美国是其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1] 经济体制比较 - 将政府过度干预比作共产主义计划经济模式[1] - 强调市场机制对企业竞争力培育的关键作用[1][2]
台积电和三星,新担忧
半导体芯闻· 2025-08-18 10:48
美国政府考虑收购英特尔股份 - 华盛顿正在审查收购英特尔股份的计划,以支撑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1] - 此举可能对三星电子和台积电等竞争对手构成挑战[1] - 特朗普政府考虑利用《芯片法案》资金收购英特尔,旨在提振被视为美国国内芯片制造业最后希望的公司[1] 政府干预对行业的影响 - 政府的支持旨在引导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向英特尔靠拢,可能削弱海外竞争对手市场份额[1] - 美国对国内企业的公然支持对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竞争对手不利[2] - 政府干预使韩国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竞争对手前景复杂化[1] 英特尔现状与挑战 - 自2022年初以来,英特尔代工业务每个季度都处于亏损状态,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总亏损达196亿美元[2] - 英特尔一直在削减成本并裁员以应对财务困境[2] - 在全球代工芯片市场中,英特尔几乎不占任何份额,台积电以67.6%营收占据主导地位,三星占比7.7%[3] 潜在影响与发展计划 - 股权注入可能帮助英特尔加速俄亥俄州半导体工厂建设,该项目原计划2025年竣工但因资金短缺推迟至2030年[2] - 英特尔必须让客户相信其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多订单[2] - 如果政府施压企业使用英特尔芯片,可能削弱美国半导体行业整体竞争力,因其产量和生产能力与台积电相比较低[3]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认为此举可能增加英特尔获得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订单的机会,对三星代工业务不利[1] - 美国政府干预对美国工业至关重要的公司已有先例,如国防部资助MP Materials稀土生产[2] - 特朗普政府还出台"出口税",要求英伟达和AMD等芯片制造商将15%销售收入上缴中国[2]
入股英特尔钱从哪来?特朗普政府可能利用《芯片法案》
华尔街见闻· 2025-08-15 17:45
政府资金支持计划 - 特朗普政府讨论使用《芯片法案》资金收购英特尔股份 资金来源和结构尚未确定 可能将现有拨款转换为股权或获得新拨款[1] - 《芯片法案》于2022年8月签署 提供390亿美元补助和750亿美元贷款授权 英特尔已获得79亿美元制造业补助和30亿美元国防项目资金 另有110亿美元贷款额度可用[4] - 美国商务部已批准超过330亿美元补贴 芯片计划办公室宣布325.42亿美元拨款和55亿美元贷款 用于32家企业的48个项目[4]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消息传出后英特尔股价周五盘初涨5.3% 特朗普宣布半导体关税后涨幅收窄至1% 随后扩大至6.3% 两日累计涨幅超过10%[1] 政府干预背景与案例 - 政府寻求快速部署闲置芯片法案资金 投向国家安全关键行业[5] - 6月批准日本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时获得"黄金股" 赋予政府关键决策否决权[8] - 7月国防部以4亿美元收购MP Materials优先股 成为持股15%的最大股东[8] - 政府与英伟达和AMD达成协议 从对华销售特定芯片中获得15%收入[8] 行业分析师观点 - 部分分析师认为政府干预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是复兴英特尔和减少对三星台积电依赖的必要措施[6] - 有观点指出政府持股带来治理风险 半导体是战略性资产但政府作为股东存在前所未有的政治与私营企业联姻问题[6] - 历史案例显示政府持股结果不一:2008年对AIG投资获利 但对福特通用等救助损失约100亿美元 Amtrak支持未获利润[6]
深度 | 特朗普怎样对医药“动刀”?—— “特朗普经济学”系列之十四【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1 14:24
美国医疗政策变迁 - 美国医药政策分为四个阶段:1960-1982年重视药品监管及医保扩面,1965年成立Medicare和Medicaid [5];1983-1992年推动支付方式改革和监管灵活性提升,1983年实施DRG预付费制度 [6];1993-2013年强化成本控制与全过程监管,1998年FDA设立"快速通道" [6];2014年至今推动医保扩围和监管信息化,2021年FDA发布首个AI/ML医疗软件指南 [7] - 美国医疗体系以医保为纽带,HHS为核心政策制定部门,下设CMS管理政府医保,FDA负责审批监管 [9];2023年医疗支出占GDP达16.7%,人均1.3万美元中政府支付占比超80% [14] - 中国医疗体系发展与美国2000年相近,2024年基本医保参保率95%,但政府支付比例仅50%左右,低于美国ACA法案前水平 [16][17] 特朗普与拜登医疗政策对比 - 特朗普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第一任期废除ACA个人强制险、放松监管、削减医疗补助 [19];新任期延续该基调但承诺不削减医保资金,计划裁减HHS 1万岗位 [22] - 拜登加强政府干预:扩大ACA覆盖至非法移民,签署3500万美元本土药物生产投资,加强对华医疗品关税 [20] - 经济表现差异:拜登任期医保支出占比逐年上升,医疗就业更好 [23][25];但特朗普任期美股生科工具指数累计涨182%,医疗设备涨120%,表现优于拜登时期 [27][28] 特朗普新政对美国医药行业影响 - 对内政策:削弱ACA或使2025年后数百万美国人失去医保 [33];医疗支出可能降低,患者自付费用比例或从17%显著上升 [35];监管放松利好本土生物科技和仿制药企业 [37] - 对外政策:可能对全球药品加征关税,涉及规模2894.5亿美元,其中对欧盟依赖度53.2%,中国仅4.9% [39][40];医药材进口60.5%依赖欧盟,医疗器械31.4%依赖欧盟 [40] 对中国医药行业影响 - 出口冲击:中国医药出口366.1亿美元中23.3%依赖美国,医疗器械对美出口58.8亿美元 [46];当前医疗器械受对等关税影响最大,部分产品税率达154% [49][52] - 技术封锁:美国限制生物医药技术出口和双向投资,2024年《生物安全法案》针对药明康德等企业 [55] - 应对措施:中国启动50亿元"天枢计划"建设生物医学数据库,通过医保扩容和1500亿元财政注资加速国产替代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