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残助残

搜索文档
驻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冰淇淋红薯种植培训,助力残疾村民增收“甜蜜”产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7-31 11:13
培训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暖心扶残·爱在乳源",旨在提升残疾村民的自给自足能力与收入水平 [1] - 活动由乳源瑶族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省乡村振兴驻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广东狮子会联合举办 [1] - 培训聚焦"冰淇淋红薯"种植技术,分2期在一六镇、游溪镇举行 [1][3] 培训内容与参与情况 - 培训内容涵盖土壤改良、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挖贮藏全链条技术 [3] - 主讲人为省乡村振兴驻一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刘海文,采用村民易理解的方式教学 [3] - 约73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群众参与,学员学习热情高涨,积极记录并拍摄课件 [3] - 主办方向参训村民免费发放冰淇淋红薯种苗,鼓励实践应用 [3] 政府与社会支持 - 一六镇镇长吴乐平、游溪镇镇长蒋锐强调产业与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5] - 活动得到省、市、县、镇各级残联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省残联教就部部长冯建军出席并肯定培训意义 [5] - 广东狮子会提供种苗资助,强调"授人以渔",未来将持续深化技能培训与产业帮扶 [7]
“弯湾”把小超市开成人生课堂
杭州日报· 2025-05-20 02:39
公益项目运营模式 - 弯湾托管中心与绿循再生科技联合发起废旧家电回收活动,市民可用旧家电兑换可在弯湾消费场景使用的代金券,企业负责再生处理旧电器 [1] - 该项目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实践成长机会,编织起公益网络 [1] - 弯湾托管中心是浙江省首家学费、餐费、托管费全免的托管中心,已帮助50多位心智障碍青年实现支持性就业 [1] 特殊教育实践成果 - 弯湾小超市作为就业实训项目已运营十年,通过理货、收银、核对保质期等工作帮助心智障碍青年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1] - 心智障碍员工日均能独立完成20余笔收银交易,准确率高达98% [2] - 员工朱旻晏从最初数不清钱到能精准操作收银系统、独立完成送货服务,成为"金牌店长" [2] 社会价值与扩展 - 创始人徐琴提出"帮助他们,减少帮助"的教育理念,强调给予平等机会让心智障碍者在劳动中获得尊严 [2] - 弯湾小超市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成为社区温暖的一部分和爱与希望的传递站 [2] - 项目扩展至桐庐成立"弯湾·上杭里成长中心",徐琴名师工作室启用,旨在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交流 [2] 政府与社会支持 - 采荷街道持续关注辖区残疾人就业帮扶,践行"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民生承诺 [2]
“精康融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举行
苏州日报· 2025-05-17 00:39
全国助残日活动 - 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组织开展"精康融合"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丰富精神障碍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1] - 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联动4个社区康复服务站点,举行"四站联动赋能,共筑精康防线"健康教育讲座义诊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精神卫生教育讲座和医疗义诊 [1] - 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联合多个康复驿站和残疾人之家,举行全国助残日便民公益市集活动,提供测血糖、量血压、健康咨询等公益服务 [2] 社区康复服务发展 - 全市97个镇(街道)已建成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点107个,镇(街道)康复服务覆盖率达100% [2] - 苏州市民政局在市社会福利总院挂牌成立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参与编制精神障碍康复各项工作规范、宣教资料,组织开展全市精康服务培训20场,400人次参加培训 [2] - 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推动全市康复驿站场所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一站一品牌",满足服务对象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3] 服务模式创新 - 4站联动打破站点壁垒,通过集中式服务、分布式实施,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效率 [1] -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医疗机构加强合作,规范转介服务、打通医康循环,多措并举提升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水平 [3] - 提高病患生活能力和融入社会能力 [3]
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文明实践 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央广网· 2025-05-16 01:05
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关爱服务 -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8500万残疾人共享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成果 [1] - 石家庄"美丽工坊"项目培训学员500余人 业务范围从手工加工扩展到旗袍、高定成衣配饰 并承接欧洲、东南亚国际订单 [1] - 2024年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14 4万人 新增51 2万人 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家庭增收 [1] - 湖北省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示范引领 发挥民营企业按比例安残主渠道作用 推动残疾人按比例就业 [1] 科技助残与康复服务 - 安徽马鞍山为残疾儿童提供"一人一档、精准适配"服务 免费发放轮椅、平衡板、矫正鞋等辅助器具 [2] - 福州推出急救便民小程序 包含"一键呼救""视频呼救""听障人士呼救"三种模式 实时传输定位与亲友信息至急救中心 [2] - 科技助残推动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创新 成为重要应用场景 [2] - 中国残联计划扩大与科技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合作 推动助残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 [3]
自强不息 同沐暖阳
人民日报· 2025-05-15 22:08
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 我国有约8500万残疾人,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涌现出大批自强模范和社会助残实践 [1]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共有2043.96万名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或护理补贴,其中1188万人领取生活补贴,1629.6万人领取护理补贴 [4] - 2024年全国新增持证残疾人就业51.2万人,就业总人数达914.4万人 [5] 残疾人教育与文化参与 - 近5年全国每年超过3万名残疾学生进入大学,自2014年起连续11年为盲人考生提供高考盲文试卷 [6] - 2021年以来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等年均组织超6000场残疾人专场文化活动 [6] - 上海黄浦区开设37平方米专业化盲文书店,配备300多种盲文图书及无障碍阅读设备 [2] 科技与就业创新 - 智能仿生手等技术帮助2400万名肢体残疾人恢复功能,实现精准控制手指动作 [9] - 湖北建立残疾大学生就业帮扶台账,山东计划2025年服务残疾人就业2.5万人次,贵州开展残疾妇女"美丽工坊"刺绣项目 [5] - 北京圆通助残基地培训超1万名残疾人及家属实现创业就业 [8] 社会助残服务体系 - "跨省通办"政策让残疾人可异地申领补贴,减少1000多公里往返路程 [4] - 河北"小橘灯"助残计划结对帮扶4997名特殊儿童,1.45万名志愿者参与4983场服务活动 [10][11] - 成都开发50多条无障碍旅游线路,帮助近20万残疾人实现旅行 [8] 残疾人自强典范 - 盲人律师王慧参与多款盲用软件研发,通过多感官体验"游览"故宫 [1] - 聋人教师卜欣欣在南开大学执教20年,人工耳蜗故障仍坚持授课 [17] - 残奥冠军蒋裕燕以单腿单臂成为游泳健将,激励青年学子突破极限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