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补充贷款(PSL)

搜索文档
央行8月MLF净投放3000亿元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为0|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9-02 15:14
央行流动性操作 - 8月中期借贷便利投放6000亿元 回笼3000亿元 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1] - 抵押补充贷款净回笼1608亿元 反映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结构变化 [1] -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 当月未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 市场影响分析 - MLF净投放有助于稳定金融机构中长期资金来源 支持信贷投放 [1] - PSL净回笼表明前期支持领域资金需求下降 央行根据宏观形势微调货币政策 [1] - 央行通过多种工具组合维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 [1]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前瞻:稳外贸促投资 PSL或重启扩张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于4月25日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金融部门在5月集中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包括降准降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债券市场"科技板"等措施 [1]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在二季度落地 旨在解决部分领域的结构性矛盾 创新支持稳定外贸和扩大有效投资 [1][2] - 财政货币政策将提供配套支持 可能通过扩张抵押补充贷款(PSL)和中央财政贴息来实施新工具 [1] 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作用与历史表现 - 政策性金融在市场作用不充分的领域发挥"准财政"职能 2022年3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投放约74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带动银行累计授信超3.5万亿元 金融杠杆效应和投资拉动效应显著 [2] -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发挥类似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作用 但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性仍需要设立新型工具 [2] - 新型工具可能由3家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主导 定向支持外贸、科创和消费等领域 [3] 新型工具的支持方向与创新 -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新型工具将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 [4] - 资金用途可能创新 包括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出口转内销"等 [4] - 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压力 可能推出类似出口买方信贷的工具 扩大进口商融资渠道并提供延期付款便利 [4] - 新型工具将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可能通过股权投资方式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券项目资本金搭桥 [4] 配套政策与资金支持 - 央行可能重启并扩张PSL 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 5月7日央行调降PSL利率是重要政策信号 [6] - 中央财政有望提供贴息支持 类似2015年专项建设基金中中央财政按债券利率90%给予贴息 缓解发债成本和项目资金成本 [6] - 财政政策前置发力使下半年政策空间有限 更需要货币政策协同发力 如通过PSL为基建提供资金 [6] - 新型工具不一定依赖PSL和财政贴息 可与减税降费等政策配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7] 投资拉动与消费支持 - 公共投资等快变量将先行形成实物工作量 但私人部门需求回升基础仍需稳固 [3] - 拉动有效投资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 新型工具投资领域可能包括消费基础设施、"两新"(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两重"(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等 [5]
PSL重出江湖 “三大工程”迎及时雨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抵押补充贷款(PSL)新增情况 - 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 [1] - 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达32522亿元 [1] - 上次净新增发生在2023年2月 [1] PSL历史变动趋势 - PSL于2014年创设 采取质押方式发放 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 - 余额在近5年持续增加 2019年11月末达到峰值35979亿元 [1] - 2022年下半年重启使用后余额重回3万亿元上方 [1] PSL功能特性 - 兼具"准财政"和"宽货币"双重功能 [1] - 资金投放针对特定项目:棚改、地下管廊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等 [1] - 期限最长可达5年 属于中长期流动性投放 [1] - 余额增加过程会形成基础货币投放 具有货币政策定向放松效果 [1] PSL重启背景与投向 - 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 [2] - 房地产行业面临调整压力 基建投资增长放缓 微观主体活力不足 [2] - 预计本轮新增PSL将主要投向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 [2] PSL规模预期与影响 - 专家预计本轮新增PSL规模可能不止3500亿元 [2] - 假设新增5000亿元 有望带动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0.7个百分点 [2] - 有助于改善投资者对房地产和经济的谨慎预期 [2] - 2024年央行继续使用PSL工具的可能性较高 [2]
推动有效投资加速落地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渐行渐近
中国证券报· 2025-06-05 21:02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概述 - 多地开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培训,释放出该工具渐行渐近的信号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2] - 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400亿元,支持2700余个重大项目 [2] 政策目标与领域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投向科技创新、消费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 [3] - 消费基础设施包括停车位建设、充电设施、文旅消费载体、数字消费基建等 [3] - 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受到重点关注,如广东梅州围绕主导产业和绿色低碳发展谋划项目 [3] 项目筛选与协调机制 -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筛选备选项目,优先支持利当前、利长远的成熟基础设施项目 [4] - 人民银行或通过抵押补充贷款(PSL)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PSL利率从2 25%降至2% [4] - PSL具有定向流动性支持功能,可带动信用扩张并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5] 地方推进与投资撬动 - 湖北荆州等地加紧储备项目,确保政策发布后快速落地 [6] - 建议落实项目要素保障,加快资金签约投放,推动有效投资加速落地 [6]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预计5000亿元,有望带动6万亿至6 5万亿元有效投资 [6]
宏观研究:如何看待城市更新行动?
银河证券· 2025-05-15 13:57
政策背景 - 2025年5月15日印发城市更新行动意见,年初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约 -10%,需政策支持[2][4] 行动性质 - 行动到2030年取得重要进展,延续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要求,非大水漫灌[2][4] 投资方向 - 行动含八项任务,涉及建筑改造、小区整治、社区建设等多方面[2][6] - 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改造投资额较大[2][7] 危房改造 - 2015 - 2019年棚改期间危房改造支出最高达536亿元/年,2022年降至93亿元,目前年投资或500亿元以下[2][8] 资金来源 - 资金来源包括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专项债、信贷等,前期主体是政府债券[2][11] 增量政策 - 增量政策或为政策性金融工具,如PSL扩围基础设施基金,新增工具及银行参与将提升投资规模[2][13] 政策加码因素 - 外需冲击致失业问题或触发政策进一步加码[2][13] 利率情况 - 货币政策二季度或宽松,PSL资金利率有调降空间及必要,目前5月7日调降后为2%,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6] 风险提示 - 存在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理解偏误、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跌风险[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