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非法移民

搜索文档
抓完人又哄?特朗普“欢迎外企赴美” 韩国:这事没完
新华社· 2025-09-15 07:53
事件背景 - 美国移民执法人员4日在佐治亚州对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和LG新能源公司合作经营的电池工厂及相关承包商展开突击行动 逮捕300多名韩国公民[8] - 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发布执法视频显示 被捕人员双手抵在大巴上接受搜身 随后手、脚和腰被缠上锁链押解上车[8] 美国政策立场 - 特朗普14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欢迎外国企业带着专业技术人员赴美 特别提及芯片、半导体、计算机等生产领域 希望外企技术人员教授和培训美方人员制造技术[2] - 特朗普强调不愿吓退或阻碍外国和外企投资 明确表示"我们欢迎他们 欢迎他们的员工"[3] - 媒体报道认为该事件反映特朗普政府两项关键政策矛盾:打击非法移民与重建美国制造业[3] -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加大对"非法务工"查处力度将影响美国经济活动 阻碍"美国制造业复兴"目标实现[3] 韩国政府反应 - 韩国总统李在明11日在就职百日记者会上表示事件导致韩企对美投资"非常犹豫" 企业担心在美设厂受到不良影响或变得更加困难[4] - 韩国总统府15日宣布将调查被拘留韩国公民是否遭遇人权侵犯[6] - 韩国外交部14日表示将彻底调查相关问题并采取必要措施 自事件发生起就向美方表达遗憾并要求保障韩公民权益[6] - 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朴润柱14日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会谈 强烈要求美方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制度防止类似事件重演[6] 企业影响与行业担忧 - 韩国主流财经媒体《财经新闻》社论指出事件暴露美国引资环境令人担忧 认为不能一方面吸引外资推动制造业回流 另一方面无视外国人力与投资制度性安排问题[4] - 韩国舆论认为事件将影响正在美国建厂的三星集团、SK集团等其他韩国企业 若签证问题得不到解决 类似事件可能重演且韩企赴美投资可能受挫[4] - 韩联社曝光被拘留者"拘留日记" 记载居住环境恶劣、遭美方人员嘲讽等多起不公正及恶劣待遇[6] 事件后续进展 -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8日赴美交涉 大韩航空包机10日抵达美国准备接回工人但因美方情况推迟[9] - 赵显10日同美国国务卿会晤 美方解释希望被扣韩国技术人员留美工作培训美方人员 最终尊重韩方意见同意安排回国[9] - 被捕韩籍员工11日获释 除1人留美外其余人当晚乘包机返回韩国 12日下午抵达首尔[9] - 美方向获释韩籍员工承诺今后再次入境美国时不会受到影响[9]
“晒热了更难翻”?特朗普要求刷黑美墨边境墙
新华社· 2025-08-21 07:21
美墨边境墙建设项目 - 特朗普总统要求将全部美墨边境隔离墙刷黑以增加非法越境难度 [1] - 边境墙构造为紧密排列金属条柱及墙板 深度扎入地下使挖地道越境困难 [1] - 当前墙体已非常难爬 刷黑后将进一步增加翻墙难度 [1] 边境墙建设进度与资金 - 美墨边界总长约3200公里需修建隔离墙 [2] - 美国政府近期法案拨款4600万美元用于修筑更多边境墙 [2] - 边境墙正以每天新增约800米的速度加建 [2] 政策背景与影响 - 特朗普2016年当选后即推动边境墙建设但遭多方反对 [2] - 2023年1月重返白宫后大幅收紧边境管控政策打击非法移民 [2] - 相关政策引发广泛争议并面临多起诉讼 [2]
特朗普签署税收与支出法案为法律
快讯· 2025-07-04 21:59
预算法案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3 4万亿美元的预算法案 [1] - 法案延长了减税政策 [1] - 为小费工人提供临时新减税措施 [1] - 拨款用于打击非法移民 [1]
加州州长回呛特朗普逮捕威胁!专家称洛杉矶冲突激化党派矛盾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06:56
政治冲突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向加州洛杉矶部署2000名国民警卫队人员以打击非法移民 抗议者与国民警卫队发生激烈冲突 [1][2] - 特朗普政府边境事务主管霍曼威胁逮捕阻挠严打行动的"任何人" 包括加州州长纽森和洛杉矶市长巴斯 [1] - 加州州长纽森公开回应特朗普的逮捕威胁 称这是美国"不能逾越的底线" [1] 政党矛盾激化 - 加州作为民主党大本营 在移民问题上立场宽松 特朗普借此对民主党政策表达不满 [2] - 加州与墨西哥接壤且拉美裔选民集中 成为特朗普打击非法移民的重点区域 [2] - 专家分析此次冲突将加剧特朗普与加州及民主党的矛盾 [2] 执法行动细节 - 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自6月6日起在洛杉矶县展开大规模执法行动 遭遇社区居民围堵和肢体冲突 [2] - 特朗普在未获州长请求的情况下 直接下令国防部部署国民警卫队 [2] - 截至6月8日已有300名加州国民警卫队人员完成部署 [2]
特朗普“百日新政”系统解析:不只是关税
天风证券· 2025-05-07 06:45
报告核心观点 - 特朗普“百日新政”中关税影响最大且最具争议,禁止非法移民成效较好,政府效率改革力度不足 ;明年中期选举前,推动制造业回流和大规模减税将是其施政重点 ;贸易保护大幅升级可能受限,减税法案三季度大概率落地 [6] 特朗普 2.0“百日新政”回顾 执政百日的重要性 - 美国新任总统上台 100 日被视为观察执政开局成效的窗口,这一传统源于罗斯福新政时期 ;100 日内推出标志性举措有助于树立执政声势,但长期政绩取决于整个任期施政表现 ;特朗普 2025 年上台 100 天内推动《莱肯·赖利法案》,在限制非法移民上有进展,但减税和推动制造业回流方面无重大立法通过 [11][12] 美国核心基本面指标 - 特朗普关税政策使亚特兰大联储 GDPNow 模型预测的美国第一季度实际 GDP 增长率“断崖式下跌”,2 月 28 日预测年化增长率为 -1.5%,4 月 24 日降至 -2.5%,调整版预测为 -0.4% ;Blue Chip 经济学家共识预测也下调,但仍处正增长区间,且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上升 [18][19][20] - 当期美国基本面数据有韧性,3 月 CPI 物价压力缓解,PPI 生产端价格回落,但关税可能使通胀翘尾上升 ;劳动力市场短期保持韧性,4 月非农新增就业 17.7 万人,失业率 4.2%,但制造业与服务业疲软初现,第一季度 GDP 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 0.3% [23][24][25] 百日民意变化 - 特朗普百日民调表现中规中矩,支持率略低于半数,多数民调显示支持率在 40 - 45% 区间,4 月 27 日联合民调支持率为 39%,创 80 年来最低 ;民意评价两极分化,共和党选民支持度高,民主党选民认可度低,未赢得跨党派“蜜月期” [38] 提名落地情况 - 截至 5 月 2 日,特朗普已提名 294 人,参议院确认 57 名,正在考虑 233 名,4 位未正式提名,人事到位速度与历届新政府相当 ;核心团队基本就位,部分次要职位仍在遴选,后续将填补剩余空缺 [47] “百日新政”分解 DOGE 百日总结 - 特朗普宣布马斯克和维韦克·拉马斯瓦米领导“政府效率部”,职责是拆解官僚机构、削减监管法规和开支、改组联邦机构 ;该组织为临时机构,运转至 2026 年 7 月 4 日 [53] - 人事改革方面,OPM 启动人力资源改革,推动超 3 万联邦工作人员被解雇,约 7.5 万雇员接受“买断离职计划”,多个部门裁员,国务院将进行重组 [54] - 削减多元化部门方面,删除“首席多元化官员执行委员会”网站,取消 104 份多元化相关合同,节省超 10 亿美元,冻结多家媒体拨款 [58] - 教育改革方面,教育部加强对 DEI 政策限制,终止多项合同,要求高校整改,冻结哈佛大学等经费 [59] - 科学研究方面,NSF 拨款冻结、削减奖学金项目、主任辞职,或与预算削减和解雇员工要求有关 [60] - 盘活联邦政府资产方面,终止 FDA 租约,计划出售非核心资产,终结大量联邦政府合约,累计节省近 320 亿美元,百日累计帮联邦政府节省 1650 亿美元 [61] - 审查联邦政府部门支出方面,获得财政部支付系统“只读”权限,通过“X - Validator”系统监控支出,发现异常交易节点和大量无法溯源支出 [62] 放松 AI 监管 - 特朗普上任首日废除拜登的人工智能行政命令,签署行政令成立总统科技委员会,支持数字行业和加密货币发展,宣布“星际之门”AI 项目,首期投资 1000 亿美元,未来四年增至 5000 亿美元 [64][65] - 特朗普政府 AI 政策调整特征为取消部分监管要求、简化审批流程、解除数据交易限制,旨在为 AI 产业创造宽松创新环境 ;4 月 23 日将 AI 纳入 K - 12 教育体系 [66] - 部分民主党为主的州出台 AI 监管框架,特朗普放松监管政策存在州际立法不统一、投资可持续性存疑、伦理安全风险等问题 [67] 美国优先贸易政策 - 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主张减少对外国依赖、保护美国工人和企业、强化国内工业与技术优势,重点调查领域包括协定审查、汇率操纵等,聚焦中美贸易关系 [68] - “对等关税”引发全球政策不确定性上升,4 月 2 日宣布对所有国家征 10%“基准关税”,对贸易逆差大国征“对等关税”,后多数国家获 90 天豁免,汽车关税和药品关税生效,引发美债和美股震荡,遭到反对 [69] - 特朗普政府出台多轮行业关税,进行 232 调查和 301 调查,跨境电商取消小额豁免 ;4 月中旬白宫在关税问题上摇摆,预计 6 月底前美国与多数国家初步谈判,豁免部分必需品关税 [73][74] 打击非法移民成效 - 特朗普提名霍曼出任“边境沙皇”,诺姆出任国土安全部长,两人在移民问题上立场强硬 [75]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废除“出生公民权”,但被法院裁定违宪,团队或在明年中期选举前推动国会宪法修正程序 [78] - 取消拜登政府的 CBP One 应用程序,启动“快速遣返”机制,驱逐约 2.8 万非法移民,终止部分国家国民的人道主义假释和工作许可 [79] - 特朗普提出“金卡计划”,允许富人支付 500 万美元购买“金卡”获得居住权,由 DOGE 部门实施,目的是填补财政赤字,但该计划可能遭到国会和司法部门掣肘 [82] 百日后政策前瞻 贸易保护大幅升级或受掣肘 - 特朗普贸易保护政策旨在保护制造业、减少贸易逆差,但受制于库存周期和国债收益率反弹压力,大幅升级或受掣肘,大概率通过谈判缓和与贸易伙伴关系 [83] - 美国库存处于主动补库周期,今年制造商和批发商库销比下行,二季度后库存压力可能反弹引发通胀回升,促使政府缓和贸易保护政策 [85] - 削减贸易逆差会导致外国资金流入减少、债券收益率上升,美债收益率是白宫关注指标,为稳定长期收益率,贸易保护升级受限 [88] 减税法案三季度大概率落地 - 特朗普承诺取消部分收入纳税并使减税政策永久化,需国会支持 ;4 月 10 日众议院通过预算框架议案,解锁“预算协调”机制,允许共和党绕过参议院“冗长辩论”规则通过相关法案 [91] - 立法进程安排众议院 5 月底前完成税改法案表决,参议院推迟至 8 月 ;财政部长透露政府争取 7 月 4 日前通过减税方案,由于共和党掌握参议院多数席位,法案大概率落地 [94] 联储能否保持政策独立 - 美联储具有独立性,特朗普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暗示解职,引发市场对其独立性担忧 [95] - 短期内美联储能保持政治独立性,特朗普合法罢免美联储官员的途径概率低,且其对美联储态度缓和 ;但鲍威尔任期 2026 年 5 月届满,届时特朗普可通过提名继任人选影响政策方向 [97] 地缘政治热点 - 俄乌冲突方面,特朗普政府推动停火和和平谈判有进展但面临挑战,美国以断军援、卡情报和关税施压,若谈判无进展将不再参与斡旋,美国或承认克里米亚为俄领土,后续欧洲对乌态度是促成长期停火的主要变量 [99][100] - 哈以问题上,哈马斯同意释放以色列被扣押人员换取停火 5 年 [101] - 特朗普重启伊核谈判,但以色列要求拆除伊朗核基础设施,伊朗反对放弃核计划,其地缘政策重心从俄乌转向中东 [102]
美国国务院:我们对加拿大总理卡尼及其政党在近期联邦选举中获胜表示祝贺,并强调美加关系依然是世界上最广泛的双边关系之一。我们期待与卡尼的政府合作,特别是在贸易公平、打击非法移民、阻止芬太尼和其他危险药物流入等关键问题上合作。
快讯· 2025-04-29 18:45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国务院祝贺加拿大总理卡尼及其政党在联邦选举中获胜,强调美加关系是世界上最广泛的双边关系之一,期待与卡尼政府在贸易公平、打击非法移民、阻止危险药物流入等关键问题上合作 [1] 相关要点总结 祝贺内容 - 美国国务院祝贺加拿大总理卡尼及其政党在近期联邦选举中获胜 [1] 双边关系 - 美加关系是世界上最广泛的双边关系之一 [1] 合作领域 - 美国期待与卡尼政府在贸易公平、打击非法移民、阻止芬太尼和其他危险药物流入等关键问题上合作 [1]