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宏观:PMI淡季回落,价格上涨——2025年7月PMI数据点评
制造业PMI表现 - 2025年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降幅符合季节性特征[2] - 大、小型企业PMI分化加剧,高温暴雨洪涝灾害对供需形成拖累[2] - 生产指数降幅符合季节性,但需求放缓略超季节性[2] 行业需求分化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新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2]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新订单指数低于临界点,反映房地产压力下的终端需求不足[2] - "反内卷"政策推升原材料价格,企业采购指数回落导致原材料库存去化[2] 服务业与建筑业景气度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0%,较上月微降0 1个百分点,旅游相关行业因暑期效应保持活跃[2][3] - 运输、邮政、文体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高位景气区间,房地产及居民服务行业处于收缩区间[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受房地产需求疲软及财政支出增速放缓拖累[2][3] 政策支持方向 -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 2万亿元)及城市更新项目将支撑建筑业景气度反弹[3] - "反内卷"政策推动产业供给侧调整,提振价格水平[4]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下达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剩余资金将于10月下达[4] - 城市更新项目聚焦市政基础设施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领域[4]
2025年7月PMI数据点评:PMI淡季回落,价格上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31 14:31
制造业情况 - 2025年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上月降0.4个百分点,降幅符合季节性,部分地区灾害拖累供需[3][6] - 大、小型企业PMI分化加剧,大型企业PMI为50.3%,小型企业PMI为46.4%,较上月降0.9个百分点[9] - 7月生产指数为50.5%,较上月降0.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4%,较上月降0.8个百分点,需求放缓略超季节性[13] 原材料情况 - 7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5%和48.3%,较上月升3.1和2.1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以来首超临界点[19] - 7月采购量指数为49.5%,较上月降0.7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较上月降0.3个百分点,库存去化[21] 非制造业情况 - 7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较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旅游相关行业活跃,房地产等行业景气度偏弱[25] - 7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较上月降2.2个百分点,超季节性回落,房地产需求疲软和财政支出增速放缓是主因[27] 政策与风险 -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关注“反内卷”提价、消费以旧换新、城市更新项目三条主线[29]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7月下达690亿元,剩余资金10月下达[29] - 房地产需求有待提振[3][31]
经济日报金观平:创造更多与中国同行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4-21 22:00
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单边主义抬头、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的复杂形势下,商务部近日召开美资 企业圆桌会,再次向国际社会传递维护多边主义、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明确信号,也反映出中国深 化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立场。 中国始终是外资企业实现互利共赢的战略平台。改革开放40多年,外资企业与中国共同成长,贡献了中 国三分之一的进出口、四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即便在全球直接投资大幅 波动的2024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仍达5.9万家,同比增长9.9%,外商直接投资收益率稳定在9%的全球 高位。截至目前,外商在华投资覆盖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累计设立企业124万家,投资额近 3万亿美元。 外资企业来华投资,促进了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助推了中国改革开放。 这份跨越40多年的信任票,印证了中国市场从要素开放到制度开放的转型升级,更彰显了"与中国同行 就是与机遇同行"的实践逻辑。 当前,中国正以制度型开放重塑全球投资新标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对外发布,将进一步扩大 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施方案;进一步抓好《 ...
重磅!郑栅洁: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证券时报· 2025-03-06 07:30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很快发布实施 [2] 民间资本与重大项目 - 去年向民间资本推出8000多个重大项目 [2] - 今年将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投资布局 [2] - 将在铁路、水利、核电等领域推出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 [2] 培育新动能与升级传统动能 -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2] - 近期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是做优、做强、做大创新型企业 [2] 产业结构调整 - 分行业出台化解重点产业结构矛盾的具体方案 [2] - 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扩大中高端产能供给 [2] - 让供给侧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