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马克

搜索文档
汞变黄金有望成为现实?新研究:利用核聚变反应堆可批量生产黄金
搜狐财经· 2025-08-04 11:42
核聚变反应堆生产黄金的理论方法 - 利用氘-氚聚变反应释放的高能中子轰击汞-198原子核,通过中子捕获和核素转变生成黄金 [3][6][8] - 关键步骤包括中子捕获触发汞-198转变为汞-197 [n,2n]反应,以及汞-197通过电子俘获自发衰变为稳定金-197同位素 [8][10] - 氘-氚聚变反应堆的增殖毯设计可掺入汞-198材料,利用聚变过程的中子流实现转化 [5][6] 生产潜力与效率 - 1吉瓦(1GW)输出功率的核聚变反应堆理论上每年可生产约2吨黄金 [12] - 汞-197衰变为金-197的半衰期约为64小时,转化过程迅速 [10][12] - 方法依赖氚增殖材料(如锂)和中子倍增材料(如铍或铅)维持聚变反应效率 [5][6] 理论与现实可行性 - 目前研究基于计算机模拟和理论推演,尚未在真实聚变反应堆中进行实验验证 [12] - 氘-氚聚变被视为可控核聚变的最可行形式,但技术复杂性和成本仍是挑战 [2][3] - 汞-198的自然丰度约为10%,需通过核反应堆环境实现批量转化 [6][8]
1.3亿弄出 “人造太阳”,中国民企怎样超越200亿国际项目?
36氪· 2025-07-29 12:10
中国民营核聚变行业崛起 - 中国民营核聚变项目快速发展 米哈游和蔚来投资能量奇点等企业 [3] - 民营企业采用托卡马克 FRC 激光等技术路线 避开传统裂变核电被卡脖子的部件 [11] - 2025年中国核电领域新增专利中68%来自民企 集中在密封材料和传感器等关键部件 [1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能量奇点建成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 产生22.4特斯拉磁场刷新世界纪录 [5] - 新奥集团"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现百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突破 [5] - 氢硼聚变路线几乎不产生中子辐射 使用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氢和硼作为燃料 [21] 工程能力与制造优势 - 超导磁体绕制精度达到每圈导线张力误差不超过0.1牛 相当于50层楼高用蜘蛛丝吊苹果的精度 [13] - 民企改造新能源汽车电机绕线设备 使超导磁体制造速度比进口设备快30%且成本降低一半 [15] - 真空腔体技术借鉴半导体制造经验 中微半导体等企业已掌握纳米级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31] 成本效率与项目进展 - 能量奇点"洪荒70"总造价1.3亿人民币(约0.18亿美元) 仅耗时两年多建成 [35] - 新奥集团"玄龙-50U"总成本约十多亿人民币 五年内实现全球首次百万安培级氢硼聚变放电 [35] - 国际ITER项目预算从50亿欧元飙升至200亿欧元(约220亿美元) 且仍在增加 [33] 技术路线多元化 - 主流路线包括托卡马克和惯性约束聚变(ICF) 其中托卡马克可细分为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等方向 [19] - 能量奇点专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小型化路线 聚变新能偏重传统托卡马克工程集成效率 [19] - 美国民企采用多点开花策略 包括托卡马克 惯性约束 场反箍缩等多种技术路线 [37] 中美民企对比 - 中国民企在工程速度和成本控制方面领先 美国民企融资能力强且理论创新能力突出 [37] - 美国CFS公司SPARC装置从筹划到点火预计周期8年 Helion公司Polaris项目计划8-10年周期 [37] - 中国供应链优势明显 超导磁体等部件可国内自产 美国依赖从日本欧洲进口且交付周期长达半年 [37] 行业发展挑战 - 可控核聚变属于"理论容易 工程地狱"领域 难点在于控制和工程稳定性而非理论创新 [38] - 目前尚未有民营企业实现能量输出大于输入(Q>1) 只有国家半项目达到此目标 [38] - 需要克服磁线圈形变 温升 微电弧等技术难题 确保等离子体稳定控制 [38]
广发证券:核聚变项目国内外持续推进 有望超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3-24 06:30
文章核心观点 - 核聚变具备能源潜力丰富等优点,有望成人类未来终极能源,目前技术处实验室阶段,商业化应用待突破,国内外投入增加成竞争重要领域,磁体重要且价值量占比高,建议关注相关公司 [1] 分组1:核聚变的特点与问题 - 核聚变是两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具备能源潜力丰富、能量密度高、零排放、燃料获得性高等优点,但面临能量平衡未实现、氚自持未验证、耐辐照材料开发进展慢、经济性不确定等问题 [2] 分组2:核聚变反应的衡量指标 - 实现核聚变点火状态要求等离子体的温度、原子核密度、约束时间三者乘积大于一定值,工程技术可行性要求实验能量增益因子Q>1以获得净聚变能,目前技术仍处实验室阶段,商业化应用待突破 [3] 分组3:国内外核聚变投入情况 - 25年2月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拟增资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25年1月EAST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世界纪录;海外美国Heilion Energy 25年1月完成4.25亿美元融资,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投资3.75亿美元,自2013年建成七个原型机,2月宣布计划在华盛顿马拉加建50MW核聚变发电厂,预计2028年发电 [4] 分组4:核聚变技术路线与磁体情况 - 主流核聚变技术研究路径为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托卡马克是研究最广泛、未来最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装置;以ITER实验堆阶段为例,磁体系统占比28%是最大成本项,超导材料尤其是高温超导有望成重要组成部分,高温超导材料能提供更强磁场、减小聚变装置尺寸、降低成本,REBCO即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有望率先放量,相关公司将受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